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你不是怕鬼而是怕別的 南美館「地獄幽魂展」的真心話大冒險

因一則殭屍貼文引發全台關注的南美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試圖探索亞洲如何面對未知想象的恐懼,展覽的奇異氛圍不只在美術館瀰漫,還延伸到真實生活之中……
2022/8/14
文:葉冠吟/攝影:王騰毅

「人一旦真正地面對挑戰,恐懼就消失了。令人恐懼的,恰恰是一切的未知。」

——《風沙星辰》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

一則三尊青面獠牙著清朝官服並排的殭屍的臉書貼文,在台南市美術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開展前夕,引起全台民眾熱烈討論,勾起許多人對80年代殭屍電影的情懷。

彷彿下一秒,身穿黃色道袍、手持三尺桃木劍的茅山道長「九叔」就會衝進館內,對三尊殭屍沉喊一聲:「急急如律令」,黃符漫天飄散。這份情懷飄至遙遠的法國,如今又再傳到台灣,讓該則貼文破十萬人點讚,更在開展首日擠爆南美館現場,癱瘓線上預約系統。

人們跟風追「殭屍」,但只關注「殭屍」或許有點可惜。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以台灣藝術家顏忠賢作品《地獄變相》作為展覽入口主視覺,寫著臺灣府城隍廟名匾額「爾來了」三字,營造有如走進地府的意象。(攝影:王騰毅)

搭鬼月話題 外國、台灣元素混搭


一踏進展場,數十顆大眼與張著尖牙大口的臉孔居高凝視,周圍懸掛著象徵被業力牽引的無名眾生與小鬼們,還有大大寫著台南在地「臺灣府城隍廟」匾額「爾來了」三字的大面掛布,下方書寫著「摸摸心頭,悔不悔」等警世語錄,營造猶如走進地府入口、接受審判的意象。

這是台灣藝術家顏忠賢的作品《地獄變相》,也是此展巡迴至台灣新加入的藝術作品。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原為與羅浮宮並列法國四大博物館之一的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以其豐富的亞非人類學館藏文物為基礎,於2018年推出的熱門特展。

法方策展人朱利安.盧梭(Julien Rousseau)以「對未知的恐懼的想像」作為策展核心,展現亞洲不同地區對於地獄與幽魂的文化符號,從祭祀器物、藝術品到民間習俗、傳說故事與轉譯衍生的繪畫、電影、動漫、廣告等流行文化,深入淺出展現因果善惡循環的觀念與對未知的忌諱與好奇,包含日本、泰國、中國等的傳奇鬼怪與地獄觀念。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策展人朱利安.盧梭最初的策展動機,來自對亞洲恐怖電影致敬,因此在展覽中能看到許多電影海報與片段影像。(攝影:王騰毅)

特別的是,對亞洲恐怖電影致敬是啟發朱利安.盧梭策劃此展的動機,因此展覽裡有許多電影海報或影片片段,從泰國的《幽魂娜娜》、日本的《七夜怪談》、《咒怨》到這次香港的《殭屍先生》,都是台灣人熟悉的「鬼怪友人」。

當台灣有機會成為這個特展海外巡迴首站,南美館策展團隊在對應法方展覽脈絡下,試圖加入台灣文化元素,例如描繪十殿地獄各種審判與刑罰情景、由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的〈十殿圖地獄掛軸〉,以及妝點於寺廟牌樓、蘊含祈福教化涵義的學甲慈濟宮國寶葉王交趾陶等,使得展覽更豐富多元,而且接地氣。

描繪十殿地獄各種審判與刑罰情景〈十殿圖地獄掛軸〉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典藏日治時期文物,排入修復期程,讓這組作品能夠於本次展覽首度公開亮相。(攝影:王騰毅)
學甲慈濟宮收藏的國寶葉王交趾陶作品〈合境〉〈平安〉,是蘊含祈福教化意涵的廟宇工藝,因作品現狀過於脆弱不適合移動,改由3D掃描輸出作品展示。(攝影:王騰毅)

考量美術館空間調性,南美館特邀9位台灣藝術家參與,以當代藝術與文物並置展出的形式,感受兩者交會出的藝術火花。

從漫畫化台灣原生鬼怪林投姐、魔神仔、以拍立得捕捉全台宮廟靈山地獄場景,呈現如「觀落陰」感的三件式影像,到在祭祀場域出現金紙與紙紮工藝等……在西方視角觀看亞洲對地獄鬼怪想像的同時,南美館也加入台灣在地視角對本土鬼怪、地獄的見解,期待有機會被帶著一同前往下一處巡迴國家,讓更多人認識台灣。

台灣藝術家姚瑞中以拍立得轉三頻道錄像的作品《地獄空》,前往台灣各地宮廟靈山捕捉地獄受難造景,看見台灣獨特佛道混合的獨特在地美學。(攝影:王騰毅)

因果報應觀念深植 鬼魂成未知恐懼


展覽特別針對一些民眾感覺熟悉卻又一知半解的信仰加以詮釋,像是地獄是什麼?鬼怪又為何誕生?

