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 中國模式被視作民族復興 疫情受害者注定被遺忘
2020年1月20日,疾管署成立「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回顧過去365天,台灣因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在防疫工作上取得亮麗成果。儘管國際旅行嚴重受限,台灣民眾都可正常上班、學生也能照常上課。在抗疫一週年之際,中央社回顧台灣這一年來防疫的成果,檢視美國和歐洲疫情的狀況,並展望疫苗研發與分配的問題。
(中央社記者繆宗翰台北23日電)中國爆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迄今已一週年。官方主旋律下,卻只有「每個人都了不起」的「抗疫史詩」,疫情罹難者再無人提起,陳述、記錄真相者則遭打壓、囚禁。
中國中央電視台等官媒在2020年12月31日晚間發表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新年賀詞」,呈現了當局對於過去一年疫情的定調:「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詮釋了人間大愛,用眾志成城、堅忍不拔書寫了抗疫史詩。」
這篇講稿中,對於過去一年裡的疫情罹難者,連隻字片語的「悼念」都沒有,取而代之的是「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向所有不幸感染的病患者表示慰問!向所有平凡的英雄致敬!我為偉大的祖國和人民而驕傲,為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
●疫情暴露中共僵化體制風險
諷刺的是,就在習近平發表這番談話前3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公布全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指出,武漢體內有抗體的居民比率為4.43%,而武漢人口約為1100萬人,因此粗估感染人數應超過48萬7000人,遠多於官方報告的5萬354例。
早在去年4月,日本讀賣新聞駐中國總局長竹內誠一郎便曾撰文指出,在武漢肺炎疫情中,讓他了解到中共「不道歉」的體質;他並諷刺中共的統治是靠不會犯錯的「無謬神話」。
美籍華人政治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裴敏欣(Minxin Pei)去年7月曾在美國重量級期刊「外交」(Foreign Affairs)撰文指出,北京正在重蹈當年蘇聯僵化、封閉以致解體的覆轍。
裴敏欣指出,習近平也同樣陷於制度僵化的囹圄,他提倡極權強人政治,導致鮮有官員敢於糾正政策錯誤。
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COVID-19的傳播只會加深中國人民對政府的不滿。當局煽動民族主義或許可以短暫見效,但「最終可能會使中共難以改用更靈活的戰略」。
開南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副教授張執中去年底在政大東亞所主辦的「大變局時代的中國研究取向:繼承與創新」研討會上則指出,從湖北當局去年初為了地方兩會、春節氣氛等因素隱匿疫情可以看出,即便習近平大力推行各種治理體系變革,官僚體系到底改變了多少,疫情之下不言可喻。
●當抗疫成為史詩 吹哨人必須被遺忘
中國大陸最早於2019年底在湖北武漢傳出COVID-19 疫情。當時,武漢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把一份病毒檢測報告中的「SARS冠狀病毒」字樣圈出拍下;她的同事李文亮也在同學群組發出疑似為SARS疫情的警告。
兩人是目前已知最早向世人發出疫情警訊的人士,被網友稱為「吹哨人」,卻也在疫情之初受到當局批評、警告。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李文亮去年2月染疫身故以來,李文亮的親屬及艾芬依然「被維穩」。李文亮的遺孀帶著兩個孩子,回到了老家「艱難生活」;李文亮的父母至今未能走出悲傷,官方現在禁止他們對外發聲,同時也嚴格查緝相關紀念活動。
艾芬近期則因為接待了上門採訪的自媒體作者,隨即被2020年8月上任的武漢市衛健委副主任兼武漢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王衛華警告,要求她不能對外發聲,甚至要求她出面刪除有關文章,以免「對醫院造成影響」。
除此之外,武漢爆發疫情後,對外發表封城日記的當地作家方方,至今飽受攻訐、圍剿。
前往當地採訪的公民記者陳秋實、李澤華等人,均一度遭到當局拘禁,獲釋後至此噤聲;另一名公民記者方斌則至今下落不明;被控「尋釁滋事」囚禁至今、在獄中絕食抗議的張展,則在去年底被判刑4年。
●疫情零星爆發 喚醒封城回憶
正當中共利用高漲的民族主義令人民遺忘疫情、逐漸鬆懈之際,病毒隨之趁虛而入。
自去年12月以來,河北、北京、遼寧和黑龍江陸續傳出本土疫情,多地嚴禁人員流動,重新勾起中國民眾對武漢封城的記憶,不安情緒又在民間蔓延。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寇健文先前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指出,中共體制就是「集體主義」,官方處理疫情不需考慮人權問題。雖然上述防疫方式管用,但也對隱私、人權造成傷害。
他並表示,對民眾來說,危機來臨時犧牲個人,長期以來已深化到他們心中,只不過前提是「這個人不是我,是你」。(編輯:楊昇儒)110012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