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專訪》從飲食教育、攀樹到環境文學營 訪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建蓁

陳建蓁希望突破同溫層、接觸一般大眾,帶大家用比較輕鬆愉快的方式走進環境,讓身體去實際體驗。希望大家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敏感度,然後獲得深刻的感受經驗,也許對自己所在的區域也能因此產生一些連結。
2023/6/18
文:佐渡守(文字工作者)/(本文摘自OpenBook閱讀誌)

去年創辦「建蓁環境文學獎」及文學營的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建蓁),今年擴展推出長達9個月的「環境X文學遶境」環境文學營,規模陣仗實屬罕見。

2012年創立的建蓁,多年來從環境教育著手,企圖透過各種近身的公益體驗活動來喚起大眾對環境的愛與認知。10多年來建蓁走過哪些路、留下哪些腳步?Openbook閱讀誌特別專訪執行長陳建蓁(為與基金會有所區隔,下文以其英文名Janny代稱),以及與建蓁共同催生環境文學獎的《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一起話說從頭。

跟著節氣過生活:環境教育+飲食體驗

「好喔,那我們就一起來吧!」一反建蓁在媒體面前鮮少曝光的低調形象,Janny受訪時散發著灑脫的性格與不設限的態度。從言談中亦可發現,即便偶然的邂逅或陌生的叩門,「只要是對環境好」,她都視為一份良緣。

Janny原在美國求學,回台後於非營利組織待過兩年。經營機械製造的父母一直有心回饋社會,經常向她遊說,「不然我們來辦個基金會?」反覆來回討論後,終於在2011年開始籌備。

值得關切的議題百百種,為何鎖定環境?她說:「因為我所學與環境工程相關,而2010年台灣剛通過並實施環境教育法,所以就想從這裡開始。」

環境教育的選項十分寬廣,首先她很想談氣候變遷,但也擔心少有人願意坐下來聽這麼硬的題目。「還好我的同事都很厲害」,Janny自我調侃只是個「一旁出嘴巴的人」,並稱讚同僚「他們想到可以結合節氣,開闢『跟著節氣過生活』活動。」

2022年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舉辦「春分挑食・嘗春鮮-吃草品花」。(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節氣是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的規律,大眾對節氣也有一定的認知,因此建蓁便規畫了「走讀」與「挑食」兩種活動,分別推廣環境體驗與飲食教育。

Janny表示:「我們希望突破同溫層、接觸一般大眾,帶大家用比較輕鬆愉快的方式走進環境,讓『身體』去實際體驗。希望大家對環境產生一定的敏感度,然後獲得深刻的感受經驗,也許對自己所在的區域也能因此產生一些連結。」

「例如什麼節氣會開什麼花?你到了現場,發現花沒有開或早就謝了,會不會察覺到環境發生了什麼改變?你喜不喜歡這樣的改變?如果不喜歡,願不願意做一些事情,來阻止這個改變?」

她認為:「說教,通常大家聽聽就算了,很難有所行動。若想要起而行動,就得自己去體認,主動想做些什麼。」

至於「挑食」的部分,主要是鼓勵大眾吃當令、原型、原味的食物。一來降低殘留農藥入口的機率,二來也減少過度加工裡的化學物質造成身體的負擔。同時,也是想幫助小農行銷他們自己。

「我們講飲食教育,會跟大家介紹台灣其實有很多人,嘗試用不同的方法種植農作物,他們很需要你的支持。」認識有機與小農,不只友善土地,其實也是友善消費者自己。

2022年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舉辦「大寒挑食・桂品臘肉」。(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服務非營利組織的志工們,大暑泡溪水、用落葉作畫

從第一年開始,建蓁很快結識了各種夥伴,不過創建初期知名度還不夠、大眾觸及率低,加上建蓁由衷希望感謝各界NPO志工對社會的付出,所以基金會成立頭幾年,服務對象幾乎全鎖定非營利組織。

有趣的是,雖然建蓁的座右銘是「天天是好日」,包括大熱天也是一種體驗,但第一次辦活動就遇到大暑,仍是個難熬的考驗。後來學員果然熱到受不了,他們還帶所有人進溪裡泡水,可想而知結束後收到的回饋單一片慘叫。

事後建蓁開始猶豫,往後是不是取消暑假的活動,沒想到隔年,先前受到酷熱煎熬的勵馨基金會主動表示:「今年『大暑』,我們還要跟你們一起出去玩!」

2013年與勵馨基金會一起造訪阿里磅生態農場。(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同樣有趣的,還有桃園溫媽媽愛家服務隊一群可愛的歐巴桑。建蓁為感謝她們與社工一起辛苦做家訪,承攬許多社工無法分身的任務,便提議「帶你們去煮東西好不好?」沒想到媽媽們極力抗拒:「不要、不要、我們不要」。原來例行的操持,像每年端午綁大量粽子義賣等事,早讓她們手都快斷掉、已煮到不想再煮。建蓁恍然大悟,立即改變行程,帶志工媽媽們玩她們覺得好玩的,例如做藍染、逛油桐步道,以及吃吃喝喝。

