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只知道有包青天,不知有包浩斯,並不是你的錯。包浩斯不但不是個誰,更不是個人,絕大多數時候,這個名字只存在設計科系學生和設計人的世界裡。不過,它是個太需要被了解的革命,也是還在持續中的歷史。我們幾乎可以說,當代設計與美學,100年前在包浩斯引領之下走上了另一條全新的道路。
回顧包浩斯100年來的歷史和發展,我們可能會驚訝的發現,當代對美學的許多認識和概念,例如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極簡主義(Minimalism),以及現代主義講求的形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幾乎都由包浩斯而來。1919年在德國設立的這所學校,其實靜靜的發動了一場震撼時代的美學革命;百年後的今天,我們終於能夠好好檢視它的面貌。
「包浩斯(Bauhaus)是一個人嗎?還是一棟建築?」年初副總在文化+會議上正經八百的提出要做「包浩斯100年」,非設計科系出身的我,頭上先是冒了幾個黑人問號,覺得這個名詞似曾相識,但又無法立刻說出他到底是誰、又有哪些豐功偉業?
不過多數人應該早就知道,包浩斯「不是一個誰」,它是在1919年創立於德國的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在教育上主張結合工藝與藝術,企圖打破藝術家與工匠的藩籬,在當時是一大創舉。要深究它的誕生,我們得先回歸到100年前的時代背景。
包浩斯(Bauhaus)
Bauhaus由德文「Bau」和「Haus」組成,Bau為「建築」,Haus為「房屋」之意。1919年建築師格羅佩斯在威瑪創立「包浩斯學校」,原初他最想要做的就是建築,但卻是到學校晚期才成立建築系。但就葛羅佩斯而言,所有的設計都是發生在建築這個大的空間之下,他曾說明,Haus也代表新設計體系,因此Bauhaus是指建造新的設計體系。
1918年11月,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之際,政局陷入一片混亂,前帝國議會裡最具勢力的社會民主黨,倉促成立一個代議政治模式的民主共和,由於是在威瑪(Weimarer)召開的議會,後世的歷史學家將其稱為「威瑪共和」。包浩斯學校在1919年於威瑪創辦,包浩斯學校的生命與威瑪共和一樣短暫,1933年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執政後,威瑪共和隨之終結,包浩斯學校也被迫關閉。
從現在的觀點來看,威瑪共和雖然只有短短15年,卻是德國在文化面向上最為光輝燦爛的一個時期。威瑪文化代表的精神,簡單來說就是「現代化」。在音樂上有荀白克(Arnold Schönberg)的12音階試驗的前衛音樂;繪畫上有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著名的幾何圖式抽象畫;建築方面則有瓦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創立的包浩斯學校,孕育並聚集了威瑪共和時期與藝術相關的人才。
同一時間,在思想和科學上,有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存在與時間」(Sein und Zeit)、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的「相對論」,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 school)也創立於1920年代間。這些文化、思想在威瑪時期誕生,還沒來得及大放異彩,在希特勒上台後就隱匿,直到希特勒時代結束後,又逐漸在世界各地蔓延、傳播,影響至今。
包浩斯創辦至今歷經100年,它的發展可分成四個階段。回首一世紀前,當年之所以有這所學校的誕生,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副教授兼所長龔書章認為,得從包浩斯創校之前,整體社會的工業發展、藝術發展開始觀察。
他指出,18世紀歐洲興起第一次工業革命,但當時並未蓬勃發展,直到19世紀中期萬國博覽會的舉行,法國運用鋼鐵蓋了耀眼的艾非爾鐵塔,不僅作為巴黎最大地標,同時也暗示著第二次的工業革命即將改變人類的生活。
藝術方面,龔書章指出,從19世紀末跨到20世紀初,是現代藝術最為蓬勃的時期,包括印象派、立體派、未來派、達達主義、野獸派等,「藝術家眾聲喧嘩,每個人都提出對未來美學的想像。」
在工業、藝術都蓬勃發展之際,此時的德國有一群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與實業家,1907年在慕尼黑組了「德意志工作聯盟」(Deutscher Werkbund,簡稱DWB),他們突破了傳統古典建築體制的窠臼,勇於嘗試運用新材料與新技術的理論,包浩斯創辦人瓦爾特.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也是成員之一。
