關閉
追蹤文化+

書評》未曾有過畫面的戰事日常,非虛構漫畫的記憶再現:評《阿蘭的戰爭》

不同於常見的英雄敘事或控訴批判,《阿蘭的戰爭》呈現一場沒有作戰的戰事,記錄一位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加入軍隊後人生的改變
2019/3/24
文:翁稷安(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托托,我有種預感,我們已經不在堪薩斯州了。(Toto, I've a feeling we're not in Kansas anymore.)

二次世界大戰對人類歷史造成的衝擊,大概就如同電影《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 1939)的這句經典台詞,彷彿一陣狂暴的龍捲風,釋放了18、19世紀所積累的各樣爭論和衝突,粉碎了人們對未來進步的樂觀和期望。大規模的暴力和殺戮、國家機器的動員、意識型態的極端化、民族主義的惡意種子四散……二戰所帶來的影響,無論表象或深層,皆未隨著時間而淡化。即使後繼的冷戰在某種意義上已然結束,但左右今日世界秩序運作的諸多因子,都能在這場近80年前的戰爭中,找到直接或間接的源頭。

二戰幾乎改變了所有的一切,戰前戰後已是截然不同的世界,此後人類心靈的樣態再也回不到過去。

漫畫是戰時宣傳,也為戰後自省

關於二戰的研究,這70年來從未曾斷過。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研究者,都試圖從各自的專業以及當下的關懷,對這場戰役提出不同的觀點和詮釋,並在過程中挖掘出隱沒的史料,努力還原這場戰鬥所觸及的各種面向。在文化的創作上,二戰也是不同媒介關注的素材,小說、攝影、繪畫、劇戲、電影、影集再到電玩等等,相關作品不勝枚舉,不管是直接的描繪或隱晦的暗喻,誕生出無數的傑作。

作為20世紀興起的創作領域,二戰也一直是漫畫創作的重要素材。最知名的例子,或許是美國超級英雄漫畫對納粹題材的挪用,打造正邪對抗的衝突。《美國隊長》最初即是以納粹為對手,成為美國戰時宣傳的一部分。

在國人更熟悉的日本漫畫中,日本左派和右派思潮在主流漫畫的世界裡,對二戰的演繹和詮釋迥異甚至完全對立。二戰除了作為漫畫創作的靈感,另一脈絡則是針對戰爭進行非虛構的描述。十分巧合的,類似題材的作品近年紛紛引進華語世界,譬如簡體中譯的《法國往事》(Il était une fois en France),這部Sylvain Vallée編劇,Fabien Nury繪製的法語漫畫,透過藉戰爭獲取暴利的法國猶太裔商人Joseph Joanovici的一生,描繪戰火下人性和道德的灰色地帶。

又或者完成於上世紀70年代的日本漫畫家水木茂自傳漫畫《全員玉碎!》。水木以在南太平洋前線的親身經歷,道盡戰場上視人命如草芥的荒謬;最後對全員玉碎的盲從和堅持,更隱隱呼應著政治思想家丸山真男「無責任」體系的論述。

非虛構漫畫的史學挑戰

即使已經有這麼多虛構或非虛構的作品,法國漫畫家艾曼紐・吉貝(Emmanuel Guibert)的《阿蘭的戰爭:烽火下的荒誕與日常,一個二戰大兵的意外人生》仍別開生面,畫出了二戰為人所忽略的側面,也呈現出漫畫作為「紀實」媒介,所能具有的潛能和承載力量。

《阿蘭的戰爭》從敘述的編排到內容的繪製,都在挑戰人如何留存記憶、捕存過去這個最基本的人性需求,以及最困難的史家任務。

作者在1994年在法國渡假地雷島上,巧遇了本書的主人翁阿蘭.克普。當時阿蘭已經69歲,意外地和相差30歲的吉貝成為忘年知交。阿蘭非常健談,他的二戰回憶令作者印象深刻,進而起了合作的想法,想把阿蘭的人生故事畫成作品。兩人前前後後進行了數小時的錄音訪談,並陸續將部分內容繪出,於雜誌上連載。

