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曾文誠/梁功斌:棒球一直在 中職一直都在

曾有榮光,激情迸射,也曾走得跌撞,寫著遺憾,中職卻未曾空虛白活,我們也是
2019/3/23
文:汪宜儒/攝影:張新偉(曾文誠)、王飛華(梁功斌)

有關中職30年,讓我們直球對決,從中職草創時就加入的曾文誠與梁功斌開始吧。

「在有線電視普及之前,看棒球是很重要的休閒活動,而且是真的『看』,到現場看,」如今已被廣大球迷暱稱為「曾公」的曾文誠,回憶起「前中職」時代和自己莫名其妙得來的球評生涯,這樣子開了個頭。

那時,沒有串流平台上看不完的劇集與電影,也沒有臉書或IG可以滑,一般人家裡的電視只會有台視、中視與華視三台,而那是第四台還未合法的年代,因此,到錄影帶出租店租影帶回家,是最主要消遣,「當年賣最好的就是豬哥亮。」曾文誠笑。

中職開打後,確實提供了一休閒去處,但一場球賽能服務的觀眾總有限,鬼點子極多的前中職秘書長梁功斌突發奇想,「為什麼我們不錄下比賽,讓人播,讓更多人看,也留下存檔紀錄?」

那時,三台各家時段有限,看著中職剛起步,也不知未來還有沒有戲,對於轉播球賽的心態是愛播不播,非得是名人開球或又有打架衝突畫面,他們才會有點熱情,「最後談好是一場權利金收他們1000元,但中職每場還要倒貼附贈40個便當給電視台工作人員。」回想起當時為了「求」三台播送球賽所耗的重本,梁功斌苦笑。

憨膽成球評 一試30年

不過,隨著場子與球迷越來越熱,還未合法的第四台嗅到先機,只要當天比賽結束,立刻就商請中職轉拷帶子,再透過跑全台的野雞車,配送到在各地車站、騎著摩托車等帶子的系統業者手上,隔日一早8點首播。

當然,給人家播帶,總不能只有乾畫面,得有人聲說點話。那時在職棒雜誌工作的曾文誠,平日雖然話不多,但一聊起棒球就是「喙角全泡」,自家人好使喚也不用再給錢,從此被推上台開始講球,「球評」這角色,從此成了曾文誠招牌標記。

這中間還有段插曲。本來各系統業者都說好隔日上午播出前一晚的球賽,但職棒越打越火熱,球迷總是等不及,系統業者也順勢提早偷跑,曾文誠呵呵笑,他想起當時第四台都會偷偷在午夜播禁片,「後來朋友問:哪時候可以看到球賽?我都回說,你看完18禁就會聽到我聲音了。」

曾文誠說,後來的自己成了球評,成了被多數人認可的球評,是「時勢造英雄」,「還記得初登板第一場是味全對統一,因為每個球員我都熟,完全不緊張,現在想來,是有點『憨膽』,因為棒球這回事,根本懂不盡、學不完,只能說那時資訊沒那麼發達流通,多數球迷愛看卻還不大懂門道,要換成現在,呵呵,高手在民間了。」

現代球迷有熱情 當年球迷超激情

(中央社檔案照片)

球賽總是熱的,在台灣,棒球賽更是炙熱。

主播徐展元有句經典開場名言「喜愛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就睡不著覺,甚至就會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各位球迷朋友,大家好!」他這樣形容現代癡狂球迷的話語半分不假,但放到30年前,可真是搔不到癢處。

近年經常看到的球迷抗議,原因不脫抗議裁判不公,或有球員在場上做出太大的反應動作,但在中職開打那幾年的場面,絕對是現代粉絲無法想像的。光是下雨延賽、停賽就會引來球迷抗議,他們包圍球場、集體鼓譟,最後甚至要出動鎮暴警察解決。至於裁判誤判或雙方球迷與球員的叫囂對峙,就更不用說了,動不動就引來漫天水瓶與垃圾,激動的球迷拆椅子、跳進場,家常便飯。沒球可看?在當年可真是一件大事!