「好玩」變成建蓁環境體驗活動中可預期的快樂,而Janny收獲的是滿滿感動。像馬偕精神科日照病房,除了護理人員,也包括病友,跟著建蓁一起到榮星花園,用落葉作畫、跟樹交朋友。

「我印象很深,有個學員分享他蒙眼抱樹時,有隻松鼠從他腳邊咚咚咚往身上爬(他都沒有彈開耶!要是我早就尖叫了)。我很感動他們走出戶外後,甚至比我們一般人還要奔放。」

Janny認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那幾年節氣觀念剛好火熱起來,「挑食」的部分也剛好碰上食安危機(頂新劣油事件、米粉沒有米等),引發更多人的關注與興趣,使得活動能夠順利拓展。

攀樹營、地質研習營、讓山裡的孩子認識海,讓海的孩子認識山

為了讓基金會能慢慢靠自己能力維持營運,除了感謝志工的免費活動外,建蓁也開始辦理酌收費用的活動。首先推出的教師研習,邀請台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的教授群,帶領學員進行台灣地質研習,希望參加的老師,未來可以將知識分享給學生。

另外也與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合作,帶領弱勢孩童進行環境體驗。頭兩年建蓁還為此聘請心理諮商師資,為營隊老師建立先備知識。此後,建蓁陸續開發出更多元的活動,比方登山健行、森林露營,或者一日型的攀樹營隊,由學校輔導室的老師推薦孩子們參加。

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攀樹營隊。(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陳建蓁相當享受在攀樹的過程中。(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會規畫這類活動,是受到市立大學陳建志教授的啟發。他說如果平常人都很缺乏環境的連結,那麼這些孩子恐怕更沒有機會。而且冒險教育有挑戰的成分,當孩子達成一件原以為做不到的事,會對自己產生相當不錯的感覺。像攀樹,我覺得就有這個效果。」

累積了幾年成功經驗,建蓁於2015年接續發展「愛山愛海公益小旅行」,首發帶著新北、台北市的弱勢國中生,跨海到澎湖望安看海龜並且淨灘。Janny自豪地說:「我們沒有租車,全程四天三夜都是用走的。」

公益小旅行乃以校為單位。建蓁認為「山裡的孩子應該認識海」,就帶著南投民和國中的布農族孩子們,去馬祖展開五天四夜的遠征;隔年又覺得應該「讓海的孩子認識山」,便邀請馬祖四鄉五島的國中生回訪南投布農部落、到玉山國家公園體驗登山、去日月老茶廠參訪。

童步探險趣夏令營,看海龜、探訪原生蝦蟹

2020年,公益小旅行轉型「童步探險趣夏令營」,這件事與花蓮新社國小關係密切。新社國小是噶瑪蘭語的重點學校,2018年主動向建蓁寄出提案與影片,爭取公益小旅行。因為噶瑪蘭文化有個海龜傳說,所以學生們很想去小琉球。

「小朋友好可愛!他們全校只有24個學生,包括小一、小二生都要上台簡報,說明他們想研究小琉球哪些景點、什麼由來、吃什麼東西等等。老師全部坐下來聽,最後小朋友還用才藝表演來爭取加分。」

「好喔,那就師生通通一起去吧!」Janny說。到了隔年,接到永和秀山國小生態社的申請,剛好花蓮新社的溪流擁有幾乎三分之二的台灣原生蝦蟹品種,於是建蓁又帶著學生造訪新社。

新社當地有阿美、布農、噶瑪蘭三個原民族群,文化相當豐富,對都市、對外地的孩子都非常具吸引力。新社國小校長興起辦夏令營的念頭,想邀請其他學校的孩子一起來共學,由於缺乏經驗,便向建蓁請求支援。

建蓁從此公親變事主,「因為花蓮縣長似乎也很重視,要另外兩個學校也比照辦理,我們硬著頭皮接下來,一口氣辦了三梯次,幾乎整個夏天都待在花蓮。」前進原民部落的「童步探險趣」,從此成為建蓁的常態活動,並打破以校為單位的作法,開放全台學童報名。

回顧10年足跡,建蓁初期多以環境教育、飲食教育為主,後期也開始做起動物相關的教育推廣。關注的議題包含野生、實驗、展演、同伴以及經濟動物5大類。尤其經濟動物,消費者現階段對生產過程、相對價格等仍少有意識,所以這兩年建蓁對畜產、漁產也有較多的討論。