阿蘭.克普,取自《阿蘭的戰爭》(臉譜出版提供)
阿蘭.克普(臉譜出版提供)

阿蘭也會閱讀這些成果,在不侵犯作者作畫空間的前提下,和腦海中的記憶比對,給予贊同或指正。不幸的是,這樣的合作沒有維持多久,病魔就纏上的阿蘭。1999年他因病離世,趕不上第一冊的出版(原作分3冊,分別於2000、2002、2008出版),作者則繼續以十多年的光陰,將阿蘭的人生歲月,整理成這部漫畫。

雖然作者強調他們並非進行歷史學家的工作,但這過程無一不是進行口述歷史訪談時共同的體驗和經歷,試著藉由數次的訪問,以看似聊天的方式,讓受訪者在輕鬆、沒有防備的清況下,將過去如液態般流動的記憶一一喚回,以言語的方式逐漸固化,再由訪談者將這些固化的凝結,組合拼湊,去除口說轉述時混入的雜質,整理出完整的脈絡,轉化為文字書寫,由受訪者確認無誤後呈現。甚至連來不及完稿受訪者即已離世的遺憾,都是口述史家常見的感嘆。

挖掘、整理、轉化,經由這三個階段的反覆運用,歷史學徒們經由親歷者的主觀印象,努力還原已然消逝的過去。作者和習於文字的文史工作者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漫畫的敘事形式。作者獨特的畫風,使得最後「轉化」的階段,產生文字難以達到的厚度與空間。吉貝的風格本來就偏向寫實,線條往往近乎素描,並搭配墨色的暈染和大量的留白,製造出想像的韻味。

多數圖像皆未曾有過真實的畫面紀錄

《阿蘭的戰爭》裡更進一步,以類似「轉描」(rotoscoping)的畫面處理歷史。轉描是動畫常用的技巧,最早是將電影畫面投射在毛玻璃上,由繪者依照真實的投影進行描繪。這項技法後來逐漸被軟體取代,使用的作品很多,1980年代挪威樂團a-ha的暢銷單曲〈Take On Me〉,MV以這個手法跨越現實和漫畫之間的界線,可能是最好的詮釋。

《阿蘭的戰爭》運用近乎臨摹照片的筆調烘托出「真實感」,然而不要忘了,這些畫面多數皆未曾有過「真實的」畫面紀錄,而是經由作者吉貝的想像,替主述者阿蘭腦海中的回憶片段補上了畫面,賦與了重量和力道。

《阿蘭的戰爭》不只是單純的口訪紀錄,而是吉貝應用他創作的特質,使得回憶者「真實」的口述和紀錄者「想像」的理解之間,達到和諧的平衡。如作者在序言所言:「有時候,我的描繪與他的經歷相差十萬八千里,環境背景或人物都不一樣,但他都視為創作之必要而欣然接受。或者有另一種情況是,他發現自己籠統描述的某個場景,到我筆下竟與他的記憶疊合分毫不差,簡直把他搞糊塗了。」

© 2012, Emmanuel Guibert & L'Association.(取自《阿蘭的戰爭》,臉譜出版提供)
© 2012, Emmanuel Guibert & L'Association.(取自《阿蘭的戰爭》,臉譜出版提供)

文史工作者可能無法擁有如吉貝那麼大的自由(但不能否認,多少保有相似但有限度的敘述寬容),至於文本與傳主腦中的記憶分毫不差,則是每位有志於史者渴求的「歷史神入」(historical empathy)。

在遷徙、流動中,一位男孩長成了大人

在內容上,《阿蘭的戰爭》觸及了近來歷史研究的新浪潮,以個人史或生活史重新去理解過去,承繼著上世紀「由下而上」的史學視角,更進一步將個人從「集體」的概念中解放、還原。

