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網紅們藏不住的影響力

網紅人氣已超越正規出道的藝人,讓粉絲到現場相挺的號召力,比不少出道2、3年的藝人還要強大
2020/4/23
文、圖:王心妤

以美式脫口秀走紅的博恩,2年前上了吳宗憲的節目,正準備秀一段單口相聲,還沒開始就先被吳宗憲噹了一次。吳宗憲接著更直接打斷喊卡,轉身面對來賓要求「不好笑也要笑」。整段過程不太在乎博恩的感受,鏡頭帶到他的表情,毫不留情被後製加上三條線的尷尬表情。

影片放上網路,吳宗憲的態度被認為有些輕視「非主流」的網紅。攤開數字,這片段在電視台官方帳號有19萬8千次的觀看數,諷刺的是,博恩的「博恩夜夜秀」每集平均都有4、50萬點閱,有的甚至逼近200萬。到底是誰在靠誰蹭熱度,可能還是個問號。

這種自帶流量的網紅平台,近年來已變成政治人物增加曝光的好去處。高雄市長韓國瑜在總統大選前上了「博恩夜夜秀」,秀了膝蓋走路的「絕活」,反應各異,但想必韓國瑜早看準博恩的網路聲量和主要客群是年輕人,無論是好是壞,這1分鐘不只能搏到媒體版面,也狠狠地贏得年輕族群討論聲量。

網紅的崛起,顯然已經超越所有人的想像。回想第一次被網紅影響力震撼,大約是1年半前一群YouTuber的粉絲見面會,前一天還在猶豫值不值得去採訪,最後仍決定去看看。沒想到才踏出捷運站,就是滿滿的人潮,上百人都用閃閃發光的期待眼神看著舞台。

當下才真正意識到,人氣高的網紅,號召力已經開始超越了正規出道的藝人。「這群人」能夠讓粉絲到現場相挺的號召力,比不少出道2、3年的藝人還要強大。這些我原本以為只會在家看影片,偶爾按個Like的粉絲,可不是「萬人響應、一人到場」,而是真正會站出來的。

網紅們似乎也意識到自己越來越有號召力,一部分的人選擇投身公益,為社會帶來正向改變。過去每當有重大事件發生,都有不少藝人共同獻聲為公益演唱,羅大佑1985年推出的「明天會更好」,就找來當時台灣一線歌手費玉清、洪榮宏、齊秦、蔡琴、林慧萍、陳淑樺、江蕙等一大票當紅明星為公益演唱。2003年台灣遭遇SARS危機,整個社會籠罩在低潮,王力宏、陶喆、張惠妹、蔡依林、周杰倫眾星合體演唱「手牽手」,超巨星陣容仍是現在少見。

今年武漢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少了歌手們合唱,鄧紫棋、蔡健雅等人以獨唱貢獻一份心力。不同的是,「明天會更好」依舊被唱出來為社會加點正能量,但演唱的人變成了聖結石、阿滴、滴妹等台灣網紅,過去被認為只存在網路上的人們,已經為社會帶起正面力量,主動關注社會議題與弱勢。

不只是合體演唱,網紅們還有更實際的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在國際記者會,直接點名台灣對他人身攻擊。站出來的是YouTuber阿滴、志祺77及設計師聶永真等人,他們利用社群平台加上自己的號召力,短短18小時內讓近2萬7千人參與,成功募資近2000萬資金,遠遠超出當初的目標。

雖然順利完成募資任務,但反對聲量也不小,部分人認為阿滴憑什麼代表台灣人發聲,也有人認為發起募資不過是想跟上時事蹭點熱度。

「力量越大,責任越大。」網紅們從網路上站到社會第一線之後,如何運用手上越來越茁壯的影響力,無疑會是登上公眾殿堂的網紅們,下一階段應該面臨也無可迴避的課題。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