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從每日一字到數位挑戰 張炳煌的書法奇幻旅程

自年少自學書法至今數十年,早年製作三台聯播的《中國書法》節目及華視《每日一字》節目外,76歲書法家張炳煌長年投入數位書法領域,見證網路興起到嘴裡也高喊元宇宙,世界很快,他眼光更遠,想著當代書法下一步怎麼走,只因「如果到最後只剩我一個人寫字,那不是很沒意思嘛。」
2024/12/3
文:王寶兒/攝影:王騰毅

76歲書法家張炳煌低著頭,平板電腦白光映得他臉發亮,面前是張寬如雙人床的大桌,各式尺寸宣紙、書法研究專書簇擁著桌面,遠些還有一整面毛筆牆。終於打開「e筆」App,他興奮繞過那廣闊的桌,急急地要來示範究竟如何用平板寫書法。

就算不是數位原生世代,被年逾古稀的老人家教導使用平板,終歸是種新奇體驗。張炳煌精神抖擻,選好程式內筆跡粗細濃淡,拿著Apple pencil的手懸在空中,期待的呵呵笑:「快點快點,啊我們要來寫什麼?」

開玩笑說不然最流行的「台灣尚勇」好了。他聞言再度認真低頭,幾秒之間就揮毫寫下4字,還點開內建數位印章庫,煞有其事的選定款式,調整好大小,壓印在角落,好像已準備好要輸出,下一刻就要掛在誰的辦公室當坐鎮牌匾。

張炳煌示範e筆程式運筆書法過程,工具列表中有顏色、橡皮擦還有印章庫,可供使用者自行創造款式。(攝影:王騰毅)

不用拿毛筆就能寫 E筆成形

落筆輕捷功力非關e筆,張炳煌本就是台灣知名書法家,自年少自學書法至今數十年,早年主持三台聯播的《中國書法》節目及華視《每日一字》節目外,也推出硬筆書帖、各種毛筆及硬筆書法練習範本,長期以教學角度教大眾如何親近書法,現為國際蘭亭筆會總會會長,促進各國以書法藝術交流。

前陣子,他去了一趟桃園機場,那是「翰墨燦燦—張炳煌書畫特展」開幕會,主打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欣賞正體漢字書法藝術,且展示結合AI科技的新一代智慧e筆,讓人能捧平板就開始揮毫,展現書法自傳統到當代的不同面貌。

「唉,但現在我還是電腦白癡啊。」張炳煌揮揮手,操作平板的另一隻手卻游刃有餘,「我們昨天開e筆的AI研發會議,整個會議我都在當傻瓜,因為他們資工專家講的,我沒有一句聽得懂。」

自嘲科技傻瓜,不過他卻是開創數位書法的重要功臣。所謂「e筆」緣起於2000年初期,當時網際網路正熱門,任教於淡江大學中文系的張炳煌,也感到傳統書法技藝逐漸式微。

校方此時卻剛好瞄準20世紀末所興起的華文學習熱潮,籌畫由張炳煌領軍,結合校內資工系教授及學生們,思考如何透過數位學習書法,認識正體中文,這無疑是為傳統書法打開新未來的時刻,但實際回想起來,困惑狀態卻顯得更多。

張炳煌認為,數位書法是引導使用者想親自動筆寫字的一種方法,並非威脅。(攝影:王騰毅)

「我們當時完全沒有概念自己可以做什麼,最初想像到的數位學習,就只是想說用什麼工具或方法可以讓學習書法更方便,例如字帖資料庫之類的。」張炳煌回憶,「網路」概念對當時的他們來說實在太新,一籌莫展之際,有同事提到已有新科技,可以拿支筆來結合電腦畫圖,成為電腦中的「筆刷」。

從傳統書法努力跨足到網路,張炳煌不懂什麼是電腦裡的「筆刷」,但嘗試以他認知的「筆風」思考。在研究e筆過程中,他其實面臨無數次認知再轉換,但他會記得告訴自己,不能故步自封,「我常常會告訴我的學生,書法上我是老師,但在這些新事物上,你們就是我的老師。」

