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如今「圓點」早已是草間彌生的招牌,但在年幼時期,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或許也未能想到,這些在她眼中伴隨一生的幻聽幻覺,有朝一日會是現代人所渴望了解的世界,她以藝術造就了一種脫離塵世的烏托邦,也解放了為疾病痛苦的自己。
路上的旅客、朝聖者,在天寒地凍中被雨水打中,伴隨一陣陣歡呼聲,這才發覺不斷落在身上的是皚皚的白雪。大夥兒興奮之餘,街邊小販告訴眾人,這是達蘭薩拉2024年的第一場雪……
年年頒獎,幾家歡樂幾家愁,錯過了獎項不需要否定自己,但想要得獎自我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片面的影像很多時候是看圖說故事,決定性瞬間到底決定了什麼……
林郁婷東京奧運遭淘汰,巴黎奧運拿金牌,不同時空,類似畫面,心情卻大不同。
期待機器乖乖,所以餵它吃乖乖,在科技與迷信之間,充滿文化及人性。
「AI內閣」開記者會,場佈階段,人工智慧未及上場,「工作人員」智慧先派上用場。
一場原訂2020文化奧運上的展覽,因疫情延宕開出意外花朵,總策畫林曼麗撮合台日藝術家產生文化撞擊,讓人看到台灣軟實力的飽滿能量……
蔡博丞:「我也許無法改變全世界,但希望舞團夥伴們,每天工作結束帶回家的是正能量,都是滿滿的愛……」
「如實曲徑」不是捷徑,不是大道,它是每人內心的迷宮;不要小看一粒砂、一粒米,因為再微不足道的小物,也可能引領人生。
台日藝術家合作,20餘組跨國團隊聯手打造的Taiwan NOW,既是文化進行式,也是跨國交流新盛事。
台灣是南島語族的北界,更是這個海洋民族的原鄉,這座島嶼一點也不渺小,甚至更加遼闊而美麗。
為防疫,餐廳曾一度禁用內食,戶外也不能脫口罩,難道外勤工作者不吃不喝?
為何故事從廢墟開始,又或者總會透過廢墟找尋出路?什麼樣的經歷,讓鄧觀傑形塑他的廢墟意識?
沉浸體驗 讓觀眾驚喜、讓產業歡喜? 訪「驚喜製造」陳心龍與「進港浪製作」洪唯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