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包浩斯在台灣

歷經100年的包浩斯,當年的原始精神與原則,至今還被台灣設計人運用在當代設計
2019/10/18
文:鄭景雯/攝影:王騰毅/影音:葉冠吟、翁于珺

2019年是包浩斯學校創立100週年,這震撼了一世紀的設計風潮,不僅為藝術教育系統帶來革命性轉變,也為現代產品形塑了新思維。在德國各地,今年一整年都有紀念包浩斯百年的系列展覽與活動,台灣也不例外。

忠泰基金會在今年3月時邀東海大學建築系所策劃,舉辦「向實驗學習─包浩斯與她所啟發的世界」,重新爬梳包浩斯在短暫而炫麗的14年時光裡,三代校長與師生們共同走過的輝煌設計革命,同時展出東海建築如何延續「設計教育及實驗」的包浩斯基因。

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2019年因包浩斯百年,舉辦「向實驗學習」展覽,當中提到,東海建築系的教育精神,強調的就是從實驗中學習。(圖片提供: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呂國瑋攝影)

8月份,歌德學院、不只是圖書館也邀請田田圈文創工作群策劃「包浩斯文件展」,以文本、物件、影像及海報呈現包浩斯100年的縮影。 10月,台灣設計館邀請柏成設計策展「包浩斯然後呢」,從日常生活的角度,理解包浩斯隱藏在生活裡的DNA。

田田圈文創工作群策劃「包浩斯文件展」,以文本、物件、影像及海報呈現包浩斯100年的縮影。(圖片提供:龔維德。)

柏成設計合夥創辦人王菱檥表示,念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一定念過包浩斯,「包浩斯是設計史的一個環節,啟發現代主義,包浩斯不是一個風格,也不是一個系統,它是當時的產業革命。」

柏成設計合夥創辦人王菱檥表示,念設計相關科系的學生,一定念過包浩斯(攝影:王騰毅)
柏成設計合夥創辦人王菱檥認為,包浩斯是當時的一個產業革命。(攝影:王騰毅)

包浩斯基因的台灣複製

當年包浩斯學校的師生,在希特勒執政後逃離到歐美各地,將包浩斯的精神理念持續發揚。這些師生雖然沒有逃到亞洲,但當年有不少亞洲學生在美國唸書,像是設計台北國父紀念館建築的建築師王大閎,畢業於哈佛大學建築所,他與貝聿銘是同班同學,他們都是葛羅佩斯(Walter Gropius)、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的學生。

王大閎設計的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是1960年代現代中國建築的代表作之一,展現王大閎處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問題的實作,與包浩斯當時面臨的問題相似,在傳統與現代交界之間,找尋兩者之間的交融與和諧。

台灣大學第一學生活動中心,展現王大閎處理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問題的實作。(圖片:維基百科)

在「向實驗學習─包浩斯與她所啟發的世界」展覽中,東海大學建築系提出,該系與包浩斯的緣分早在近60年前就開始。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邱浩修表示,東海建築系創系教授陳其寬在美國生活期間,曾在包浩斯首任校長格羅培斯的事務所工作。陳其寬返台後參與了東海大學校園規劃設計並成立建築系,當時格羅培斯還特別寫了一封祝賀建築系成立的信,在信中還提及願意提供獎學金給東海建築系的優秀學生。

圖為「向實驗學習」展覽,重現當時德紹包浩斯學校的建築模型。(圖片提供: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呂國瑋攝影)

包浩斯X台灣設計

擁有百年歷史的包浩斯,實在難以用一句話就說明它是什麼,不過柏成設計透過「包浩斯然後呢」展覽,條列出包浩斯的幾個重要概念:圖像化、基本元素、抽象化、基本語法、功能主義、新即物主義、忠於材質、形隨機能、少即是多、模組化、整體藝術、社會實驗、藝術結合工藝、學院制度、基礎課程、幼稚園、包浩斯劇場、以人為本、平面設計、攝影是第三隻眼,並且找出當代台灣設計師,創作風格融入包浩斯概念的作品,透過案例,讓大眾更瞭解「什麼是包浩斯」。

這張圖作為「包浩斯然後呢」展覽的一開始,重現1923年包浩斯出版社的Logo,以三個最基礎的幾何圖形構成。(攝影:王騰毅)

【顏伯駿:包浩斯建立通用設計原則】

曾擔任金曲30形象視覺統籌的顏伯駿,長期為華語唱片設計視覺,顏伯駿認為,包浩斯提倡與建立的通用設計原則,追求合理講求邏輯的觀念,是他在構成畫面時的重要依據。而他也為了包浩斯100年,特別設計一張平面設計圖「Buddhaus」,創作從台灣處處可見的廟宇信仰出發,只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三個幾何圖形,創作出簡化後的天上聖母、釋迦摩尼佛、玉皇大帝、城隍爺、太子爺、土地公,用西方的設計語彙,描繪台灣的傳統文化。

設計師顏伯駿為了紀念包浩斯百年,設計一張「Buddhaus」(右),運用簡單的幾何圖形,創作出台灣廟宇常祭拜的神像。(攝影:王騰毅)

【龔維德:向包浩斯手工與實驗精神致敬】

身為田田圈文創工作群策展人的龔維德,對設計史非常感興趣,他表示,包浩斯是一個理念,也因為包浩斯,而有了「設計」這樣的概念,「包浩斯最大的貢獻在於,讓設計服務人類,讓平民也可以享用。」而對從事設計的人而言,龔維德認為,「包浩斯在於提醒手工與實驗精神」。

龔維德在2012年曾做了一款平面設計,只用黑色、紅色,印刷在不同顏色的紙張上,便會產生不一樣的色系效果。(攝影:鄭景雯)

龔維德在2012年曾做了一款平面設計,只用黑色、紅色,印刷在不同顏色的紙張上,便會產生不一樣的色系效果。回想在100年前印刷技術、色彩學還未成熟的年代,當時包浩斯的學生們,便是用這樣的方式,創造出各種設計的可能,從一邊實驗、一邊玩的過程中,找尋答案。

【柏成設計:設計反映時代】

從事建築與室內設計案的柏成設計,工作方式承襲校園裡Studio think tank的概念,重視研究過程與實驗精神,在設計每個案件的同時,要求設計者實際做出模型。他們在新北市一處自動化倉儲空間,運用黃色塑膠布以及開放式的空間,打造員工專屬的休息區域,在設計之前,設計師實際用塑膠布模擬出設計圖的樣貌,透過1:1的實作,讓設計更貼近真實樣貌。

重現康丁斯基對顏色與形體配色調查

康丁斯基在1922-23年曾針對學生做了份問卷調查,針對圓形、方形、三角形去配色,康丁斯基認為,「內在必然性」決定了每個形狀的顏色,藍色的圓形是宇宙的、吸收的、女性的、柔軟的;方形是積極、陽剛的,因此是紅色;三角形的尖銳讓它有黃色的本質。

當年經過問卷調查結果,大多人也都同意康丁斯基的論點,多數人認為,藍色圓形、紅色方形、黃色三角形,而這種色彩與形狀的結合,跟包浩斯密不可分。

(攝影:王騰毅)

「包浩斯然後呢」展覽中也重啟這個調查,讓民眾透過貼紙,標示出心目中什麼樣的顏色應該配對什麼樣的形體。有趣的是,在100年後,很多民眾對於色系與形體的配對有更多想像,有的人則是將色系堆疊,創造出綠色、橘色、紫色等色系。

(攝影:王騰毅)
(攝影:王騰毅)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