格羅佩斯受德意志工作聯盟影響,在1919年於威瑪開辦了一所結合理論、實作的包浩斯學校。他從歐洲各地聘請最頂尖的藝術家來當老師,包括抽象藝術先驅的康丁斯基、超現實主義的保羅.克利(Paul Klee)、建築師喬治・莫奇(Georg Muche)、提出「12色環」的約翰.伊登(Johannes Itten)等,課程涵蓋戲劇、舞蹈、美術、文學、建築、工藝、哲學等領域。
格羅佩斯在《包浩斯宣言》中說:「我們必須回歸手工藝」、「把一切……建築、雕塑與繪畫整合在一個單一形式裡。」他強調手作的實驗精神,找了工匠在學校開工作坊(Workshop)。
格羅佩斯曾說,「工作坊是為集體作品做準備最重要的部分」。包浩斯學生完成6個月的「預備課程」(教授結構、線條、色彩特性)後,就可依照規定成為工作坊的學徒。企圖回應工業革命後,人們的生活不能只剩實用主義,在每件大量化生產的家具背後,仍要有藝術思考,並且要學生們實際動手操作,從手做中實踐,而非天馬行空的想像。
工業革命帶來的是去階級化,大量生產後,民眾可享有過去只有貴族才能擁有的家飾、家具,但卻也因為大量生產,讓細節全都消失。
龔書章認為,格羅佩斯藉由包浩斯學校,為大量生產、藝術搭建一座橋,強調「不僅要有藝術的創作,同時也要有工匠精神。」並且把藝術和創作思想,注入到人類生活可用的物件,包括空間、產品設計、鍋碗瓢盆、椅子、地毯、衣服等,將所有生活會用到的物件,都稱為設計,建構了「生活美學」的概念。
諷刺的是,當年包浩斯企圖讓平民也能享有貴族等級的生活美學,隨著時代轉變,如今「包浩斯」演變成為一種風格,再度成為中高階級的品味象徵。
1925年,包浩斯學校從威瑪遷到德紹,這個時期是包浩斯發展重要的轉捩點。為了建立起現代設計理論基礎與介紹現代美學思想與成就,格羅佩斯請包浩斯教授與具領導地位的建築師與藝術家共同撰寫,出版了一套規模宏大的設計理論叢書「包浩斯叢書(Bauhaus Books)」。
而全新的包浩斯德紹校舍也在1926年落成,建築設計出自格羅佩斯之手,延續他在法古斯工廠(Fagus-Werk)的設計理念,大片玻璃立面和曲折的校舍增加採光面積,各種構造的靈活運用,各立面皆有獨自造形特色的律動感,校舍簡潔卻又整合多功能,表現了嶄新的建築空間觀念,成為格羅佩斯不朽的「建築宣言」。特別的是,包浩斯德紹校舍由全體師生參與建築過程,包括室內的家具、室內設計等,全都由師生設計。
包浩斯開創了由藝術家、工匠同時作為老師的創舉,這種著重理論與實作的教育方式,影響了後面的設計學系教育,在當今有許多設計學系,就是以包浩斯的教育方式為理念,台灣包括實踐大學建築系、東海大學建築系等,都是以「向實驗學習」的教學方式聞名。
雖然這樣的教學模式在當今很普遍,但在當時包浩斯學校開辦之初,卻造成老師與老師之間的對立,龔書章說,「第一批包浩斯老師彼此互相謾罵,誰都不服誰,包浩斯首戰部隊的老師們,並沒有完成格羅佩斯的期望與任務。」反而是等到了這批在矛盾和衝突之下教出的學生,畢業後又再回到學校擔任老師,才落實了格羅佩斯當初的理念。
不過格羅佩斯在1928年辭去校長職務,改由漢斯・梅耶(Hannes Meyer)接替第二任校長。梅耶的風格與格羅佩斯不大相同,梅耶期望師生能將創作密集的和工廠結合,在梅耶的領導下,包浩斯也因而有了第一筆營收,但也因為梅耶的極左派、泛政治化與反藝術立場,將政治帶進學校等舉動,使得他和教職員關係惡化。
1930年在政府與學校的輿論壓力下,格羅佩斯逼迫梅耶辭去校長職務,由建築師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接任第三任校長。
凡德羅接手後,禁止校內所有政治運動,也積極推動建築教育研究,才使得教學又逐漸上軌道,然而這個時期的包浩斯,方向也已經轉變為機能主義,課程也與第一階段的包浩斯理念大不相同。
1932年,包浩斯德紹學校遭到當地政府解散,凡德羅把學校遷移到柏林的一處廢棄電話工廠繼續教學,此時基本上算是苟延殘喘,以較小的規模經營了一段時間。1933年8月10日,在納粹的施壓下,包浩斯學校被迫關閉,同時宣告威瑪共和的結束。
希特勒執政後,眾多包浩斯師生只得移民到美國,進入歐美各地大學設計相關科系教書,延續包浩斯的精神,繼續發揮他們的影響力。凡德羅遷居美國,成為阿芒技術學院(Armour Institute,現伊利諾理工學院的前身之一)建築院院長;葛羅佩斯移居美國,擔任哈佛大學建築系主任;畢業並曾任教於包浩斯的亞伯斯夫婦,遷居美國,受邀至北卡州黑山學院任教,包浩斯也在自由的土地上,重新開花,持續發揮他們的影響力。
我們在100年後談論包浩斯的重要性時,龔書章說,「也還有很大一群人是在抵抗包浩斯。」他認為,美學之所以有趣,在於有正、反相互辯證。包浩斯歷經各個時期的轉變,從一開始強調實驗性,創造外觀和美感的形式語彙,後續走向實用主義,也被批評為過於重視物質性,而失去了理解背後的文化精神。
無論如何,100年後再回頭去談包浩斯的意義和重要性。龔書章說:「包浩斯啟動全新的教育系統,讓藝術跟生活可以整合,包浩斯絕對是一場藝術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