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國外篇/英國:統一書價百年後廢止 回歸呼聲四起

廢止淨價圖書協定導致書價下滑、大型連鎖書店得利,購物商場分食閱讀市場,以低廉價格販賣少數暢銷書
2018/1/27
文:戴雅真(中央社倫敦特派員)

英國在1997年廢除施行百餘年的「淨價圖書協定」,導致獨立書店紛紛倒閉;近年有恢復協定的聲浪,避免獨立書店滅頂。

19世紀初的英國,由於印刷技術與分售系統進步,閱讀市場擴大更為自由,但競爭也加劇。新技術的運用及便宜的原料,在提高投資報酬率的同時,也壓低了書價。

淨價圖書協定1900年誕生

書本淨價概念由出版商麥米倫(Frederick Macmillan)在1890年首次提出,為避免低價傾銷打壞市場行情,減損獲利,英國出版社與發行商簽訂「淨價圖書協定」(Net Book Agreement),在1900年1月1日正式生效。發行商若是削價競爭,會遭出版商聯合抵制,拒絕供貨。

由於淨價圖書制度涉及限制自由交易,限制貿易慣例法庭為此進行調查。1962年,英國法庭判決淨價圖書協定不違反公眾利益,因為統一書價機制讓出版社平均分配資源,不會集中在暢銷書目上,傷害出版的多元性。

但近百年後,情況在1990年代逆轉,自由市場機制大行其道,連鎖書店主宰出版市場,公眾也只關注更低廉的價格。

出版業反制 統一書價遭廢止

倫敦著名連鎖書局狄倫斯(Dillons)老闆馬赫(Terry Maher)當時致力推翻淨價圖書協定,推動出版業者發起訴訟,並寫文章痛批規定過時又綁手綁腳,也開始讓部分書籍打折,並獲得著名的水石書店(Waterstones)跟進。

由於淨價圖書協定只規定新書統一價格,對於二手書或瑕疵書沒有規範,店家為消耗囤貨,還刻意損傷書籍,讓書本削價競爭。常見方式是在封面打洞,或是用馬克筆在書頁上做記號,後者因為省力,是最常被使用的手法。

(攝影:中央社記者戴雅真)

1994年,英國公平交易局決定,限制貿易慣例法庭應重新審議淨價圖書協定。1997年3月,法庭判決淨價圖書協定違反公眾利益而違法。

僅有少數出版商持反對意見,其中,出版商考德爾(John Calder)痛批出版商協會「愚蠢、自殺式行徑」。他預言獨立書店會迅速走下坡,大書店會接著遭殃,出版業會變得一團亂,結果一語中的。

獨立書店重傷 統一定價呼聲再起

廢止淨價圖書協定導致書價下滑、大型連鎖書店得利,購物商場分食閱讀市場,以低廉價格販賣少數暢銷書。

從1997年協定廢止到2009年間,英國有500家獨立書店關門。民眾購買暢銷書時,順手拿的是一罐果汁,而不是一本新興作者的小說。

影響所及,新書在架上的週期變短了,多數作家的寫作生涯也是。雖然數據顯示有更多書本發行,但多是作者自掏腰包發行。

然而,在淨價圖書協定廢止10多年後,近年又有出版商提出恢復協定的意見。

獨立書店凱尼爾沃斯(Kenilworth Books)網站發布文章指出,當年因為顧客利益而廢止協定,是如此短視近利,大家應該都已瞭解,真正的大眾利益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標價。沒有統一定價,造成的是少數巨頭出版社的霸凌壟斷,損害的是作家、插畫家及小型書店。

172.30.1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