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劇場影像設計師王奕盛擔任今年「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台灣國家館的策展人,我在一個下午去到他的工作室,聽他分享這次為國家館設計展覽作品「寶島浮沉」,背後的想法。
王奕盛是和雲門舞集、明華園多次合作的創作者,他的工作室在台北承德路旁的老公寓,入口非常低調,樓下與工作室後方的巷弄裡,都是各種小型工廠,甚至還有打鐵鋪。
這次擔任國家館策展人,要從「國家」的高度去思考怎麼呈現台灣,他說自己一開始想的也是要告訴外國人台灣長什麼樣子。他說不管是從小長大的地方,或是從現在工作室窗外看出去,看到的都是鐵皮屋頂與頂樓加蓋,人人都說醜,但他覺得這才是海島國家人民應該有的生命力。
他不想再用美食、夜市這些東西去呈現台灣,他想呈現的是這一種在都市景觀中處處可見的「島民性格」。因此,他一開始想像的,是將台灣的影像,投影在鐵皮、木板等不同材質的牆面上,來描繪這個國家的性格。
雖然作品的最後呈現的不是這樣的景觀,但是這種「不怕醜」的精神,仍延續到了最後的作品中,他將台灣西濱沿海地層下陷海水倒灌的場景搬進展場,讓世界知道,台灣也正承受環境過度開發與全球暖化的惡果。他充滿自信的讓世界看到台灣創作者如何省思台灣面對的問題,也讓其他國家參觀者看見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在國際社會的位置。
台灣社會面對國際,在文化與觀光領域上的自信不足,常常覺得自己不夠好、資源不比其他國家豐富,因而要不直接移植其他國家的範例、風格,要不就是希望用美食、夜市來說服世界台灣很棒。
王奕盛所說的「島民性格」,讓我想到以前曾經訪問一位多次來台北拍片的荷蘭電影導演王洪飛(David Verbeek),他說台北城市空間最吸引他的不是繁華現代的大馬路,而是藏在大馬路背面的窄巷、老舊停車場,以及裡面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物。
除此之外,也讓我想到2017年最熱門的一個話題,就是台南招牌林立的街景,登上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潮流雜誌BRUTUS封面,引發國內熱烈討論。又或是在台灣出現頭幾批的「文創」商品中,第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以「頂樓加蓋」為名的系列商品。這些人眼中台灣的迷人之處,正是不少台灣人恨不得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
年輕的時候剛到台北,曾有一段時間在東區街頭遊走。一開始,我也曾經覺得忠孝東路兩側大樓背後的防火巷、舊停車場景觀雜亂不堪,更遑論美感,但仔細一想,這種完全從實用目的出發,甚至在過程中持續依需求演變成今日模樣的景象,正是台灣這個年輕的文明,在發展過程中累積出的一種生猛、直來直往的性格,停車場入口的一桌一椅,路邊硬生生搭出來的鐵皮廚房,背後或許都有一段故事。
我也同意一個文化的成熟,應該是一個減法的過程。但要找到台灣的自信,在我們開始大筆刪去各種「不順眼」的事物之前,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正視我們的各種好與不好,在其中找到它們的故事,也找到我們引以為傲、為戒,或是動人心弦的地方。因為只有這一些,才是無可替代的台灣故事。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如何走到今日,也才更清楚如何在接續前人的努力之下,踏出自己的下一步,塑造出獨一無二的台灣味。
(主照片:王奕盛為「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台灣國家館設計的「寶島浮沉」正在台北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中正廳展出。中央社記者洪健倫台北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