展覽中指出,地獄的描繪與想像,源自佛教對亞洲的影響,人往生後靈魂會轉往地府接受閻王審判,依其生前功過是非與善惡行為,判斷將其轉入西方極樂世界或打入惡道地獄受苦。

例如若曾損害忠良者會在地獄受刀戳之刑,殺人放火者更將在阿鼻地獄永受苦難⋯⋯富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濃厚因果輪迴觀念,亦有在世教育警示功能。

而佛教認為人死後需經歷一段等待時間,因而助長對幽魂的想像。其中多數鬼怪,則是人們對未知恐懼的具體形象,當創造出一個可以歸納這些負面情感的載具後,就能找出消滅或規避它的方法,透過宗教或祭祀儀式擺脫內心不安的恐懼感。

在展區就放了這麼一則泰國的電燈廣告。

畫面裡,一家三口坐在墓園野餐,臟器外露的飛頭女鬼克拉蘇、高大骨瘦如柴的餓死鬼、附在香蕉樹上的褡尼女鬼迎面經過,爸爸卻淡定地向兒子介紹各色鬼魂,還能抱怨它們吵鬧。直到明亮的光線忽然被切斷,伸手不見五指的三人才驚慌而逃,並附上廣告語寫道:「因為有光線照亮,什麼都不會恐怖」。

有趣的是,廣告中最後尖叫逃離的是人,鬼則一如往常的行動,台灣策展團隊之一的南美館展覽企劃部規劃師陳菡暘分享:「鬼並沒有攻擊人,它們至始至終都沒有動,全是出於人自身的恐懼,才衍生出後面一連串的事件」,短短不到50秒的廣告卻已點出展覽的主軸——「對未知的恐懼」。

走進展間認識這些「鬼」們——泰國恐怖鬼妻「幽魂娜娜」是因難產而亡的妻子,卻仍癡心等待當兵丈夫歸來而徘徊人間;日本《四谷怪談》裡的「阿岩」則因容貌不再遭丈夫冷落、甚至為另娶新歡狠心毒殺自己,憤而化作冤魂;被視為「養小鬼」的「古曼童」則是為夭折小孩子所製的嬰兒形體護身符,因擔心年紀太小未有智識,恐成孤魂野鬼,讓孩子附在上面在廟裡供奉或跟著高僧修行,就能累積功德再投胎……

南美館公關專員吳岱芳也補充:「當人在全知狀態下就不會害怕,知道這些鬼魂的生平、曾遭受過的對待,反倒會同情它們」。

而從展前籌備到開展的過程,就像一場驗證「對未知恐懼」的大型社會實驗。

南美館展覽企劃部規劃師陳菡暘(左)、公關專員吳岱芳(右)是「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的幕後協力推手之一,兩人回憶起「殭屍」爆紅的那日依舊覺得不可思議。(攝影:王騰毅)

Coming Soon….. 當社會成為展場延伸

「坦白說,殭屍展會爆紅完全是出乎意料之事」、「我們真的沒在行銷花任何一毛錢!」陳菡暘和吳岱芳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回想粉專發文迴響沸騰的那天,依舊驚訝。

在展品還沒落地台灣的6月中旬,週末代班社群經營的吳岱芳,臨時被通知得替展覽搭配的鬼面具工作坊暖場,在法方提供為數不多的5張照片裡,挑了張認為台灣觀眾可能比較熟悉的「湘西趕屍」作為開展預告,「因為展覽和展品真的要來了,就簡單寫了個Coming Soon,沒有其他多餘想法」。

沒想到這幾尊殭屍,卻激起看香港殭屍電影長大的台灣觀眾的熱情,也搭上農曆鬼月話題,官網臉書社群觸及率從平時的1、2萬暴增到700萬,未展先轟動,吸引媒體爭相報導,卻也湧入雪片般的反彈私訊、留言和電話。

