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如今「圓點」早已是草間彌生的招牌,但在年幼時期,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或許也未能想到,這些在她眼中伴隨一生的幻聽幻覺,有朝一日會是現代人所渴望了解的世界,她以藝術造就了一種脫離塵世的烏托邦,也解放了為疾病痛苦的自己。
路上的旅客、朝聖者,在天寒地凍中被雨水打中,伴隨一陣陣歡呼聲,這才發覺不斷落在身上的是皚皚的白雪。大夥兒興奮之餘,街邊小販告訴眾人,這是達蘭薩拉2024年的第一場雪……
年年頒獎,幾家歡樂幾家愁,錯過了獎項不需要否定自己,但想要得獎自我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片面的影像很多時候是看圖說故事,決定性瞬間到底決定了什麼……
林郁婷東京奧運遭淘汰,巴黎奧運拿金牌,不同時空,類似畫面,心情卻大不同。
期待機器乖乖,所以餵它吃乖乖,在科技與迷信之間,充滿文化及人性。
「AI內閣」開記者會,場佈階段,人工智慧未及上場,「工作人員」智慧先派上用場。
影像一向具有神奇而巨大的力量,台灣需要這股力量,所以也很需要他們
一幅畫引爆魏德聖的歷史想像,他說:如果歷史是那麼精彩,為什麼要偷工減料?
雲門之前,劉振祥的快門拍過電影、街頭運動,每一次都按下了獨特的台灣歷史
能用簡單方式解釋複雜事物,才是真懂;在臺灣吧裡,是一群真懂的人
寫詩是天份,表演是因緣際會,講國語是不得已,吳朋奉對台語的愛,不需要原因
對BL的不舒服其實可以理解,或是排斥同性戀,或對男性居被操控地位焦慮,BL則試圖撼動堅不可摧的男性凝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