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如今「圓點」早已是草間彌生的招牌,但在年幼時期,飽受病痛折磨的她或許也未能想到,這些在她眼中伴隨一生的幻聽幻覺,有朝一日會是現代人所渴望了解的世界,她以藝術造就了一種脫離塵世的烏托邦,也解放了為疾病痛苦的自己。
路上的旅客、朝聖者,在天寒地凍中被雨水打中,伴隨一陣陣歡呼聲,這才發覺不斷落在身上的是皚皚的白雪。大夥兒興奮之餘,街邊小販告訴眾人,這是達蘭薩拉2024年的第一場雪……
年年頒獎,幾家歡樂幾家愁,錯過了獎項不需要否定自己,但想要得獎自我肯定,也是人之常情。
片面的影像很多時候是看圖說故事,決定性瞬間到底決定了什麼……
林郁婷東京奧運遭淘汰,巴黎奧運拿金牌,不同時空,類似畫面,心情卻大不同。
期待機器乖乖,所以餵它吃乖乖,在科技與迷信之間,充滿文化及人性。
「AI內閣」開記者會,場佈階段,人工智慧未及上場,「工作人員」智慧先派上用場。
投入古典音樂會轉播多年,他以總譜為地圖,帶著螢幕前的樂迷用畫面召喚古典音樂攀越阿爾卑斯山,探訪維也納的清澈小溪,在音樂中感受生命的去留與永恆。
從小時候跟著父親玩音樂,到為柏林愛樂來台演出時協助轉播成音工程,蔡振隆臉上永遠帶著笑容,因為這就是他想做的事,他期待聽眾在螢幕前聆賞音樂時,同樣跟他一樣露出甜蜜的笑容。
疫情之前,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已經是全球樂團之首;疫情之後,更見證了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存在的理由。
身為國家級交響樂團,NSO國家交響樂團與NTSO國立台灣交響樂團試著尋找未來準樂迷,科技不見得是救命丹,但科技可以是一條隱形的紅線,透過傳遞音樂會的演出,吸引準樂迷進入古典音樂世界,也為文化平權盡一份力。
被停了直播的李佳琦,再怎麼無知現在也知道「六四」了,但他可會為那些無辜犧牲的學生和北京市民掬一把同情淚?還是只憂心自己的前途、哀歎年收入將要大打折扣?
疫情年代,開始接種疫苗後,「宇美町」打法流傳許久,這天在台北車站,卻看見難得的站姿打法,隱隱有太極推手的姿態……
圓山大飯店的「官方歷史」早已出版,李桐豪仍抽絲剝繭細數紅房子的故事,訪問飯店十多位資深員工,讓「宮殿」神祕色彩逐漸褪去,離特權愈遠,離庶民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