(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檔案照片)

回憶起那些場面,曾文誠笑說自己後來已練就處變不驚的功力,每次一見裁判判決又出問題,就會跟場務組的同事相視一笑,接著開始讀秒倒數,「瓶子開始要丟了,準備拿垃圾袋出去撿垃圾啦。」

梁功斌比較倒楣,因為每次宣布取消比賽,得面對球迷可能包圍抗議的場面時,他總是在第一線,「有時大家鬧到我真覺得天要塌了,包圍球隊巴士、拆椅子、全武行…,但因為我的聲音有辨識度,大家認識我,所以我只能代表聯盟站出去跟大家溝通。」

梁功斌形容當時的球迷是「義和團」,為了爭取看球權益、為了自己喜愛的球隊喊打喊殺。曾文誠則認為,若說現代的球迷有熱情,那當年的球迷有的是激情。「那年代的球迷對立,比台灣政壇的藍綠對立更昇華的,那是趨近於宗教的狂熱,宗教狂熱是可以到什麼地步?可以開戰的。」

造就媒體活絡 創造棒球評論/文化

曾文誠問:「以前你們班上同學,是不是會為了支持的球隊吵架、分邊,勢不兩立?」我點點頭。不過,說來也有趣,一群小學生為了交換有限的「資訊」,多數時候大家仍是和平相處,那其中就包括了當天的報紙、球員卡,以及中職聯盟、各球團出版的雜誌。

那不是一個有電腦、手機,可以隨時上網google的年代,因此那是一個看到陳憲章或黃平洋的投球畫面被放在報紙中間當主照,或看到廖敏雄成為雜誌封面人物就會讓人發出驚嘆的年代。那種熱,大概只有後來王建民在MLB發光時堪可比擬。

中職的熱潮,從上班族到小學生都深受感染,相關媒體也因此活絡,從《民生報》、《大成報》與後來《大成體育報》,中職的《職業棒球》、《兄弟雜誌》、《龍族雜誌》。在運動新聞的報導之外,裡頭的書寫也廣納了評論、散文甚至是小說等文體,《兄弟雜誌》更曾經舉辦過棒球小說獎。

已逝的棒球文字工作者翁嘉銘(瘦菊子)就曾這麼形容:「如果棒球是宗教,球評只不過是傳教士;棒球文章是長長的梯子、是那吹笛人的妙音,引球迷走向棒球的天堂。」

曾文誠後來也創立野球人出版社,他說台灣有棒球紀錄,卻沒有棒球文化,棒球的文化該被記錄、被留下,他認為棒球不是只有輸贏,在觀看或是打球的過程中所投射的情感、隨之發生的事物,都是文字被產生的可能,那可能是人物傳記、推理小說、散文…。在如今的年代,文字人人可產出,自媒體之外,也有《運動視界》一類的平台供人發表,「裡頭很多數字、很多分析,偶有回憶卻缺少人的情感,可以說是寫棒球的人有,但純寫棒球文學的人,實在不多。」

另一方面,對他而言,「有人寫,表示有更多人投入,不同人寫,就會看到更不一樣的背景,不一樣的棒球風景。」

天價轉播合約 得失難衡量

1993年《有線電視法》通過,隔年開放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申請許可,看「第四台」,終於不用偷偷摸摸。

在正式由電視台支付權利金轉播球賽之前,中職的現場影像記錄與播帶製作,都是委由當時年代旗下的傳播公司完成,梁功斌笑說,當時球場上用的錄影機與張小燕錄《綜藝一百》是同一台,都是高規格,「但也讓他們老闆葛福鴻不是很開心,因為機器每次回去都沾滿紅土。」

職棒4年,中職聯盟與年代公司達成3年9000萬合約協議,這金額,在當時已高得讓人咋舌,未料隔年年中舉行的職棒8年至10年的球季轉播權招標,和信集團緯來竟端出15億元以上的天價取得轉播權。

(中央社檔案照片)

棒球場上的數字本來就迷人,但在場外衍生出這樣的金錢數字,確實也醉了人。一方面,這肯定了中職廣為社會大眾期待與喜愛,另一方面,衍生而出的利益與相關情緒糾葛,也如骨牌效應一樣,推開了職業棒球在台灣的另一波發展。

