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學是聰明的文學 宇文所安:唐獎極其重要[影]
(中央社台北14日電)2018年唐獎漢學獎得主宇文所安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漢學是聰明的文學,具有高度智慧。成立已10年的唐獎設立漢學獎,鼓勵努力奉獻的學者,對研究領域來說非常重要。
對於設立已10年的唐獎中極為特殊的「漢學獎」,第3屆漢學獎得主、長期研究唐詩宋詞的美國漢學家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說:「這很重要。」
宇文所安近期在中央社訪談中指出,看見有人終身為這領域努力是件好事,他們是努力奉獻的學者,不是拿鐵飯碗的人。這是看漢學獎的好方向,讓這領域持續向前;知識性獎項頒給真正奉獻的學者,相較於以單純的優良教師、教授獎勵來說,對漢學領域是非常重要的。
21世紀劇烈變局下,中華文化該如何永續發展與承先啟後,宇文所安形容,世間如果拿走(中國文學)的部分,那就會像無聊的高中生社群。中國文學好像和智慧無關,但如果你願意對人們展現,那中國文學是有高度智慧的,他經常告訴世人,這是「聰明的文學」。
宇文所安分析,這關乎於思維、作為,也超乎某些現代學者的研究,真的是好東西。「如果你瞭解,會因此感到非常驕傲,並會很開心是其中一分子,這超乎很多事物,並不是因為你是其中一員,而是這就是好東西」。
曾在耶魯與哈佛大學執教的宇文所安長期研究翻譯、寫作與教學,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奧常讓各國學生卻步,他指出,對生長環境缺乏華人文化的人來說,文言文達到專業水準難度很高。
他說,但每個「弱點」也可是「優勢」,人們必須找出「弱點」的「優勢」在哪裡。要從另一個角度去想,「有什麼事是若沒有這個弱點,就無法達到的優勢?」
宇文所安自然地遊走於東方與西方之間,他對華人學生的建議也是如此。宇文所安說,他們往往很有自信,但若有一絲懷疑,就應該一路回頭找答案,從唐詩古文去找,往往會有新發現,這便是透過「失敗」來學新知。
英文研習也是如此。他以研究莎士比亞的學者為例,這個領域最偉大的學者多半是德國人,「他們之所以成為這方面的翹楚,完全因為他們不懂英文,所以花更多功夫去研究、翻書」。宇文所安費時8年完成杜甫詩集1400首詩英譯,很多詩作即便身為華人也未曾接觸過。
關於杜甫,宇文所安表示,或許沒有詩人比杜甫作品更常被評為「陳腔濫調」,但他認為這樣的想法是有誤的,其「杜甫詩集」是對詩人致意,讓大家看見杜甫全貌,而非某個片段。
宇文所安說,唯有看過杜甫的全套作品,才會發覺杜甫有多麼全方位,唐獎評審有這樣的體認,發現杜甫之所以偉大,是因他是「集大成」者,「要熟讀杜甫所有的作品,才會知道這一點」。(編輯:張芷瑄)11206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