2022年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童步探險趣於花蓮高山森林基地。(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2022年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所舉辦的童步探險趣於花蓮石梯坪。(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山海嬉遊紀+食在四方+我的東引你的小島+園療師的青草生活360度

去年建蓁迎接10周年慶,不僅在松菸舉辦為期3天的慶祝活動,還出版了4本書,同時展開「建蓁環境文學獎」及文學營等工作。幕後最重要的夥伴,即是《上下游副刊》。建蓁在創辦第一年就贊助支持《上下游新聞市集》。

Janny笑說:「直到5年前《上下游副刊》創立,基金會總算跟文學沾上一點關係。」而《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古碧玲則表示:「建蓁是個滿特別的基金會,完全不干涉內容。這年頭不計較聲名與獲利,還給予充分信任,是很不容易的。」

負責4本專書編輯出版的古碧玲說,近幾年地方創生常提及風型人(有創意的人)就像一陣風,創意的風一吹,就影響很多人;土型人(實踐者)則有如根植在土地上,願意努力不懈地為地方持續深耕。

「我們必須跟有創意和有實踐能力的人一起愛台灣、了解台灣。去年《山海嬉遊紀:跟著風型人、土型人,發現地方生機》一書,就是把合作夥伴帶出場,同時也把建蓁10年上山下海、包山包海的工作,回頭做個總整理。」

Janny自謙平常只讀暢銷榜上的原文小說,還有很廢的休閒讀物,但她誠心推薦《山海嬉遊紀》:「書中25位很有理想的工作者,不是我們平常會看到的人。這本書讓我們知道,原來也有這樣的生活樣式可以看齊。我希望藉此讓大家在自己能力範圍裡,也可以找到為環境做些改變的切入點。」

《食在四方:建蓁華文飲食文選》收錄《上下游副刊》成立5年多來,54篇各種關於飲食風光的散文。古碧玲說:「飲食書寫其實就是每個人的生命映照,在網站上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編成文選就是把這些珍珠串起來,讓大家看見。」

《我的東引 你的小島》是馬祖文學獎得主陳翠玲首部著作。疫情的封控讓古碧玲察覺,一旦開放國內旅遊,將引起一波小島熱。而東引是外島的外島,風情非常特別,有很多候鳥、特殊的植物、飲食和獨有的習俗。「陳翠玲的生活就是別人遠道而來的風景,」在古碧玲積極的鼓吹下,這本書從去年出版至今已多次再刷,「現在大家談到東引,幾乎都會提到它。」

《園療師的青草生活360度:把青草全方位帶進生活》,是與建蓁合作多年的黃盛璘、黃盛瑩等多位作者的合集。因為園藝治療並非只對特殊族群有幫助,一般人也很需要綠色的生活,所以用360度的青草生活為名,推薦讀者可以全方位跟植物一起過綠生活。

除了上述出版品,建蓁也預計與讀墨Readmoo合作,將去年環境文學獎共20篇入圍及得獎作品出版成電子書,另擴充《上下游副刊》的生態相關文章,合併出版紙本書籍。

2022年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迎來10週年,全體工作人員合影。(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台灣環境相關書籍,本土著作稀少,恐不到一成

去年建蓁首次舉辦環境文學獎,徵件期間撞上疫情高峰,但最後仍收到272件作品。

在談論環境文學獎以前,首先是環境文學的定義與論述。古碧玲表示,我們對環境的觀念一直在改變,過去談環境書寫,人的角色比較抽離,但這個世代無可避免的一定會談到人類世,因為我們已經擾動所有環境,無法規避自身對地球無所不在的影響,如今不可能從環境抽離不談,因此「人在裡面的角色是什麼?」就必須考慮進來。

「十幾年前聯合國開始提里山倡議,或許可以暫時挪用做為我們環境文學的定義。在人類世時代,必須考慮包括生態、生產、生活、生命等『四生』,如何在環境中共榮共存。」古碧玲說,貢寮水梯田就是很好的例子,經過多年的復育,很多消失已久的動植物都回來了。

然而環境變動與人類的影響錯綜複雜,很難事事都簡單清楚地得出結論來,這時文學的書寫,就提供了出路。「文學可以承載很多東西,很多問題都可以透過文學不斷辯證,讓我們的視野不再只是單一的角度。」她相信當人們獲得啟發的種子並開始思考,看世界的眼光與態度就會不一樣,不會再抱持千年不變的、以人為本的種種想法。

此外,古碧玲指出,台灣的環境相關著作目前仍以外版書為大宗,本土書佔市場不到一成。「雖然外版書內容非常深入也發人省思,但畢竟不是我們熟悉的環境。為了更認識我們自己的環境,才會希望藉由文學活動的陪伴成長,讓更多本土創作者願意在這個領域持續前進。」