2004年,他們將整套系統定名為「e筆書寫系統」,讓學生只要利用電腦筆 (e-pen) 在平板電腦或手寫板上書寫,就可運用於習字、練字、書寫甚至繪畫,研發團隊也將「e筆書寫系統」和「e筆習字系統」統一申請命名為「書法習字系統」,於2007年通過中華民國專利及商標註冊申請。

使用e筆握筆姿勢與拿提傳統毛筆略有不同。(攝影:王騰毅)

e筆多年下來幾經進化,發展為二代、三代版本,內含包含張炳煌所示範的硬筆及毛筆學習的各項基礎學習範本、名家書法範帖等,在國際間打響知名度,多年間曾於美國、日本、中國等地展示研究成果外,像今年日本共同通信社也前去淡江觀摩e筆教學方法。

兒時書法寫不好 老師訓斥成動力

不過,不管是提毛筆揮毫,還是拿Apple pencil運筆,靠寫字闖出一番名堂的人生軌跡,恐怕都是張炳煌兒時老師會跌破眼鏡的未來。張炳煌在1949年出生,那時學制是週六要上半天課,老師會出練習大小楷的書法字作業,連週記都還要用毛筆寫,讓他常常在星期天還要拼命寫書法。

「初中時的老師是退役軍人,他很重視書法,我記得有次星期一他就把我的作業丟過來,說:『你寫這什麼鬼東西?』」張炳煌說著說著,模仿起老師操著鄉音對他大罵:「你寫這字將來一定沒出息!」且老師罵到一半,看到路過同學,還立刻拿起同學的書法作業比較起來,要他好好向別人學習。

張炳煌為基隆人,因大學於台北讀書,便暫住父親友人家,也就是國華高爾夫球場創辦人何國華,張炳煌因而年紀輕輕便學會打高爾夫球。(攝影:王騰毅)

張炳煌哀怨地說,他到現在還記得那同學名字,因為當下感覺真是「無地自容」,太羞辱人了。那天起他便發下狠心,悶不作聲開始勤練書法,還花錢去書店買字帖練習,「當時其實老師並沒有特別一步一步教導怎麼寫,所以我可以說是看書自學的。」

不過,當時張炳煌勤練書法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自尊心,他從沒想過要靠書法餬口,「靠寫字怎麼生活嘛。」他聳聳肩。但他還是一直有在練習書法,世新大學電影製作科畢業後,他跟隨經商父親腳步從事貿易工作,也因父親緣故,結識國華高爾夫球場創辦人何國華,在何國華及其友人、已故前行政院長何應欽賞識下,在日本舉辦首檔書法個展。

首檔個展迴響熱烈,這也讓他擁有更多在日本舉辦書法展的機會,直到30歲左右,張炳煌已經在日本累積十餘次個展經歷。返台後,華視正在籌畫《中國書法》節目製作,電視台內有來自世新的校友,想起張炳煌既會寫字,也對影視製作有基礎認識,便邀約他前來一同製作、主持。

每日一字17載 節目熱播成全民回憶

「《中國書法》當時是三台聯播,出名很快啊,打開電視就看得到。」張炳煌說,這也讓他有機會繼續參與華視下一檔力推的《每日一字》節目,「那時候因為中國在實行文字簡化,那台灣就標榜正統中華文化,強調正體漢字,所以才有這個節目誕生。」

《每日一字》節目每集約5分鐘,由李艷秋、李蕙芳、沈敬家及羅敏等主播輪流主持,為觀眾說文解字,節目中會拍攝當天介紹生字寫法,那位「手模」就是張炳煌。而節目一播播了17年,也成為許多五六年級生的回憶。

現代人可能難以想像節目播出後的效應。1980年代,華視還設有值星官,負責安全維護工作,要輪班值守電視台,但節目播出初期,值星官總會在天還未亮的清晨被急促電話鈴聲吵醒,全都是來自焦心的家長。

