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的巷弄,低矮的家屋與木造工房相連,輪轉的機器發出陣陣研磨聲響,刨刀快速地在木頭上削出圓潤的頭形,木屑像是雪花般紛飛,伴隨著即將成形的「こけし」(Kokeshi,中文稱為「木芥子」)。握著刨刀、滿是紋路的雙手,見證了高齡91歲的職人小野三郎長達35年的こけし創作經歷。
木頭材質的こけし人偶,有著柱狀身軀和圓球造型的頭部,看起來就像襁褓中的可愛嬰孩,從雕刻到上色皆由職人手工製作,隨著地區不同各自發展出不同的形象,而座落在秋田湯澤市木地山旁的小南三郎工房,則是屬於「木地山系」。人偶頭部有大片的前髮以及紅色放射狀的裝飾,淺淺的笑容與平整的短髮造型,讓人覺得親切十足。而一旁家屋堆著滿山的こけし,都是大師小南三郎的個人的練習或作品收藏,他說,「這裡的每個こけし都是我親手誕生的孩子。」從半世紀前開始自學,他對こけし投注的深厚情感,造就了每尊人偶迷人可愛的模樣。
秋田冬季大雪無法耕作,許多當地人會選擇到外地謀生,而肩負家中經濟的小南三郎每到冬天都前往東京。趁著工作空檔他拿工地剩餘的木料製作こけし,一解思念秋田之情。一次冬末春初,他在車站瞥見了「東京こけし友の會」海報,又在湯澤車站讀到こけし的專門書籍。下定決心來年冬天要去拜訪出版社,隔年他順利拜訪了「東京こけし友の會」會長西田峯吉,以真誠的心意打動了對方,從原本短短的拜訪,變成了兩個小時的交流,會長甚至還傳授了工法,幫助小南三郎順利開啟創作之路。
從原本玩票性質到全心鑽研,小南三郎的こけし因登上NHK晨間劇《まんさくの花》引起轟動,2013年他受邀出版《まんさくこけしと達磨》(暫譯:豐收的木芥子與達摩),收錄近半百創作歷程留存的作品。翻開內頁看不見小南三郎的職人匠氣,有的是こけし的笑容與達磨的眉宇間散發的熱情,以及能切身感受到的愛意。拿起毛筆在こけし的圓臉上繪製表情,沒有特別明說,卻被熟悉的友人瞧出端倪,說著「這些面容都是太太吧!一定很愛她吧。」小南三郎害羞笑著否認,表示「可能是每天看見她的關係。」太太靦腆揮手說著沒這回事,但兩人充滿默契且幸福的表情,彷彿也因此濃縮進作品之中,成為彼此支持多年的最好證明。
訪談當天,太太料理了秋田特產稻庭烏龍麵,將煮熟的烏龍麵倒進加滿冰塊的臉盆中,蒸騰的熱氣隨著冰水消散,配上後山現摘的野菜。小南太太說他們一週都要吃上兩三次,即便是大雪紛飛的冬日,他們依舊吃著冷烏龍。小南三郎認為唯有這種吃法,才吃得出隱含在烏龍麵條背後,秋田人個性上的韌性與彈性。而這樣的韌性遇上了小南三郎,化成了溫暖笑容的こけし人偶,吸引來自世界各地,對於日本傳統民藝こけし的關注,以及深切的喜愛。
本文出自《秋刀魚》第11期主題〈九州男兒的錢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