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廣播DJ邵大倫:台語為本,mix不同語言的DNA

他用台語口才激撞出流行的火花,把黃昏中的黃昏產業話出新意
2018/10/26
文:江佩凌/攝影:裴禛

你有多久沒聽廣播?而說起台語廣播節目,是否會想成「賣藥的」或是哪個地下電台?但從2017年開始,台語廣播有了新的局面。

台語電台廣播DJ邵大倫,用年輕活潑的台語口吻主持節目,創下廣播金鐘史上首次以台語主持奪下「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紀錄,頒獎典禮那一夜,他如受寵若驚的小男孩走上台,激動地用台語發表得獎感言,大聲感謝評審對台語廣播的疼惜,緊抓獎座的邵大倫,拚的就是要為台語廣播掙口氣。

「這對於台語廣播是跨出很大的一步,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代表整個台語廣播向外踏出那一步的人物,我必須為台語說些什麼。」

打敗呼聲高的黃子佼、馬世芳,邵大倫在台上一一感謝其他入圍前輩過去對他的提攜,並哽咽直言:「我原本一句台語都不會說,今天能夠得到這個獎,感覺很複雜。」而身兼台語DJ和歌手,同時朝所有人喊話:「只要你的母語是台語,還是客語、原住民語,咱攏毋通放棄。」鼓勵大家給他勇敢說下去。

邵大倫每年主持台灣月琴民謠祭照(邵大倫提供)

新鮮的主持風格:mix

聽邵大倫講台語是一種享受,他的節目儘管有著活潑風趣、帶點無厘頭的談話,但不減針對台語歌曲詳細的介紹與訪談,中間穿插一些綜藝梗,時下年輕人愛講的「傻眼貓咪」、「斜槓人生」,或其他網路語言,他都能跟上話題,也就成為他的個人特色。

邵大倫有感而發地說:「若是永遠在用台語講歷史,不如用台語來講一些新的東西和概念。」因此,他還會向聽眾用台語趣味介紹鄉民文化和各種新奇的網路語言,除了放台語歌,也會放華語歌、西洋歌、獨立音樂或阿卡貝拉(a cappella)的音樂作品,介紹「披頭四」時,更打趣形容成「蓋頭蓋臉的4個人」,總讓聽眾會心一笑。他說,不希望台語常和非流行、傳統歌謠或是歷史回顧有關,而是透過語言跟現代社會有更不一樣的角度接軌。

不過,邵大倫主持自己的節目不盡然使用全台語,偶爾還是會用到中文,面對有人曾質問他,為什麼要講華語?他不解地說:「為什麼不能講華語?這就是我啊,我吸收到的東西就是這邊一點、那邊一點,到最後混和變成屬於我的自然語言。」

「語言就是要變化,有新的東西才叫語言,不用的東西就叫考古。」

冷不防地,邵大倫突然說道:「放一個瓦斯爐,上面要點火,就叫做現火。」一夥人還沒意識到講這句話的原因,邵大倫趕緊補充,「就是代表你Hen會(很會)」,眾人瞬間露出笑容,他講完自己也苦笑了一下,接著又說,其實這種梗就是語言延伸出來的東西,但是很有趣阿!這代表華語和台語的DNA開始連結,同樣的,客語和台語、原住民語和種種語言也都可以連結,「可以put together 然後 mix!」

後天學習 台語進步神速

邵大倫其實是台北市區長大的「東區小孩」,笑說小時候走在路上就常遇到演員。然而,小學三年級從板橋搬到台北市後,原本還會講台語甚至客語的他,卻喪失使用台語的環境與機會,並形容:「一年就可以讓你喪失語言。」直到28歲,他才因工作關係開始重新接觸台語。

熱愛50年代台灣味的大倫和太太將婚禮打造出復古台灣味(邵大倫提供)

在邵大倫眼中,他的父母都是十足的「老台北人」,媽媽是萬華人、爸爸是大稻埕人,不過家人只會在家對長輩講「台北腔」的台語,如今隨著各地人口湧入市區、語言融合,台北腔也就慢慢失傳,而邵大倫「後天學習」的台語,也就混著各種發音,他自嘲笑說,現在的腔調是「完全沒有腔」,並認為這相當可惜。

2008年邵大倫進台語電台上班,但起初竟因台語不好無法當主持人,被安排先擔任播報華語新聞的播音員,邵大倫憶及,在同事間台語程度最差的他,還被長官請來上課的老師獲贈一本厚厚的台語字典,叫他要每天認真讀。

