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走入大專院校 改造輔導諮商空間有巧思
2025/4/11 22:59(4/11 23:11 更新)

(中央社記者王寶兒台北11日電)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2021年調查,台灣約每4名大學生有1人接受過心理諮商。台灣設研院首邀設計師改造輔導諮商空間,貼近大學生使用需求,也強化諮商師工作環境。
教育部委託台灣設計研究院,去年啟動「學美.耕心—大專校院輔導諮商空間改造計畫」,計畫第1年已完成改造淡江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及國立台東大學,今天帶領媒體參訪虎尾科大與文藻外語大學,並邀學校代表及設計團隊分享改造歷程。
團隊「十作設計」主導人簡瑋杰與李明蕙此次負責虎尾科大改造。簡瑋杰畢業於國立聯合大學設計學院建築學系,在歷經不同建築事務所工作後,2022年取得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學位,在改造案上更能以心理諮商專業觀察空間與人的互動。
簡瑋杰向中央社記者表示,不論建築或心理諮商,都與生活息息相關。他在日常溝通中觀察到每人都擁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與邏輯,因為想更了解人的心理行為、脈絡,便往心理諮商方向進修,在不同案例中也能因此看見不一樣的群體面向。
例如虎尾科大原有學生輔導諮商空間,簡瑋杰首先觀察到諮商師工作環境問題,諮商師彼此距離過近,會影響到他們面對個案的狀態,「有很多個案並不是只有在諮商空間完成諮商,而是諮商師用電話、信箱聯絡,在辦公桌上完成工作。我們認為,來這邊的個案是1個群體,而諮商師也是重要群體。」
因此在辦公空間上,十作設計採用簇群式配置,以交錯座位安排兼顧彼此隱私性。而在諮商空間上,也透過房門與主動線的錯位設計,避免走過人群的視線直達內部,不同諮商室內還參考心理相關資料,座椅以127度打造更適合對話空間。(編輯:管中維)1140411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