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透過訪問已成立20年的「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試圖直視台語文現階段面臨的困境和挑戰。卻發現自己平時會聽、會說,如家人般親近的台語,能力還很薄弱,文字讀寫則宛如走在陌路般地生疏;長期沉浸於國語教育之下,也只能用國語文邏輯寫出一篇台語文的文章。原來,那困境和挑戰是如此真實的存在著。
李江却女士1926年出生於桃園大溪,1990年過世後,女兒李秀卿和女婿林皙陽為紀念母親,於1997年捐款創設基金會,推動台灣母語復振。目前基金會每月發行《台文通訊BONG報》,其前身是兩份雜誌,一是推廣台語白話字、台語書寫及台灣語言的《台文通訊》,一是專業台語文學雜誌《台文BONG報》。2012年2月起正式合刊取名《台文通訊BONG報》,題材包括詩、散文、小說、劇本等文學創作,是目前仍持續發行、歷史最為悠久的台語文雜誌。
雜誌名稱中的BONG所為何來,不由得令人好奇。執行長陳豐惠耐心解釋,bong在台語第1聲有「摸」的動作語意,第2聲則是「罔」飼,有姑且、將就的意思,第3聲則是沒有目標的「懵」,第5聲是死「亡」或霧「濛」,第7聲則有「墓」仔埔還有「夢」想的文言音。她接著說:「當時雜誌名稱刻意用BONG這個字,其實不刻意侷限第幾聲。」因為,這些可以進一步解讀成:請大家來「摸」雜誌、勸說講台語的人不要「罔」學,要多關心可能會死「亡」的語言,不要讓台語走入「墓」仔埔。
這麼一個字,其實就解釋了台語文的美麗──每一種聲調都各有所意、各有所思,也是台語8聲發音特色所具有的多元面貌。
聊起台語文歷史,陳豐惠娓娓道出古早的面貌,除了早期文獻、辭典有記錄、保存,現今其實還能從歌仔戲、唸歌等傳統表演藝術中,看到台語文較文言面向的樣貌。但隨著時代轉變,資訊快速流通的網路滲透日常生活,令陳豐惠憂心的是,會講母語的人,如果只有口傳,語言早晚會「斷根」。
語言基本能力包含「聽、說、讀、寫」,但無論是台語、客語還是原住民等本土語言,都面臨到同樣的困境,「我們大多只會聽和說,而不會讀和寫」,陳豐惠點出,長年來本土語言往往沒有好的學習環境和習慣,造成語言不完整性;基金會長年致力推廣台語文,就是希望號召更多人願意一起用台文創作、發表、交流成果,讓台語得以活用、永續流傳。
1950年代,政府推行「國語運動」政策,禁止各學校使用台灣地區的方言,如果講方言被抓到,有的不僅會罰錢,還會要求「掛狗牌」在脖子上,甚至玩起「鬼抓人」遊戲,抓到下一個說方言的人才可以把「狗牌」接棒。漸漸地,講方言的人除了面臨歧視的壓力,更誤解成講母語就是粗俗、沒水準的形象,成為被訕笑的對象。這樣的「霸凌」一度造成台語被邊緣化,就現在聽來或許感到不可思議,但其實這樣的風氣在台灣這片土地上,距今不過約幾十年前的往事,就能迅速讓一個主要語言被取代。
隨著解嚴開放,儘管說台語已不會再被處罰,但歷經政府帶頭要求「大家說國語」的社會風氣下,很多人只習慣和家人用母語對話,和家人以外的人往往「不習慣」說,甚至認為「不適合」說,長久以來就被制約,一進入工作場合就會自動切換國語語言。而在陳豐惠眼中,長久以來台語仍進展有限,實際上有些悲觀,「但在悲觀中嘛是愛繼續積極打拚」,陳豐惠打趣說,若目標成功那一天到來,她就能變輕鬆,也就可以不用做了,接著話鋒一轉,「但現在還沒成功,也還沒達到理想的狀況」。
事實上,她和台灣母語聯盟秘書長林佳怡近期在民視製作節目,扮演帶頭作用,用台語討論各種議題,推展到日常對話以外的環境,鼓勵大家使用台語探討公共事務;此外,基金會本身透過教學、講座、舉辦文學獎等方式推廣台語,以較生活化、近民的方式讓台語普及於日常,陸續舉辦「有影講台語」、「台語sa攏有」等活動,囊括各種話題,盼能打破個人習慣和及環境種種限制。
