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川普2.0 學者:台灣可從交易角度務實與美互動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9日專電)駐紐約辦事處日前與紐約智庫合辦座談會,探討變局中的台美關係前景。有學者表示,因應川普2.0,台灣可從交易角度說明台美關係互惠,並以此種務實思維與川普政府互動;另有學者預期,川普政府將持續履行向台灣提供防禦性軍事物資的承諾。
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發布新聞稿指出,27日與紐約智庫Network 20/20合辦「變局中的台美關係前景:美國是否需更新其對台政策,台灣又該如何因應?」座談會,由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Global Taiwan Institute)執行長蕭良其及紐約「外交關係協會」亞洲事務研究員石可為(David Sacks)擔任與談人。
根據新聞稿,石可為表示,台灣對亞洲權力平衡至關重要,若台灣淪陷,將使日本、南韓、澳洲及菲律賓等國,對其與美國同盟的永續性及對美國防衛承諾的可信度產生質疑。
石可為指出,拜登政府著重將當前時代定義為民主與威權主義間的競爭,致力捍衛共享價值,但川普(Donald Trump)基本上不關心這些概念,因此,台灣需要重新思考美國為何應該關注台灣。除著重強調雙邊關係將如何影響美國安全及長期利益,也可從交易角度說明台美關係互惠,以此務實思維與川普政府互動。
蕭良其分析,川普第2任期的國安機構中有些重要人物,例如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及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等人,清楚認知中國為美國帶來的長期戰略挑戰、支持盟友及夥伴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威權主義侵略時保持堅定決心的必要性。
蕭良其說,儘管川普本人在台灣議題上未有太多公開評論,卻也反映一個事實,「人事任命即政策」,這些人物在關鍵職位上將是重要指標。「台灣關係法」46年來為台海和平穩定提供持久的法律基礎,他預期川普2.0將延續此政策,繼續履行向台灣提供防禦性軍事物資及服務、支持經濟文化發展及維護其國際參與空間的承諾。
被問及台灣如何與美國合作因應中國滲透,蕭良其指出,透過增強訊息共享能力建構,有助強化台美與其他理念相近夥伴及盟友合作,共同應對此一挑戰。
此外,紐約經文處處長李志強致詞表示,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生態系統具有關鍵地位,推動美國創新及工業發展,互補共創雙贏。台灣致力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建立全球聯盟,並為高端晶片建立符合安全及民主價值的供應鏈。
面對日益加劇的軍事威脅,李志強說,台灣持續加強防禦能力,總統賴清德日前也表示,將提高軍事支出到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以上,以確保台灣安全。(編輯:唐佩君)114032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