年代那時沒能拿下後來的職棒轉播權,聲寶公司連著兩年想加入中職被拒,這有點像八點檔劇情,失意的兩人,最後走在了一塊,於是催生了台灣大聯盟。這結果,自然傷了很多人的心。

事過境遷,再看那一段過去,其實就是職業棒球在台灣摸索著發展的一段經歷。

從求人到天價的轉播金,從比照一般公司行號給薪、給激勵獎金的球員薪資,到台灣大聯盟為挖角球員而開出的簽約金、複數年合約條件等。那也正如同當年球迷動輒吵鬧抗議、跳進球場,以瘋狂激情展現對棒球的熱愛,及至現在,球場的安全規範清明,球迷表達支持的方式也不再只是狂躁的喧囂。

從場上到場外,從聯盟、球團、球員到球迷、球評,所謂職業棒球的展現,所有角色之間的份際界線與專業展現,是以歲月經驗換得的。「大家一路都在摸索,一路嘗試。」梁功斌說。

中職走得跌撞 卻不虛空白活

在曾文誠眼中,30歲的中職固然走得跌撞,遺憾也有,卻不虛空白活,整個台灣社會,因著過往的棒球歷史與情感積累、因著有線電視的開放,以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養成了他,而他也深深嵌入許多人的生命中,中職一直還在,就一直持續影響著所有人。

球是圓的,如同人生的發展,總意料不到,「加入中職那年,我說如果統一拿冠軍,我就結婚,那時統一戰績是最爛的。沒想到才第二年,統一就在總冠軍戰跟味全對上,七戰四勝,拿下冠軍。於是,中職3年就是我結婚的那年。」

嗜喝黑咖啡的曾文誠,當年進球場轉播得拎上全套煮咖啡的工具,因為那時市面上只有罐裝調和咖啡,他沒料到,後來各家便利商店就會有現煮咖啡,他也沒料到,後來的簽賭案、放水打假球事件,會出現在中職的生命裡,一而再、再而三絆住前進的腳步。「要說遺憾,就是這個了,如果沒有簽賭案,台灣棒球政策的發展,整體運動產業的帶動...應該早會出現的。」

很多的如果,怎樣也看不到結果,但曾文誠倒是樂觀,他說若中職再走30年,時間會站在我們這邊,台灣社會也將如美、日一樣,所有人日常再忙,生活裡也會有一小塊時間留給棒球。「前面可惜掉的,後面會再出現的。這30年,充滿故事,中職一直都在,就算是那些老球迷因為簽賭不再看了,但過去在他們生命留下的棒球記憶,是美好的。」

(本文感謝Lamigo球團提供拍攝場地)

曾文誠

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
曾任職業棒球雜誌採訪組長、好動網副總編、棒球世界總編輯、龍族月刊總編輯,創辦野球人出版有限公司,創辦運動網站/團隊TSNA,擔任各電視台球評。

著作:《環島浪漫-曾文誠800公里的人生完賽》、《曾文誠的私房畫》、《台灣棒球王》、《投打之間》、《投打之外》、《解剖鈴木一朗》、《圖解投球技巧》、《圖解棒球規則》、《綠色阿草謝長亨》、《野茂英雄》、《職棒必勝絕招》、《大豐的歸鄉路》、《瞄準本壘》、《推不倒的不倒翁》、《棒球路作伙走》、《棒球Q&A》、《台灣棒球百年史》、《2007世界職棒觀戰指南》等

梁功斌

學歷:嘉義市輔仁中學、中興大學合作經濟系
經歷:
中華職棒播報組專員、播報組組長
中國廣播公司「棒球天地」節目主持人
那魯灣公司副總經理、營運企劃部經理
遠東運動經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華民國車輛運動協會執行長
台北市慢速壘球委員會主任委員
ESPN台灣大聯盟主播
年代電視台主播
中華職棒聯盟秘書長
達陣行銷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兼總經理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董事長室顧問
中華職棒中信兄弟隊顧問

172.30.14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