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大兒醫外接團隊推手 范綱翔獲兒童醫療貢獻獎

2025/3/29 17:22(3/29 17: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第11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29日下午登場,獲獎者包含6名個人與1組團隊,每名獲獎者都為兒童醫療寫下動人故事。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3月29日
第11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29日下午登場,獲獎者包含6名個人與1組團隊,每名獲獎者都為兒童醫療寫下動人故事。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攝 114年3月29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9日電)「轉院」對病況緊急的患者來說分秒必爭,台大兒童醫院PICU護理師范綱翔深知兒童與成人照護差異,前往加拿大取經,成台大兒醫外接團隊幕後推手,今天獲兒童醫療貢獻獎表揚。

秉持越難到越要到精神,台大兒童醫院在2019年成立外接團隊,目標是到外院接回高危險孩童過程中,即時做好最適當處理,幕後推手、台大兒童醫院兒科加護病房(PICU)護理師范綱翔今天接受媒體聯訪時謙虛笑說,「我就是比較雞婆一點而已,功勞是整個團隊的。」

這份雞婆讓他觀察到原本外接形式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兒童和成人用藥劑量不同,甚至醫材也不一樣,但很多在救護車上的醫護不見得是兒童專科。抱著「到國外看看」心情,范綱翔前往加拿大學習外接轉運模式,期待能改變現狀。

讓范綱翔印深刻個案之一是團隊遠征花東接回病人,當時蘇花公路改善路段(簡稱蘇花改)尚未全線通車,部分路段僅單向通行,過程中得要不斷下車把交通錐移開才能繼續前往,台灣醫療城鄉差距讓這段外接路特別漫長,當他回想起這段過往,語氣中仍聽得出感嘆。

范綱翔期許,未來能仿效加拿大模式,由國家成立轉診中心,培養兒童轉診護理師。他說,受過包括護理和器材使用的專業訓練,就不用擔心不同團隊的專業落差,而無法順利合作或對接,讓需要外接轉運的病童,都能受到最好照護。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第11屆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頒獎典禮下午登場,這次獲獎的有6名個人與1組團隊,每名獲獎者都為兒童醫療寫下動人故事。今年終身貢獻獎得主郭耿南是台灣首名專攻小兒骨科醫師,被譽為「台灣小兒骨科之父」,現已85歲高齡仍在看診。

「要當兒童的代言人,為兒童發聲。」郭耿南勉勵年輕醫師們,小兒科醫師要有專業,也要有同理心,把孩子放在中心,替兒童爭取公平的資源與權益。(編輯:李亨山)114032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