李江却基金會扮演社會上落實台語教育推廣的角色,但談及學校層面的台語教育,陳豐惠不禁直言:「一個語言在國小課程裡,一星期只有一節課,除了時數少,也沒有相關的環境和制度配合,這樣一星期一節課的功能是什麼?」同時她提出相對例子,「國文課也可以不要那麼多節,學校以外的環境已充滿華語,應多留些課程時間給本土語言」。
陳豐惠衷心期盼,教育部應提高本土語言教學時數和更加友善的環境,一方面助本土語言免於快速「斷根」,另一方面,她還有更遠大的目標:「提高語言的功能性。」她希望,語言不再是一堂課程所要學習的科目,而是透過不同語言學習其他知識,而就更徹底的功能來看,「語言」和「語言」之間的學習,則是更接近她心中最理想的語言文化教育。
要在教育層面推廣台語,貌似仍有一段蜿蜒的山路要爬,但就近30年來看,不少影視作品願意融入台語元素,也讓台語成為炙手可熱的創作題材。像是八點檔戲劇的風行,從字正腔圓的瓊瑤系列國語發音,到台語鄉土劇題材,有了明顯轉變;台語流行音樂部分,從禁歌時期的沉寂,到林強、陳明章等人出頭,再到近代的歌后江蕙和電音風格的謝金燕,已經習慣存在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就陳豐惠觀察,民間部分有些舞台劇團,也開始有意識地從事台語劇的演出,如「阮劇團」、「金枝演社」等,都能看見台語創作能量逐漸壯大。
對於扮演台語指導和諮詢窗口的李江却基金會而言,常有台語樂團和電影劇組有台語指導需求會前來尋求幫助,陳豐惠坦言,近幾年諮詢有逐漸增加,但增加的同時,也有令她憂心的一面,「因為會講台語的年輕演員不是找不到,就是很少」。這樣的狀況,不一定是劇情對白過於艱深,而是有些演員「連基本的台語都不太會講」。
儘管台語創作漸漸復興,年輕世代的台語能力卻不一定跟上腳步。陳豐惠以自身經驗為例,她曾在同一間連鎖店中和不同店員接觸,她發現使用台語購物時,中年店員態度往往較為友善,若是20幾歲的年輕服務員,不是冷冷地回應,就是有「你最好不要用這個語言」的態度,甚至曾遇到店員直接對她說:「請你說國語好嗎。」她認為,年輕人可能是聽不懂,或是職業訓練上不習慣用台語服務客人,甚至連簡單對話也沒把握。「但如果我故意用英語,他們反而會畢恭畢敬的服務客人,或是想辦法找主管幫忙處理」,也似乎不太會向說英語的人要求「請你說中文好嗎」。
去年世大運網球好手莊吉生以台語發表為台灣拿到金牌的感想,當時有些人佩服,但也有人很困惑他為什麼要用這個語言,陳豐惠提到,她不清楚客語和原住民語的狀況,但她直言:「不管是不是自己的母語,任何語言都要受到平等的尊重和互動。」
談及台語之美,對陳豐惠而言,「聽人講一段台語,若親像在聽唱歌」,其高低交錯的聲調很豐富,是台語的特色,也是她迷人趣味之處。但她接著強調,不是語言美麗才需要保存、使用,而是每一種語言就是一個族群文化的代表,就像生物系統的一環,「沒有語言的話,以後還有這些族群嗎?要怎麼彰顯這個族群?」她說,語言滅亡就代表一個族群滅亡。
「應該說,語言是文化資產,台灣各族群的語言就是我們的文化寶庫,每一種語言都很寶貴,無論是歷史、使用族群、特色都很寶貴,我們都要珍惜。」對於從小就在台語環境生長的陳豐惠,自然對台語有很深的認同和感情,面對台語有可能斷根、失傳、絕種的危險,也讓她的使命感油然而生,盼透過一己之力,想辦法保存、流傳下去
為了把台語「生湠(延續、傳承之意)」下去,李江却基金會20年來,透過月刊、活動、網路等各種管道打拚,希望讓更多年輕人關心這個語言,陳豐惠說,台語也是寶島上存有的歷史和文化的產物,「我們若是欲更加關心、認同這個所在,這個語言是無法閃避的,用華語認識這塊土地,只能認識一部份」。
20週年對她來說,是憂心也是展望的一年,未來20年更是關鍵。陳豐惠直言,如果沒有恢復生機,或是政策面上各方面的改革,「說實在的,可能20、30年後,台語就會雄雄毋見啊(突然不見了)」。甚至半開玩笑著說,屆時台語可能就會變成化石,或甚至是博物館的展覽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