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圓點」早已是草間彌生的招牌,但在年幼時期,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或許也未能想到,這些在她眼中伴隨一生的幻聽幻覺,有朝一日會是現代人所渴望了解的世界,她以藝術造就了一種脫離塵世的烏托邦,也解放了為疾病痛苦的自己。
路上的旅客、朝聖者,在天寒地凍中被雨水打中,伴隨一陣陣歡呼聲,這才發覺不斷落在身上的是皚皚的白雪。大夥兒興奮之餘,街邊小販告訴眾人,這是達蘭薩拉2024年的第一場雪……
年年頒獎,幾家歡樂幾家愁,錯過了獎項不需要否定自己,但想要得獎自我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菲律賓人每年都會盛大慶祝耶誕節,方式包括參加晨間禮拜、交換禮物以及耶誕夜團圓飯等。長久以來,菲律賓音樂人也譜寫出許多本土耶誕歌曲,廣泛傳唱。
外景節目怎麼做10年?在這10年間可以怎麼翻玩綜藝文化,《綜藝玩很大》將自身定位品牌經營,販售「情感」讓觀眾產生共感,節目就像人生縮影,有笑有淚,靠愛就能克服一切。
漢寶德認為建築不僅是為學院菁英所有,更提倡讓一般大眾也喜歡的「大乘建築觀」,雅俗共賞,讓大家感對建築師創造的情感有共鳴……
從〈春光關不住〉到〈春光閘袂離〉走了超過半世紀,它不是單純為台語文而台語文,而是要更多人記得曾經有一位勇敢的作家,不因自己的力量微小而放棄抵抗暴政,日子再苦,也要一個字一個字的寫下去……
漫威宇宙的超級英雄紅遍全球,其實台灣80年代就有「神龍飛俠」準備打倒怪盜團,台日合製特攝片,陪觀眾拯救全世界。
字體美學無時無刻影響著你我,在人們的體內形成DNA。我們每天都在面對,卻經常視而不見。
都說人要衣裝,字體也是那件言外之衣,按撇捺點隨場合或氣氛都該各有姿色。可說靠奶粉錢起家(?)的台灣團隊justfont,自2010年推出中文字型網頁服務至今,寫書、造字、教人路上觀察學看字,為的就是在台灣創造更好的文字風景。
34歲那年,設計師李根在辭去外人看來穩定的教學工作,毅然決然赴美國紐約開設工作室,一待就是7年,這段海外時光讓他對於「台灣設計」有了對比與思考,也讓他更能看見正體中文應用於設計上的無限可能與優勢。
這間茶館賣的不只是台灣手沖茶,柯舜耀和他的團隊更想把茶館打造成為推廣台灣的文化據點,店裡擺放了介紹台灣的英文、泰文和日文書籍或小手冊,茶館也不定期舉辦和台灣有關的活動……
飯店裡的宗教活動,辦在不同宗教的節慶場合,一點都沒有違和感。宗教自由的真諦,在台灣充分體現。
張學友將5度在台北小巨蛋開唱,而他跟台灣緣分不淺,不只曾向費玉清請益唱歌秘訣,還曾為台灣情侶唱出〈用餘生去愛〉……
為了一把稀世名琴,大提琴家郭虔哲探訪製琴的產地,深入了解瓜奈里大提琴的身世,就是為了能與這把世界獨一無二的寶藏深情對話,傳達出完美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