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理工男的海洋文藝復興 林書豪把異鄉變故鄉

有著理工男本色,林書豪透過自己的文藝復興,為異鄉的基隆正濱漁港留下了一點記憶、意義與價值。
2021/8/29
文:趙靜瑜/攝影:鄭清元/影像:洪凰鈞/照片提供:星濱山共創工作室

認識基隆正濱漁港的起點,是那片五顏六色的彩虹屋。

這片斑斕喧譁的色彩,2018年出現在一個長年靠海討生活的寧靜漁港,是那麼充滿戲劇張力,對比強烈、朝氣蓬勃、與眾不同,隱隱預示了正濱漁港的時代轉身。

正濱漁港曾是北台灣最大且最重要的漁港。位於台灣本島與和平島之間,日治時期1934年完工運作後,往來興茂,全盛時期漁港內曾停滿千艘漁船,周遭有著補網人,修船人,開始有小吃店,漁獲叫賣,接著加油站、製冰廠、加工廠、造船廠、魚市、漁業電台、水產試驗場等公共設施相繼出現,盛極一時。

80多年過去,雖然產業移轉沒落,但海洋依舊永恆。現在的正濱漁港褪去產業喧囂,有一種獨特的寧靜之感,時代產業的足跡依舊鮮明,曾經在這裡生活著的人們,為正濱留下了很多智慧與希望,對於一個在工業區長大的台北小孩林書豪來說,這些都深深召喚了他。

大海是真實的血淚冒險,是理解一切無常的包容,是一種活在當下的生活哲學,這些給了林書豪寬闊的生活尺度,越理解越感動。於是異鄉變成了第二個家鄉。 

正濱漁港昔日是北部重要漁港,今日產業不再,卻仍處處可見輝煌痕跡。(照片提供:星濱山)

海洋像林書豪多年鄉愁

彩虹屋尚未出現之前的2017年,畢業自實踐大學建築研究所的林書豪因緣際會,參與「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專案執行,地點就在基隆太平國小,一次黃昏散步到正濱漁港,彷彿一種相互吸引的撞擊,他從此愛上這一片海。

來自不靠海的新北市五股,海洋像是林書豪多年的鄉愁,無以名狀的熟悉,自此選擇和一群夥伴在正濱漁港成立星濱山共創工作室,自籌自辦大型藝術祭的地域策展,與來自各地青年夥伴共同努力下,希望創造百年漁港的文化創意復興。

林書豪說,漁港能帶給他的感動大於城市。

「我很喜歡海,也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上輩子是不是在船上工作,或是在海邊工作,或是在港口工作,看到海其實是覺得頻率很相近。」林書豪數起與海洋的緣分之一是在綠島當兵,「每天從台東富岡漁港坐到綠島,那個東北季風的浪真的是讓我每次都很想吐。」但說也奇妙,他對海,對船對海港的一切都那麼熟悉,「看到船就會摸它一下,就跟摸小狗一樣,很有共感。」

林書豪也曾去印尼峇里島參與世界遺產討論,去日本瀨戶內海藝術祭實習,「瀨戶內海藝術祭給我很大的啟發。」

將魚網作成藝術造型的燈罩,讓傳統產業留在人們的生活日常。(攝影:鄭清元)

瀨戶內海藝術祭的啟發

2016年夏天,林書豪去瀨戶內國際藝術祭3個月,在日本小豆島坂手港接觸到Creator In Residence的概念,強調讓不同領域的創作者透過藝術,與住民、遊客大家一起對話和創作,無論是到廢棄碼頭、社區教室或是遊客中心,帶著民眾不過分介入島民的生活,而仍能感受島上的日常。

林書豪說,日本對於積累跟民眾之間的互動關係非常認真,他們想像因為藝術的參與,這些介面可以存在更久,更為永續,這些都刺激他的每一步思考與計畫。

讓海洋成為藝術的素材,圖為「餐桌上的海」展覽。(攝影:鄭清元)

「創作者可以包括藝術家、設計師、建築師和音樂家等等完全不同的創意人才,結合地方特色,運用不同媒材、跨領域合作的觸發,完成集體參與,才算真正完成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對話,那些在地的人文、溫度、記憶,才會真正保留。」

以漁網師傅第二代為視角,表現漁網師傅的工作辛酸。(攝影:鄭清元)

地圖上找不到的星濱山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今年進入第4年,選擇透過設計翻轉正濱海港社區,組織以「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星濱海港學校」、實體商店「星濱選品客廳」三種面向發展,過去籌辦2018年夏天「苔客上岸─正濱港灣共創藝術節」,2019年的「台灣基隆大魚來了─正濱港灣共創插畫節」等活動,迴響熱烈。

2021年星濱山團隊策劃了無圍牆「永晝海濱美術館」,今年的策展主題叫做P2P,就是People to People,著重人與人的對話跟交流,讓插畫家透過專業去繪製當地職人的故事;透過老屋翻修或閒置空間進駐藝術,讓想要理解正濱漁港的民眾透過地圖漫步,了解正濱漁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透過展覽介紹等形式,讓當代人對於正濱漁港有更多歷史的認識。(攝影:鄭清元)

林書豪說,這些都是過去多年的累積,「這些職人每天在早餐店看到我去吃早餐,有機會遇到多聊幾句,等到可以做的事情出現,邀請他們來參加,他們就出現了。」林書豪說,這也是他在意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樣的連結才會真實。

林書豪說,透過「藝術共創」的方式,可以慢慢找到地方獨特之美。(攝影:鄭清元)

藝術與產業對話 找尋地方獨特之美

幾年前星濱山以正濱漁港的幾種產業,包括漁網師傅、海女、修船廠師傅、造船廠師傅到料理海鮮師傅等做了田野調查,今年則邀請青年插畫家與這些昔日輝煌的產業工作者們以藝術對話。

