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5月中文化+推出《為台灣說故事的人》,找到以生花妙筆述說台灣歷史故事的陳耀昌、陳柔縉和「故事」團隊。在「台灣學」已成顯學的當代,我們遺漏的顯然還有很多很多,例如無數以各種形式影像紀錄與訴說島嶼歷史的影像魔術師們。
影像經常比文字讓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更震撼人心。這是為什麼1945年2月6名美軍士兵在硫磺島摺缽山頭豎立美國國旗的影像、1989年6月在天安門廣場上以肉身擋住人民解放軍坦克的「坦克人」影像,都被形容為改變歷史的照片。也是為什麼2006年的「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和1993年的「費城(Philadelphia)」,得以分別促成全球對氣候變遷和愛滋病的覺醒與討論。更是為什麼我們總是鍾愛電影,而在憶起愛人時總是拿起照片凝視。
這是影像的巨大力量,也正是本期文化+三名主角心中的神聖任務。
魏德聖從《海角七號》起,到《賽德克巴萊》、《KANO》,傾訴島嶼愛戀、訴說台灣歷史的決心昭然可見,豪情壯志令人折服。如今活躍於藝文圈的攝影師劉振祥,則也有著一段逐鹿街頭、見證民主運動史的過往。由四個年輕人組成的「臺灣吧」團隊,致力於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平易近人的方式,傳承類型各異的台灣故事。工具或有不同,入行或有先後,卻有著相同的誠意和執著。
同樣的,我們還是用幾個「非典型」、有點無厘頭的問題,去刺探他們心中對於歷史的想法,讓這些平常慣於藏身鏡頭與畫面之後的工作者,自己成為主角,在短短的訪談時間內,縱情悠遊於400年的台灣歷史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