不少人批評展覽怪力亂神,在疫情時代製造多餘恐懼,也有家長擔心孩子會被嚇壞要求撤展,還有宗教團體在開展前夕舉著大旗,到南美館前繞場抗議,得請出警察協助控管現場。

「我們跟怪力亂神毫無關係,殭屍也不是展覽重點,大家也從未看過展覽真正的模樣」,讓吳岱芳相當感慨,但基於對藝術家的尊重及與法國館方合約,在佈展完成前,南美館不得曝光任何展場畫面,真是有口難言。

直到展品安置完成、展場正式開放後,越來越多人到場拜訪,曝光現場照片與策展概念,指責怪力亂神的抨擊聲漸漸淡去,如同那盞被關著的燈被點亮了,因「未知」而想像出的恐懼黑影亦散開。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展中介紹亞洲的鬼怪觀衍生的現代流行文化,日本卡漫《鬼太郎》妖怪角色公仔也被選入展出,超級可愛,一點也不可怕!(攝影:王騰毅)

「人們不知道死後的世界長怎麼樣,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倒霉,或許看到這些作品、故事內容,就能獲得合理的解釋,例如幽靈作祟人間就是因為有事需要平反,或沒獲得洽當的祭祀」。陳菡暘笑言,平時長輩講怎麼拜、就怎麼拜,對於這些日常習俗不會特別討論,反倒藉由這回法國人的展覽觀點,能以不同角度重新省視自己身處的文化。

「而展覽最終討論到的,其實就是反求諸己,並找到安心的力量,讓恐懼能安放於某處,只是被包裝在好像很活潑、鬼怪的面貌底下」,就像是陳菡暘替日本地獄圖布展時,前來協助的修復師冷不防地說了句:「我們要在哪裡吃飯?」

正當陳菡暘認真思索南美館附近地點時,修復師指著地獄圖裡的餓鬼道,「我們平時這麼浪費食物,應該會下地獄,以後你的香菜我吃,我的洋蔥你幫我吃好了」,硬生生被激出了惜食精神。

「遊返的鬼魂」的日本展區集結從江戶時期到流行文化的日本鬼怪傳說與形貌,左為日本地獄圖,右1則是日本幽靈圖像誌的先驅圓山應舉所繪製的〈幽靈圖:雪女〉,創作時期為18世紀前期。(攝影:王騰毅)

殭屍展間特別冷? 文物比你更緊張

至於在台一夕爆紅、被視為全展「明星網紅」的三尊殭屍,其實在法國展出時並非重點展物,僅是安置角落一隅。甚至要迎接殭屍蒞臨南美館時,策展團隊還有一些掙扎。

首先聲明,殭屍當然不是真的。陳菡暘表示,猙獰張嘴的臉與慘白尖銳的雙手和隔壁的飛頭女鬼克拉蘇師出同門,由法國專業的電影道具工作室,以乳膠和顏料製成模型。

在博物館收藏文物當然以「真品」為目標,盼為人類保存每個時代走過的歷史痕跡前提下,陳菡暘坦言團隊相當在意展出作品的真實性與準確性,「殭屍是不存在的東西,怎麼可以把它做成模型展出,讓人誤以為它真實存在?」

但最終他們選擇尊重對法方策展人的策展脈絡,著重呈現流行文化的影響性,以及介紹其背後「湘西趕屍」的民俗傳說意涵,盼讓客死異鄉的遊子能落葉歸根。不少博物館確實也會透過合適的道具場景,營造氣氛幫助觀眾進入展覽敘事氛圍。

全展兩個明星展品「湘西趕屍」的中國殭屍(上)與泰國飛頭女鬼克拉蘇(下),都是凱布朗利博物館委託專業電影道具工作室製作的模型,不是真的!但殭屍身上的服袍、帽子都是貨真價實的清代古物。(攝影:王騰毅)

陳菡暘指出,殭屍所在的「幽靈狩獵」展區就是呈現人們如何透過合適的喪葬儀式,使死者安息、撫慰逝去的靈魂,也讓生者擺脫恐懼保護自己、驅趕鬼魂,「殭屍確實吻合這個子題,沒合適的葬禮亡者就可能變殭屍喔」。

但事實上比起殭屍本尊,它身上配戴的清朝帽子、袍服與靴子,才是凱布朗利博物館貨真價實典藏的古文物,更別於以往傳統服飾以吊掛或平放於玻璃櫃的展出形式。

陳菡暘分享,開展前策展團隊請來專業紡織專家評鑑,這三件五爪蟒袍確實是清朝中期到末期的真品,年紀超過百歲,雖非出自皇家,但也是貴族或官員擁有的「吉服袍」,尤其中間殭屍所著的特別珍貴。