原來,當時許多學校都規定學生回家要收看晚上播送的《每日一字》作為回家作業,但難免碰上外食或趕不及回家收看節目的時候,家長們為幫孩子交差,才會心急如焚的在大清早打電話到電視台,就只為了問昨天那一字到底是什麼。張炳煌說,後來華視乾脆就改成晚上播一次,隔天早上再播一次,這才解決這個難題。

張炳煌早年因《每日一字》節目傷了右肩,至今仍未痊癒。(攝影:王騰毅)

張炳煌敲敲右肩頭說,多年以來,這肩頭也因為節目埋下舊傷,「我早期好笨喔,不懂用俯視角度來拍,所以每次都是右手高高舉著,讓攝影機能拍到寫字過程。」幾回寫到毛筆掉了,他的手卻毫無知覺,因為整隻手臂早已麻掉。

展望未來世界 書法不缺席

張炳煌至今仍維持每天練字的習慣。他說自己人生數十年來有幾大堅持,一是不抽菸,因為很難戒;二是不喝酒,因為有回喝到酒覺得很難喝;三是要每天晚上八點睡,四點起床,五點來到工作室練字。

「我有時甚至也就用e筆來練字。」自稱電腦白癡的張炳煌,又打開了另一台筆記型電腦,在這個虛擬世界裡,他的使用者名稱叫做e筆。接著,他展示了結合AI科技、尚在精進中的e筆系統,說這是「淡江e筆雙軌發展研發計劃」。

張炳煌說,自己擁有幾台電腦,幾乎每台電腦都安裝e筆,讓他能不時練字使用。(攝影:王騰毅)

在AI科技結合下,e筆又會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淡江團隊已發表「空靈書法」,連筆都不用,只要對空氣比劃,對應螢幕就會出現字,再為使用者自動編輯。

張炳煌示範空靈書法,一邊說一邊揮舞雙手,像是要描摹出未來世界,「這樣書法才能進入到元宇宙世界,也許幾十年後,年輕人就全都進入到元宇宙去,要現在就開始虛實整合,甚至哪天我們或許腦中都有晶片,只要靠意識就可以產生字了。」末了補充一句:「我從不看科幻電影。」

不管那樣的未來是否來到,私認為他長年透過電視、網路甚至到AI科技,就為了要創造傳統書法新面貌,這件事情本身就該列入他的人生幾大堅持裡面,學書法本是為了在老師面前爭口氣的,誰料想的到在這條路上他一走就走得如此前衛。

張炳煌長年如成e筆推廣大使,逢人便會拿出平板示範書寫數位書法。(攝影:王騰毅)

「如果到最後只剩我一個人寫字,那不是很沒意思嘛。」張炳煌說,他也想過退休,但認為該做的事情不斷出現,「這是種責任。我有時會碰到其他書法家跟我抱怨,現在人好沒文化、都不懂欣賞書法、不來上書法課之類的。我就會問他,那你有為社區奉獻嗎?你過年時有沒有帶大家一起寫春聯?」

近年來,張炳煌有件開心的事情,他與老師們帶領學生使用e筆,到了期中、期末考,學生上呈的是親筆寫的毛筆書法字,「學生們都很高興,他們沒想過自己可以真的在宣紙上寫,寫出來都很漂亮,從連拿筆都不會,到後面已經可以自己寫書法。」

這也回應了一個時常被外界辯證的問題:「書法之於未來是否還需存在?」張炳煌以學生們的迴響回答,除非文字不存在,否則書法仍然重要。「有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像書法表現那麼多含意」,情緒也好,技法也好,他相信書法不會隨時代被抹去,懷抱這樣的未來願景,也正是他願意持續投入的最大理由。

主題照:張炳煌出生於1949年,字子靖,是台灣知名毛筆、硬筆書法家,長期任教於淡江大學。(攝影:王騰毅)
172.30.14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