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尼爾森音樂的2017年美國音樂市場分析報告,黑膠已經連續12年銷售成長,佔實體唱片銷售額的14%,2017年卡帶的整體銷量比2016年成長35%,創下自2012年以來最高紀錄。老牌科技廠SONY宣布將於2018年3月重新生產黑膠,距離上回SONY生產黑膠已將近30年。從各種數據來看,黑膠、錄音帶雖然稱不上復興,但在數位時代,似乎有起死回生的跡象。
這股類比音樂反動在台灣也清晰可見,誠品音樂館早在2007年就開始推動黑膠文藝復興運動,舉辦黑膠派對、黑膠市集等活動,提供樂迷聆賞、挖寶黑膠的實體場域。該館推廣黑膠至今十多年來,平均每年銷售成長超過30%,並帶動唱盤、耳機、音響等影音周邊硬體銷售成長25%。在台中,專門販賣錄音帶的「感傷唱片行」在2017年底開幕。出道16年的女子團體S.H.E也看準這股懷舊風,於去年發行復刻紀念卡帶組「小時帶 S.H.E’s in style」。
回顧近30年來台灣的唱片市場,新的音樂載體總是不斷地追趕著舊載體。1993年,黑膠唱片在台灣全面停產,被錄音帶、CD取代,錄音帶因為價格便宜,很快就成為市場主流,當年錄音帶、CD的銷售比例為10比1,張學友的錄音帶專輯「吻別」,在台灣就賣出136萬張,創下台灣史上唱片銷量最高的男歌手紀錄。
新歡笑不了多久,就成了舊愛。錄音帶沒風光幾年,5年之內銷售額就被CD追平。到了1995年至1996年,錄音帶、CD銷售比已成1比1;2000年,CD正式取代錄音帶,成了當紅炸子雞。短短幾十年間,新玩意兒,眨眼就成了老古董。
同樣的,CD也逃不過這種命運,數位下載、串流音樂的出現,重擊了實體唱片一拳。在尼爾森發布美國市場2017音樂調查報告中,點播媒體串流(on-demand audio streaming)服務播放次數,在2017年已經超過4000億次,超過2016年的2520億次,數位串流聆聽儼然成了當代首選。
不過就在數位當道年代,卻也有越來越多歌手發專輯時改出黑膠或錄音帶,再附贈數位下載碼。從日本來台設立分公司的「浪漫的工作室」,就專門代理台灣樂團的專輯,以黑膠形式在日本發行,而他們也引進日本樂團專輯,在台灣以錄音帶形式推出。
「浪漫的工作室」主理人寺尾說:「現在電腦多半沒有光碟機可聽CD,尤其CD外殼做得越來越誇張,都是在賣包裝,但大家還是聽數位。」他選擇只發行黑膠、錄音帶,「這樣即使大家還是聽數位,但我們提供另一種聽音樂的可能。」
寺尾認為,對樂團而言,要發行黑膠的成本太高,反倒是錄音帶可以控制產量,50卷到100卷都行,「尤其對新一代的年輕人來說,沒看過黑膠、錄音帶,這反而是個新玩意。」再加上卡帶的售價也比黑膠便宜,寺尾看好錄音帶會繼黑膠之後,成為下一波類比復甦浪潮。
這幾年,數位串流雖衝擊實體唱片,卻也有不少唱片公司,反倒小規模發行起流行歌手的黑膠,像是五月天出道20週年,就推出「重返黑膠企劃」,把10張專輯復刻成黑膠發行,讓粉絲作為周邊商品收藏;而古典樂手在這個年代出黑膠,則是滿足發燒友的聽覺享受。
環球唱片古典部總監傅慶良指出,黑膠這幾年雖然沒有蔚為風潮,但卻是一個很好的話題,「尤其類比的聲音較數位有曲線,聽起來是柔的,對玩家而言是很好的選擇。」2017年有個特別的現象,環球唱片發行小提琴家曾宇謙「夢幻樂章」的CD專輯後,就接到許多唱片行詢問:「會不會出黑膠?」也因此讓環球唱片決定推出「夢幻樂章」黑膠版,傅慶良認為,黑膠在當代對古典樂來說,反而是個可開發的市場。
這波黑膠、錄音帶的反動雖然不知能延續多久,但熱愛音樂、收藏黑膠、錄音帶、CD有30年的黃子佼,娓娓道來他之所以喜歡實體唱片的原因:「不管是聽黑膠或卡帶的人,都有一個特色,都很在意音樂的來源,喜歡閱讀唱片文案。」只有在實體唱片才會清楚記載那些「幕後英雄」,「誰寫詞、寫曲、誰編曲?專輯封面誰拍的?造型設計誰做的?吉他合音又是誰?」但在數位時代,頂多只會知道詞、曲創作人。
這幾年在台灣,因為有一小群黑膠愛好者的支持與推動,使得台灣黑膠銷售有持續有成長,2016年有文創團體在募資平台上推出「Spinbox 傻瓜唱機」,標榜用一個紙盒就能組裝造成唱機,不必花大錢也能聽黑膠,當時也募資到超過新台幣1315萬元資金,一度興起年輕人跟風聽黑膠。
不過黃子佼也坦言,他一點都不看好這股風潮,「我覺得錄音帶也好,黑膠也好,還是某種休閒嗜好,它不是生活必需品。」
曾經當過黑膠中盤商的翻面映畫(B-side)創辦人劉怡芬也觀察到,市面上有能力購買黑膠的族群,「該買的也買得差不多」,購買力似乎也快要達到飽和,再者是家裡空間也有限,不可能無限制購買,她拋出一個問題:「黑膠能復興到什麼時候?」甚至再把問題放得更大一點:「年輕人有在聽音樂嗎?」尤其數位潮流下,有太多娛樂選項,看電影、打電動、影集等等,音樂不再成為娛樂首選,而這些都會間接造成聽黑膠的斷層。
不過在這把火還沒熄滅之前,依然有人願意守護著這微小的火光,並且不斷地丟火種,期盼有更多新血加入。像是誠品音樂館顧問吳武璋在唱片行工作了29年,他把「守護實體場域」當成人生重責;「先行一車」店長王啟光不像在賣黑膠,反而是營造一個以音樂為核心的烏托邦;實體唱片行逐漸萎縮,「感傷唱片行」店長游璨賓反其道而行,開一間結合賣錄音帶、咖啡的店面,讓來這裡的客人,透過歌曲,與過去的自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