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如今「圓點」早已是草間彌生的招牌,但在年幼時期,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或許也未能想到,這些在她眼中伴隨一生的幻聽幻覺,有朝一日會是現代人所渴望了解的世界,她以藝術造就了一種脫離塵世的烏托邦,也解放了為疾病痛苦的自己。
路上的旅客、朝聖者,在天寒地凍中被雨水打中,伴隨一陣陣歡呼聲,這才發覺不斷落在身上的是皚皚的白雪。大夥兒興奮之餘,街邊小販告訴眾人,這是達蘭薩拉2024年的第一場雪……
年年頒獎,幾家歡樂幾家愁,錯過了獎項不需要否定自己,但想要得獎自我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片面的影像很多時候是看圖說故事,決定性瞬間到底決定了什麼……
林郁婷東京奧運遭淘汰,巴黎奧運拿金牌,不同時空,類似畫面,心情卻大不同。
期待機器乖乖,所以餵它吃乖乖,在科技與迷信之間,充滿文化及人性。
「AI內閣」開記者會,場佈階段,人工智慧未及上場,「工作人員」智慧先派上用場。
「魔法阿媽」創造台灣動畫奇蹟,23年後推出數位修復版,且可望籌拍續集,導演王小棣卻引賈伯斯的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自嘲自己和當時的夥伴黃黎明就是兩個Foolish……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堅持初衷,完成「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的葉佳龍,也許才是這個故事裡,最平凡卻又最不可或缺的英雄。
1998年開播、台灣最長壽兒童節目,現在準備化身動畫角色,陪伴大小朋友們再走下一個10年、20年……
追尋先人足跡,也瞭解自己的歷史,蔣理容的身世自覺,讓她從一個鋼琴教育家變成了小說書寫者。
走進老屋的世界,時間仿佛在這裡停了腳步。在歲月的空間裡,沒有固定的方程式。可以選擇靜靜地坐下來看書,也可以放空感受獨處靜謐時光。
Openbook好書獎年度論壇「閱讀未來式」第三場,則將視野轉向行銷面向,從漫畫閱讀看文創產業走在改革路上,如何因應讀者消費型態的轉變推廣市場。
國樂器壞了找誰修?在台灣,專職的國樂器修復師只有李榮華這麼一位。在這條沒有前輩、同行者的路上,修復師如何習藝?如何磨刀、練劍,以淬煉天籟?讓我們透過李榮華「站在琴的立場」的視點,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