從「微觀」出發,以一個人的生命史切入,重新理解過往以「大我」為中心的大論述。這樣的觀點,也許不會帶來大結構的劇烈改變,但能重新補足過往歷史書寫中被剔除的血肉。這些細膩處的填充,不僅使得歷史更為全面立體,同時也能令身處不同時空的個人,產生歷史感的共鳴。

© 2012, Emmanuel Guibert & L'Association.(取自《阿蘭的戰爭》,臉譜出版提供)

這或許正是阿蘭的人生故事一開始吸引作者的原因,「其實這些故事除了其中兩三則以外,多數都平淡無奇,與我看過的二戰電影或故事相距甚遠。然而這些故事帶著真實的印記,讓人無法自拔。」

不同於常見的英雄敘事或控訴批判,《阿蘭的戰爭》呈現另一種風貌。那是一場沒有作戰的戰事,記錄一位二十歲不到的年輕人加入軍隊後人生的改變。阿蘭抵達歐洲戰場時,戰事已接近尾聲,書中沒有最前線的激烈交火、殺戮的醜陋,也不談什麼偉大的情操,就是一位平凡的大男孩,在平淡、略顯壓抑的軍旅生活中,逐漸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

與其說這個故事和二戰有關,倒不如說這是一位男孩變成大人的成長故事。二戰退居成背景或配角,真正的戰爭不在戰場,而是在阿蘭的心底。戰爭帶來遷徒和流動,他離開了美國,與許多人結識,發展出情誼,即使許多只是一期一會的交集。隨著不同的際遇,阿蘭一步步在成人的世界裡摸索自己的面貌,最後選擇留在歐洲渡過人生。

© 2012, Emmanuel Guibert & L'Association.(取自《阿蘭的戰爭》,臉譜出版提供)

戰火下的平凡人生

和所有人一樣,老年的阿蘭,人生有愁悵有遺憾,也有和解和寧靜。這因為戰爭而改變的人生,沒有什麼戲劇性的轉折,就只是面對時代的洪流,努力度過生命中的每一天。

這不是二戰的故事,無涉國家社會的起落,也沒有強說愁的感嘆,更沒有什麼明確的呼籲和訴求,而是一位老人暮年回首人生的雋永韻味,有點平淡,但卻和你我一樣。

相較於作者在每格漫畫背景中如同照相般精準的描繪,畫中人物的面容卻只用最簡單的線條呈現,沒有太多可以辨識的特徵。或許吉貝筆下想捕捉的,不是阿蘭或他親友的臉孔,而是屬於芸芸眾生的面貌。

類似的人生故事,還在歷史的大敘述之中,等待人們去挖掘。這不只是為了還原歷史,也還原了多數人與時代之間的互動。相較於史家的拘泥或創作者的天馬行空,《阿蘭的戰爭》體現了紀實漫畫所能擁有的潛能,那是真實與虛構之間平衡的交點,更是直擊人心的共鳴和感動。

阿蘭的戰爭:烽火下的荒誕與日常,一個二戰大兵的意外人生

La Guerre D’Alan

作者:艾曼紐・吉貝(Emmanuel Guibert)

譯者: 陳文瑤

出版:臉譜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艾曼紐・吉貝

1964年生於法國巴黎,在20世紀90年代「法國新漫畫」運動中崛起,成為少有的既受廣大讀者歡迎,又得到專家、評委青睞的漫畫家。曾獲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心動獎」「年度漫畫獎」、漫畫評論人與新聞人協會評論大獎、布盧瓦漫畫節大獎、美國艾斯納最佳國際漫畫獎等諸多重要獎項。另有《阿蘭的童年》、《攝影師》等重要作品。

延伸閱讀:

書評》在傳統信仰中打破性別框架:評漫畫《百花百色》

前進國際,台灣原創圖畫書,出發!

繪本大師專欄一週年了!

172.30.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