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南市推傳統匠師傳習計畫 聚焦文資修復工藝

2025/3/29 12:23(3/29 12: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南市政府推動傳統匠師傳習計畫,首期課程聚焦「泥作」,這是文資修復關鍵工藝,以市定古蹟西華堂右外護龍為實作學習場域。(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4年3月29日
台南市政府推動傳統匠師傳習計畫,首期課程聚焦「泥作」,這是文資修復關鍵工藝,以市定古蹟西華堂右外護龍為實作學習場域。(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傳真 114年3月2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9日電)台南市政府推動傳統匠師傳習計畫,首期課程聚焦「泥作」,這是文資修復關鍵工藝,以市定古蹟西華堂右外護龍為實作學習場域,學員須歷經近300小時訓練,才能完成技藝傳承。

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推動第一期台南市傳統匠師傳習計畫,課程聚焦「泥作(土水)」,這是古蹟與歷史建築修復不可或缺傳統技藝,由台南市登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泥作」保存者呂新義傳授修復經驗。

「泥作」技藝傳承必須歷經近300小時密集訓練,學員今天齊聚西華堂展現學習成果;文資處表示,這是延續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培育新一代修復人才的重要一環。

文資處指出,「泥作」是文化資產修復關鍵工藝之一,涵蓋牆體砌築、牆面抹灰、洗石子、磨石子、灰泥線腳及磁磚裝修等多項技術,特別是抹灰、灰泥線腳與洗石子施作技巧,考驗技師精準度和經驗累積。

文資處表示,「泥作」課程設立「實作組」與「記錄組」,「實作組」著重實際修復技能培養,包括修復倫理法規、職業安全訓練及漢式土水作等術科課程,且教授砌養灰池、白灰壁施作、特殊抹刀製作與洗石子翻模技法。

「記錄組」則針對文化資產修復紀錄者,透過工地現場觀察與紀錄訓練,使修復過程完整保存,並縮短過去匠師、工地主責人與建築師間資訊落差,提升專業素養,建立更完善知識體系。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文資處表示,未來將開設「大木作」與「彩繪」傳習課程,結合實地案場作為教學場域,透過不斷變化修復現場,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此外,文資處計畫將課程各種案例和挑戰系統化整理,發展成教材,建立更完善文化資產修復培訓體系,確保珍貴技藝傳承,並應用於未來文資修復工程。(編輯:李亨山)11403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