於是,藝術家夏仙以漁網師傅的孩子為視角,創作出漁網師傅工作的幕後祕辛與日常;Hanna Chen以漁船「吉濱七號」的視角,帶出修船廠師傅如醫生般的使命,帶出老船隻的歲月痕跡;羅寗與黃鼠狼 Ning&Weasel將阿林師傅對造船的回憶,在繪畫裡結合幻想,呈現職人對船的情懷。黃姿瑜以即將消失的海女文化為題材,創作記錄下這群靠山靠海維生的女性圖像;yunin tsai illustration以基隆正濱漁港,和平島當地特色食材帶入故事,用拼貼手法帶出生活感,呈現溫暖及在地風貌。

星濱山共創工作室透過媒合藝術家與產業師傅,以藝術創作讓現代人體會昔日造船產業。(照片提供:星濱山)

林書豪舉例,像這次展出的漁網燈,就是讓老舊漁網融入當代,發揮藝術創意,「這些海上的裁縫師傅到現在90多歲,還很健康,問他健康的秘訣,他說是以前漁網縫得好,船家會送透抽,好的透抽富含豐富膠質,讓他現在還是一條活龍。」 海港生活點滴,正是台灣獨特的生活底蘊。

透過策展,星濱山也打開一些老舊空間,重新思考使用方式。邀請大家走訪港邊,藉這個機會提供認識地方的可能。林書豪說,「藝術共創」的成果在於分享大家所集結的創意,沒有過多的包裝或美化,而是在創作的作品中,多元價值和觀點的產出,慢慢找尋到地方獨特之美。 

透過「策展」,星濱山打開老舊空間,重新思考空間的使用,藉機會提供外界認識正濱漁港的新可能。(攝影:鄭清元) 

讓風成為風 讓水成為水

林書豪學的是理工,做事很有邏輯、也很實際,但他又喜歡藝術,年輕曾經常到台北國際藝術村擔任志工;改念建築系之後,實踐給他很多養分跟新觀念,也讓他擁有很「柏拉圖」的精神理想。「我混過太多血液,但我始終認為,讓風成為風,讓水成為水,有人也許是風也是水,他就多承擔一些,每個人都發揮自己的角色自己的長才,一起努力,事情就可以完成。」

林書豪說,正濱漁港有很多離鄉背井的人,像他一樣來到異鄉為生活為理想拚搏,「這裡的人不會太計較,願意接納不一樣的人,這或許正是星濱山可以在這裡開花結果的原因之一。」

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促成了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的無限可能。(照片提供:星濱山)

珍惜當下 盡好本分

住在正濱多年,林書豪已經很融入當地社會,走到哪裡都會有鄰居跟他點頭打招呼,還有人騎機車大老遠看到他,就停下來寒暄兩句,林書豪說,「珍惜當下,盡好本分」,這是海洋教會海口人的事。

怎麼說呢?林書豪說,大海上是跟生存拔河,一旦漁網沒補好,漁獲就會減少;船沒有補好,要再去救援都是危險而且複雜,更會有生命危險,不能有萬一,所以大家都活得戰戰兢兢。 

藝術家夏仙創作的「海上裁縫師」抓住補網師傅勤懇神韻。(照片提供:星濱山)

「都市人會跟你約好下午幾點幾分在哪裡見面,這裡人不是,他們會說:『現在趕快講一講就好了。』我曾經遇過一位船長,跟他說有時間聊聊,到現在我還沒再遇見過他。」林書豪說,像這裡冬天很冷,沒辦法營生,大家也學會調整步伐,「冬天備貨,夏天賣貨,冬天好好修繕船網,備料,工作在後盾;夏天就是打前線,沒有收入就去接海港以外的活,平衡收支不足。」這也給他很多啟發。

有著理工男本色,林書豪與星濱山團隊透過自己的文藝復興,為不是原鄉的基隆正濱漁港留下了一點記憶、意義與價值。林書豪說,他對這裡的想像是希望正濱漁港是個台灣海港城市中很重要的創意據點,「這樣其實就可以讓很多基隆青年,甚至願意做文化服務的人們回到這邊,一起繼續努力下去。」

林書豪說,星濱山共創工作室未來不管是藝術創意型的成果,或是社會行動型的成果,「我覺得都會對這個地方有很大的幫助。」 

青年插畫家Hanna chen拜訪修船鐵工師傅,透過訪談理解工作的內容,也將箇中精華展現在創作之中。(照片提供:星濱山) 

星濱山藝術行動 就在每個人心中

林書豪說,星濱山長期目標會希望一直不斷作為這樣一個中介的角色,提供一個媒合平台給創意工作者,未來可以跟荷蘭阿姆斯特丹或是日本的橫濱、長崎等更多國際型港口去做對應跟對話,「台灣也可以有自己的港口城市,用藝術或創意文化方式去做交流。」

用相機可以捕捉到的,都是最立即的美,林書豪說,「但是其中的人文、故事跟記憶,才是理解過程中最迷人的地方。」林書豪說,其實星濱山藝術行動就在每個人的心中,希望大家有機會也可以慢慢返鄉,就像星濱山為正濱漁港所作的藝術轉身,為自己認同的地方付出。

「星濱山」的星代表星空,也代表無限希望;「濱」有一種靠山靠海的感覺,原本地圖上沒有這一座「山」,但積累到現在,感覺星濱山已經是很多人很多人一起堆出來的小山,一起仰望星空,永遠懷抱希望。

主題照:林書豪與一群夥伴創立星濱山共創工作室,為正濱漁港留下當代記憶。(攝影:鄭清元)
172.30.1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