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光靠執念還不夠──讓書變得令人愛不釋手的希望工程

出版是古老的行業,愈是有人宣告紙本將死,愈是有人奮不顧身、誓言至死方休,既然是手工業,要玩就玩最難的吧……且看這些立體書職人如何逆向思考,示範出版的終極價值。
2023/8/12
文:文化+雙週報編輯小組

出版業持續萎縮,紙本書受到嚴峻挑戰,近來卻因為兩本手工立體書的暢銷與創造話題,為這項「手工業」的未來找到新的可能,也讓出版人重新探問紙本存在的必要,以及出版的「初心」到底是什麼。

男孩是台灣摺紙燈籠的創始人,每當元霄節看著孩子們摺出創意燈籠滿街跑,他便跟著露出燦爛的笑容,然而他更難忘17歲時為了一位心儀的女孩,他挑燈夜戰做出人生第一張立體卡片,以及隔天女孩跟他說謝謝的笑容,他知道被發了「好人卡」了,不過男孩並未灰心,反而從此開創一片天,成為許多專利的擁有者,他還將建築師的作品化為立體書,成為珍貴的收藏品,同時也開發了立體書的「原始碼」,向全世界推廣立體書的創意。他是洪新富,他的每一本書都是充滿驚奇的禮物書,每一次製作都帶獻給自己心儀對象的心情,獻給所有的讀者。

女孩去英國念插畫及平面設計,課堂上卻交出一整列「東方快車」,有謀殺案的冷靜,也有手工藝的溫度。她是鄭星慧,後來她將「東方快車」的綺想開回台灣,變成許許多多奇思妙想,但她永遠難國中時為自己做的第一本立體書,即使大學念的是動畫,手工的悸動與記憶時不時召喚著她。從 「火車上的捉迷藏」到「台灣地圖立體書」,鄭星慧的作品總是讓台灣書迷驚豔,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台灣也有這樣厲害的立體書作者。

不只是執念,光靠執念活不下去,但如果沒有執念,根本撐不下去。

達人認為,重新書考書本存在的價值,思考一本書如何令人愛不釋手,進而願意買回家翻閱、甚至當成手工藝收藏,書的價值才可能加值,人們對書的愛才能永恆。這樣的理念,不限於立體書、手工書,而是所有書。

男孩和女孩,如今仍持續作夢,持續變著關於紙的魔術。

且看他們如何堅守在立體書的志業道路之上,讓人們在出版變革劇烈的當下,重溫紙本的溫度與魅力。

172.30.14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