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博愛座6 / 新加坡地鐵學生讓座 長輩:我還站得住你坐吧

2024/6/26 13:41(6/27 10: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新加坡地鐵車廂設有優先座,經常可見以深藍色或其他顏色塗裝,並在椅背上方以英文寫著「展現你的關心、讓出這個座位吧」(Show you care, offer this seat)。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攝 113年6月26日
新加坡地鐵車廂設有優先座,經常可見以深藍色或其他顏色塗裝,並在椅背上方以英文寫著「展現你的關心、讓出這個座位吧」(Show you care, offer this seat)。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攝 113年6月26日

近來台灣因博愛座引起爭議與社會廣泛討論,蔓延至世代差距與弱勢族群認定等範圍,這個議題其實牽涉到法規、倫理與文化,因此不僅在台灣,即使在亞洲或歐美各國也都曾有風波與社會討論,恐怕很難遽下結論。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26日專電)台灣因博愛座衝突引熱議;新加坡地鐵車廂設有標語鼓勵讓座給「有需要者」;長者認為,鼓勵活到老動到老的精神在小販中心隨處可見,「有站得住的力氣,表示我們很有力」。

台灣在博愛座存廢議題上的討論不斷,近期甚至發生老翁請年輕人讓出博愛座未果而出手毆打對方,使得如何定義「博愛」、誰需這個「座」的話題再度浮上檯面。

這樣的話題,在大眾運輸系統與台灣一樣發達的新加坡也是討論議題。新加坡地鐵是當地民眾的日常通勤工具,不論地鐵或公車車廂內幾乎都有優先座,經常可見以深藍色、紅色或其他顏色塗裝,椅背上方的英文提醒「展現你的關心、讓出這個座位吧」(Show you care, offer this seat)。

記者從地鐵歐南園站(Outram Park)乘車,發現每節車廂至少有6個優先座,椅背上的圖示包含行動不便者、帶小孩者、年長者及孕婦。事實上,負責新加坡地鐵營運的SMRT在官網上指出,「為了孕婦、年長者或年輕乘客的方便,在所有地鐵車廂靠近車門處均設有優先座」。

這代表著,優先座定義並非依照年齡劃分,而是以「有需求」的乘客為考量。

記者觀察到一名滿頭白髮的長者在尖峰時段跟著人群擠進車廂,車廂內包含優先座在內所有座位全滿;這名76歲的老伯伯背著裝滿物品的後背包、伶著裝有廚具的提袋,卻仍直挺挺地站著,他告訴記者,他的拿手菜是「炒粿條」,正準備到小販中心工作。

「在Hawker centre(小販中心)有很多像我這樣的老人家,都還有工作能力,炒菜的、打掃的都有,如果有站得住的力氣,應該要感到開心,表示我們很有力」,他笑說,或許這是Hawker centre訓練出來的精神,也是一種不認輸。

正當記者和長者談話時,一名坐在優先座的女學生向他招手、示意要讓座,但他搖頭致意。他認為,在獅城,傳統上強迫性質的敬老尊賢想法慢慢變少,儘管過去仍出現不少因讓座問題而起衝突的新聞事件,但類似案例逐漸變少。

因應高齡化社會,新加坡政府政策鼓勵長者「活到老、學到老、老有所為」。根據官方數據,新加坡65歲以上高齡者正在增長,預計2030年,每4名新加坡公民中就有1人達65歲以上,這樣的現象不僅對政府來說是個挑戰,社會互信共融的氛圍也勢在必行。

下車前,這名長者說,「那個女孩上學讀書很費精神的,現在她才是需要位子休息的人」。(編輯:韋樞)1130626

新加坡地鐵是重要的大眾交通工具,更是當地民眾的日常通勤管道,多處出入口設有無障礙空間及設施。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攝 113年6月26日
新加坡地鐵是重要的大眾交通工具,更是當地民眾的日常通勤管道,多處出入口設有無障礙空間及設施。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攝 113年6月26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博愛座7 / 推廣讓座出奇招 馬來西亞曾推喪屍版宣導片
172.30.14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