環境書選展在台北郭怡美書店。(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環境文學全面性學程

如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環境文學創作者的培養也需要長期耕耘。建蓁幾經考量後決定營隊先行,文學獎則兩年辦一次,也因此才有了2023年規模盛大的「環境X文學遶境」。

文學繞境規畫的概念是,動筆之前需要有研究方法、需要現地的體驗;動筆時則需要老師的指導,拆解文學的門道;寫作也不適合閉門造車,最好有夥伴同行,互相激勵、彼此看見。

「總之就是希望啟迪大家的思維,也走進現場,最後一定要讓大家都有辦法寫作。」古碧玲說,文學繞境因此包含總計25位講者的33堂課、8場嚮導式體驗,還有讀書會,遴選了5本書希望學員深讀,儼然已經是一門環境文學的全面性學程。

她舉第一場「台北地景三部曲」導覽為例:「第一站城市綠地,你可能走過大安森林公園100次,也不知那裡經過哪些歷程、有哪些動植物,它們在什麼狀況下生存。第二站城市水文,大家只知瑠公圳不知霧裡薛圳,台大如何變成今日的台大?整個變化怎麼來的?晚上去永建國小看馬明潭遺跡,很少人知道大安森林公園螢火蟲復育基地的種,正是從那裡來的。」 

台北地景三部曲導覽活動。(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台北地景三部曲導覽活動。(照片提供: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

文學繞境讓文學與閱讀不再那麼靜態,也讓文章背後的人被看見。古碧玲想到:「去年文學營有個很有意思的學員,念的是北藝大劇場設計,卻一有空就到戶外觀察生物,一天到晚去大溪漁港撈下雜魚,哪種魚出肉率多少如數家珍。他還對螞蟻熟到不行,閒餘也幫台大動物館做動物解剖,導致營隊每個講師壓力都好大,認為他根本應該直接當講師,不要來當學生。」而今年他果真成為講師了,8場導覽中的大溪魚港就是由他負責。

古碧玲說:「你會發現原來人也有這樣的形貌,跟這些年輕的創作者一起,我也學到很多。去年頒獎典禮發現,我們的作者都好年輕,後來他們彼此混熟,成為互相參與的一群,我相信他們在創作這條路上不會孤單。」

Janny也表示:「我們做這件事,自己也常常被他們感動。我們的首獎得主才23歲,他們是那麼清新,看到這些年輕面孔,就覺得台灣還有希望。」

去年最小的參賽者16歲,是個愛鳥的小男孩,雖然文筆還有待成熟,但未來的蛻變值得期待。年紀最大的是一位退休牧師,因為不熟3C,作品是由兒子代為投稿。得知自己作品將收錄在電子書裡,他十分驚喜感動。

人有時只是欠缺機會,如果可以給予機會,也許就能造就更多機緣。建蓁出版的《食在四方》裡有多篇素人作品被選入教科書。例如有一位為了讓孩子認識家鄉而搬回部落的阿美族作者,對自己只有高中畢業,竟能入選高中補充教材,感到無法置信。還有一位作者少年顛簸,在台東認識先生後才安頓下來。得知作品有機會入選小學五年級課本,被即將就讀小五的兒子讀到時,她忍不住激動落淚。古碧玲說:「這是我做為編輯最高興的時刻了。」

身為基金會執行長,Janny常把感謝與「我很幸運」掛在嘴上。她說10年一路走來,建蓁從不強求什麼,但時候到了,總是有對的夥伴出現。像文學獎評審、文學營老師,即便只見過一次面,也多爽快答應。好像只要懷著一個心念,天地間就有一股力量來相助;而明明是服務別人,自己卻獲得再教育一般,被正能量填滿。

Janny說:「其實我們都只是做『覺得自己可以做到』的事,規畫的所有活動,都有我們特別的想法在裡面。至於成效如何,我只希望像一顆種子住進大家心裡,如果有天發芽,就是我們賺到了。」

古碧玲也說:「環境如何被理解,扎實的內容還是最重要的,建蓁很棒的一點是都能夠耐心等待。」她還希望大家能把一些遊程留給台灣,「即便台灣這麼小,我們還是所知有限,真的可以把我們的腳步,留一點給自己腳踏的土地,更深入去了解。」

有志於寫作,或對環境文學感興趣的人,歡迎報名「2023建蓁環境文學營」。更多詳細資訊 ➤➤ 活動詳情|報名網址

延伸閱讀:

現場》2023年建蓁環境文學營,25位名家33堂環境文學課,長達9個月,全台開跑 ft. 環境書選展
書評》當我們眼裡不再有巨人:談吳明益《海風酒店》中的「環境」
人物》被植物慰藉的每一天,訪《不知道的都叫樹》古碧玲

主題照: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建蓁。(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提供)

內容提供:

172.30.1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