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出版界的年度盛事法蘭克福書展,最熱門的活動是「藍沙發」,作家輪番上陣接受電視記者拷問,現場熱鬧滾滾,常常被讀者擠爆。打開德國的廣播電台,天天都可聽到書評和朗讀的節目。在人口幾萬人的小鎮,書店不僅沒有消失,還經常舉辦講座活動,彷彿在地的文化中心,書店普及的程度和推廣閱讀的熱情,讓各國的出版人嘖嘖稱奇。
從產值來看,德國的出版業一年有台幣3000億元,過去10年也沒有出現太大的起伏。這麼蓬勃的出版文化,德國怎麼辦到的?業界人士多歸功於歷史悠久的全國統一書價制度。
德國實施圖書統一定價,最早可追溯到19世紀末。當時,柏林和萊比錫是出版的重鎮,兩地的出版社為了刺激銷量,提供郵購的讀者優惠,造成讀者看到書打折才買,去書店只看書不買書,讓其它地方的書店經營不下去。
當時出版同業公會德國書業協會主席柯納(Adolf von Kroener),眼看業界內部的爭執愈演愈烈,1884年在協會的年會上發表一場著名的演講,支持統一書價,理由在今天看來依然適用:新書用低價「賤賣」,偏鄉的書店就會消失,整個產業隨著鋪書的點愈來愈少,將再也無法正常運作,對作家、賣書的人和出版社都是傷害。
1888年,在書業協會的強勢主導下,德國首度實施全國統一書價,用業界內部協議的方式規範了一百多年,直到2002年才立法強制規定。
全國統一書價意味著全國的書店不分實體、網路、都市、鄉鎮、大小,同一本書銷售的價格都一致,沒有任何例外。這套制度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是確保書種的多元,出版社靠暢銷書和長銷書的穩定收入,比較有財力出版冷門的書。其次,折扣戰的情況不會發生,小書店比較有生存空間,讓全國各地人人都有機會接觸到書。
書不是一般的商品,同時也是文化資產,保存了某個時期的時代精神;出版業如果失靈,社會將無從累積知識,失去前進的方向,因此有必要加以保護,不能放任商業邏輯決定,這是德國實施統一書價制時最主要的考量。在此,受保護的對象當然不是只有書本身,而是作家、出版社、通路、書店和讀者構成的整體閱讀環境。統一書價在德國被視為是文化建設的地基,攸關國家的文化命脈。
所以,德國政府在政策上一向力挺統一書價,在與美國貿易談判時也堅定捍衛。兩年前,國會還修法認可數位化圖書的文化資產地位,將適用範圍擴大到電子書。德國書業協會現任的執行長斯基皮斯(Alexander Skipis)有次在受訪時說:「書具有不可替代性,就像哈利波特和卡夫卡,誰也不能取代誰,我們賣的是文化資產,不是洗衣機。」
德國豐富多元的閱讀風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遍布全國的1200家連鎖書店和3700家獨立書店。以人口350萬的最大城柏林為例,除了少數幾家連鎖的大書店,閱讀文化的主體其實是小巷內的350家獨立書店,等於每一萬人就有一家。其中以服務社區民眾的綜合性書店居多,也有不少專攻推理小說、漫畫、藝術、文學、政治的特色書店,滿足分眾的需求。
既然無法靠打折促銷,只能靠服務爭取客人,德國書店經營者大多用心與客人互動,努力營造閱讀氣氛,並定時舉辦朗讀和座談活動。店員不僅經常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也熟悉客人的品味,推薦的新書往往比網路足跡的演算結果更到位,讓熟客很有安全感,好的書店在德國因此被稱作「精神的加油站」。
近年網路書店例如亞馬遜(Amazon)崛起,的確瓜分掉一部分市場,對實體書店的衝擊卻沒原先想像的大,原因除了統一定價和在地服務難以取代外,也與書店及早因應數位化的趨勢有關。
德國圖書的物流業向來就十分發達,早在網路時代還沒來臨前,在書店訂書一般來說隔天就能取書。現在,全國已有2000家實體書店設置自己的網路書店,書種和亞馬遜一樣齊全,搜尋功能也一樣強大,而且隔日就可在書店取,高於一定金額還可免費送到家,等於佔盡實體與網路書店的優勢。
民眾視書店為社區認同重要的一環,不願看到書店從街景消失,因此習慣在住家附近的書店買書,用行動來支持實體書店,也是大型網路書店至今仍沒有鯨吞市場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