一眼望去,看似沒有其他兩件帶著金線刺繡的袍服搶眼,卻是以「一寸緙絲一寸金」形容、可與黃金比擬的「緙絲」技法織成。不同於於刺繡圖樣浮於底料之上,緙絲織法的底料和紋飾並無分割、渾然一體,且成品正反兩面紋飾相同。

許多人總會說來到「幽靈狩獵」展區總會覺得特別冷、毛毛的,不用怕,刻意調低的空調是為了保護公開展示的文物特別設定。(攝影:王騰毅)

面對精緻脆弱的織品文物曝光展出,自然也有文物是否會損壞的擔憂聲音。

陳菡暘坦言文物離開典藏庫出來展示,或多或少都會因光照、溫濕度變化而產生劣化,但站在博物館和美術館展覽及教育功能角度,也得考量陳設是否能如實傳達概念,並引起觀眾興趣,「凱布朗利設計的展示方式是在文物保存及展覽推廣間取得平衡的結果」,請觀眾不用擔心。

當看到許多人分享走到殭屍所在的展區時,感覺特別冷、毛毛的,陳菡暘和吳岱芳也忍不住大笑,直呼請大家放心,一切是人為控管的,「古文物需要保持恆濕恆溫,那空調是給展品吹的,不是給人吹」,還因現場「人比鬼多」、「陽氣過盛」,本來空調設定攝氏22度,得加碼到20度才合適,或許殭屍才要害怕人類?也凸顯展覽爆紅後的衍生問題。

「亞洲的地獄與幽魂」已在南美館開展一個月,目前每日仍湧入3000人觀展,熱度完全不減,由於人潮太多採預約制,每場限時55分鐘,圖為正在等待進場的觀眾。(攝影:王騰毅)

藝術與常民的距離……人比鬼還可怕

由於南美館座落於台南市蛋黃區,周邊是孔廟、林百貨等觀光熱點,再搭上暑假假期與殭屍熱潮,開展首日就湧入6800人,無懼烈日排起長長人龍,南美館還得緊急請「大家暫時停止前往」;後改採線上預約制控管人流後,平均每日仍維持平均3000人拜訪。

吳岱芳坦言,展覽觸及人潮多是好奇跟風的新觀眾或觀光客,並非美術館原先客群,不熟悉館內規範,「每天都看到展場的玻璃上浮著人臉油漬,因為大家都把臉貼太近了」。

還有人詢問能不能寄放寵物在服務台,甚至有藝術家作品,因民眾試圖靠近拍照使局部受損壞,吳岱芳感慨:「所以我們才再三強調,請別帶條狀物入場,桃木劍、自拍棒都不行,館內也不能飲食,撒糯米是不行的!」導致開館日天天都像「展品保衛戰」,直呼有時人比鬼還可怕,所有館員都得繃緊神經。

不過換個想法,這也是讓民眾走進美術館、接觸藝術難能可貴的契機,「藝術沒有正確答案,美術館也不是教你正確答案的地方,更期待是民眾自己體會到的感受,並在引起興趣後,主動追尋更多答案和資訊」,陳菡暘笑言。

在特展出口處,懸掛著4個簍空漏斗形狀的香環,是台灣藝術家蔡佳葳的作品 《香環咒》,藝術家本人更在上方親自抄寫心經,虔誠為眾生祈福,彷彿也安住觀展後躁動的思緒。(攝影:王騰毅)

在「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的出口處,懸掛著4個簍空漏斗狀的香環,由台南傳承三代的製香廠手工製作,上面佈滿台灣藝術家蔡佳葳親筆抄寫的心經,虔誠為眾生祈福,彷彿也能安住觀展後躁動的思緒,

香環本是佛教、道教常見的祭祀用品,外型一圈圈盤繞象徵團圓、圓滿,焚燒則祈願家庭平安,香火不斷。名為「香環咒」的這項作品也將在展期結束後,從實體化為一縷灰煙,體現萬物無常一切皆空。

從地獄走返人間祭祀,未知生,焉知死;未知死,焉知生,生命必然消逝,但更可怕的是無知。抱持溫柔、不帶惡意與永保好奇心,讓我們繼續探索已知與未知的世界。

主題照:台南市美術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在開展前夕的殭屍照貼文,引起全台觀眾大量討論,勾出民眾對80年代香港殭屍電影的懷舊情懷。(攝影:王騰毅)
172.30.1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