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金曲獎的兩難

頒獎典禮是要顧及媒體?還是要顧及觀眾?
2020/10/9
文、攝影:鄭景雯/圖片提供:台視

受疫情影響,原本要在6月舉行的金曲獎延後至10月,在國際疫情依然不穩的狀況下,台灣還能舉辦實體的頒獎典禮,並且在場館內確實做好戴口罩、實名制等防疫措施,實為不易。

過去「三金」(金曲、金鐘、金馬獎)舉辦的順序,通常是金曲獎在6月開跑,今年則是由9月的金鐘獎帶頭,一星期後緊接著是金曲獎,密集程度快讓影劇記者吃不消。

每年典禮結束,依然幾家歡樂幾家愁,得獎的人開心,沒得獎的只能再努力。然而典禮本身,每年也不斷求新求變、精益求精,力求下一屆比上一屆更好。

今年金曲獎和過往最大不同在於更換了場地,過去固定在台北小巨蛋舉行的頒獎典禮,今年受疫情影響,小巨蛋喬不出檔期,因而改至今年9月才啟用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北流)舉辦。

在新場地辦金曲獎不見得是壞事,但如果就容納人數來看,過去小巨蛋可容納1萬1000人,北流雖然也能容納6000人,但為了防疫考量,最後場內只剩不到4000,除了入場觀眾受限,後台媒體採訪人數也大為減少。

第31屆金曲獎改至北流舉行,新場館採訪動線仍須改善。星光大道後台電子媒體聯訪區與發稿中心距離4分鐘路程,來回不便。

比起往年,今年核發各家的記者證少了1/4,造成採訪人力不足。另外,場館內沒有大型空間容納上百人的媒體,因此只能改在戶外搭建帳篷,把「媒體中心」、「得獎者後台訪問區」全隔在場外,兩處之間相隔近1分鐘;星光大道和後台得獎者感言區,更與媒體中心相距4分鐘,發稿不便,當然也少不了怨言。

雖然設在戶外的媒體中心有6台直立式冷氣,流動廁所也加裝空調,維持空氣品質及流通,然而一旁的SNG車及發電機聲響,以及街道上的車流聲、垃圾車音樂,卻也干擾媒體的工作狀態。

從記者採訪、工作的角度來看,在北流舉行頒獎典禮,場館其實是不合格的。

然而若是從觀眾角度來看,在北流舉辦金曲獎的聲光、音響效果,卻是比小巨蛋好。

北流表演廳最大特色在於「四寶」:分別為隔音門、L-Acoustics K2音響系統、母桁架(mother truss)、電動舞台。曾在小巨蛋看金曲獎典禮的民眾就指出,北流場館較小,拉近了觀看距離,也更能融入到典禮過程,最大優點是北流的聲音效果佳,不像小巨蛋容易讓歌手的聲音散掉。

在北流舉辦金曲獎,場館聲光效果佳,觀眾更能融入。(圖片提供:台視)

有趣的是,過去只要「三金」頒獎典禮,許多透過電視、網路觀看的網友,多半會聚焦(責罵)典禮的收音,但這次卻鮮少看到負評。換言之,金曲獎換到北流舉行,對觀眾而言,優點勝過缺點,但對記者來說,卻是相反。

身為主辦單位的文化部這下可要頭大了,究竟是要顧及媒體?還是要顧及廣大觀眾?

值得一提的是,典禮上南部流行音樂中心執行長李欣芸提到,既然金曲獎到北流,未來也希望有機會到高雄南部流行音樂中心(南流)舉辦。

過去金馬獎也曾為了「去中心化」,由各縣市輪流舉辦,像是移師台中、花蓮、新竹、宜蘭、桃園、新北市等地,但最後執行成效不彰,除各縣市場地設備不一,交通路線也不流暢,造成入圍者、記者、民眾諸多不便,最後還是回歸在固定地點舉辦,如同坎城影展一樣,70多年來都是在同一城市舉行,如此才能建立影展的長久品牌。

金曲獎也是一樣,若要建立獎項的品牌與印象,還是固定在同一城市舉辦較佳;至於場館選定問題,依然是個兩難。

金曲獎是要顧及觀眾感受還是媒體工作便利,值得探討。(照片:台視提供)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