長期在充滿台語的環境下學習,邵大倫進步快速,憶及早期主持節目時,他發現那時要找「年輕一點的台語歌」都找不到,如今越來越多新生代音樂人投入台語音樂創作,身為DJ的他相當樂見,「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出來唱台語歌,這是尚好的事情;更美好的是,偌是有一天,台灣有一半音樂市場都在聽台語歌,可以跟華語音樂分庭抗禮,不是很好嗎」。

許多年輕人願意大聲唱自創台語歌曲,在邵大倫看來,這一份能量是來自於「認同」。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是否被國際認同會感到惶恐,因此大家都很拼命找尋自我認同感。「在國際機場,香港人會講普通話、北京人講北京話,只有講台語時,咱就是台灣人。」

支持教育部台語標準用字

邵大倫對台語歌有很多了解和研究,從傳統老歌到獨立音樂都有涉獵,前幾年更重返校園,到師範大學就讀「流行音樂產業碩士專班」,同時研修台文課程。然而他接觸台文系後,卻有份很大的感觸。他發現,學生們在聽、讀、寫方面都沒問題,反而用台語對話卻沒辦法很流暢。

談及台文書寫技巧,邵大倫坦言,除了羅馬拼音比較生疏,台語漢字書寫沒什麼問題,而意外的收穫是,他因流行音樂產業課程,認識了曾以專輯「我身騎白馬」獲第50屆葛萊美獎提名的蘇通達老師,知道邵大倫對台語有興趣,蘇通達便邀請他幫學生校字,也邀他擔任台語專輯的校對工作,全力支持他使用教育部台語標準用字,甚至參與台語專輯的歌詞創作。

邵大倫與茄子蛋(邵大倫提供)
邵大倫與陳明章(邵大倫提供)

邵大倫其實曾幫不少台語歌手寫歌,但面對台文書寫有幾派主張和說法,邵大倫身為台文工作者,也有著個人的見解:「既然政府有標準字,為什麼不要用教育部所編定的這套,讓它廣為流傳?

他堅持,這些經由專家學者投入心力的寫法,就應該正確依照這樣寫法,因為他發現,許多台語歌詞總是使用錯誤的字,例如常見遊玩的寫法是「七桃」,但正確應寫作「𨑨迌」;稱讚別人漂亮的「水」,台語正字則是「媠」。因此他自己的個人專輯,邵大倫都會自行校字,甚至從第4張專輯開始,會特別請台語教授幫忙校對,顯見對於台語文的謹慎重視。

邵大倫後來還受邀擔任金曲獎評審,也讓他對於下一張台語專輯的品質要求更嚴謹,不敢貿然出手,「我希望下一次發片是不留遺憾,寧可慢慢做,好過一年內做10首歌」。

得獎後確立未來道路

兒子小倫穿上「請說台語」衣服(邵大倫提供)

對於今年再度入圍廣播金鐘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邵大倫坦言,去年入圍是驚喜又驚嚇,今年二度入圍則感覺「很安心」,知道自己實力並非偶然,特別有「入圍就是得獎的感覺」,但他也一句話點出台語廣播節目困境:「台語廣播是黃昏中的黃昏產業。」

邵大倫語重心長地說,對他而言,做台語廣播是要緊抓著不要失傳,沒想到竟能拿到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肯定,他認為,評審可能除了對台語廣播的鼓勵,還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這個產業,因此他自認去年能拿獎是「搭台語的順風車」。

在他眼中,台語歌的流行程度還沒到他認知上的那種普及狀態,也坦言現階段台語歌和華語歌在普遍性上仍存有很大的落差;然而,他為何可以拿獎,則是他不斷自我思考的問題。

被問到得獎後這一年來,他身上是否發生什麼改變,邵大倫想了想,正色回答:「當初走上這條路如今有了肯定,除了對過去十年的自己有了交代,我也更確立未來發展的想法,應該是以台語當作基礎。」

但邵大倫深知,要吸引年輕人聽台語廣播沒那麼容易,可是他希望更多聽眾能更加關注母語,「或許沒那麼簡單,但我覺得若能藉由獎項發揮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喚起自己對於母語的重視,那就真的很值得」。

邵大倫小檔案

邵大倫2010年參加歌唱選秀節目「超級紅人榜」闖出名堂,成為節目首位連過19關的選手,之後發行過5張台語專輯,並曾連續入圍第24屆、第25屆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擁有橫跨唱歌、主持、模仿、脫口秀等專長。

在台語電台「寶島聯播網」工作迄今10年,邵大倫目前擔任電台DJ,主持台語廣播節目「寶島真無閒」,2017年奪下第52屆廣播金鐘獎「最佳流行音樂節目主持人獎」,隔年更再度入圍同獎項,主持功力備受肯定。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