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劉克襄:沿大河而下──遇見台灣的新文化

以一個30歲媒體副刊主編的見識和興趣,交待自己如何划著小舟隨大河奔流而下
2018/10/26
文:劉克襄

解嚴前夕,台灣第一份新辦的日刊綜合性報紙,自立早報,早已在如火如荼的籌備中。我當時在自立報系服務,主要工作是負責這份新報紙的藝文版面。隔年元月初創刊時,副刊要呈現何種內容,心裡雖有定見,但隨著社會變遷,還是不時在忖度。

當時自立晚報副刊,在詩人向陽主編下,早已開闢一個本土文學的園地,若是多了一個副刊,勢必得擁有更新視野的文化內涵。若以當時社會思潮和氛圍,很多過往被視為邊緣弱勢的議題,此際都突顯了未來的重要性。解嚴只是正式打開一個水壩的閘口,讓早就匯聚滿滿的洪水奔流而下。

提供更大版面,容納各種文化論述,遂成為我設定的方向。但創刊一開始要用何種內容,才能帶出一個新的視野和高度。我還是想要透過自己喜愛的風土博物,推出一個「探險家在台灣」專輯。

(劉克襄提供)

我打算在前幾日,連續推介十位,百年前在台旅居的歐美和日本人士。報導他們如何看待這塊土地,以及展現專長貢獻給台灣。這些人物包括了馬偕、紹達、郇和以及鹿野忠雄、伊能嘉矩、森丑之助等人。過去,這些人物的事蹟較少有系統性地被國人知道,或者從更寬廣的視野,給予應該獲得的尊祟,此時推出正是時候。

當時便邀約了好幾位長年研究台灣史的學者幫忙撰稿,諸如劉益昌、翁佳音、鄭仰恩等人,容我再此向他們再次致謝。順便一提,當時鄭問是好友何華仁特別邀來協助,幫我完成這個專輯最後拼圖的插畫作者。他們倆是復興美工同學。一場咖啡,三人坐下來閒聊。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理念表述,他便爽快且興緻昂然的答應。

此一專輯推出,果然引發熱烈討論,日後還有各類早年在台的外國人不斷地被爬梳、引荐。諸如英國攝影家湯姆生、人類學者史蒂瑞,以及撰寫《紅星照耀中國》的記者埃德加史諾等人。他們的調查、攝影和記述,我都設法在副刊詳介。希望國人從他們的角度,不論是博物學或民族學,看到另一個台灣的面貌。或者,我們看台灣,此後又有了多樣的角度。

還記得報紙刊出第一天,我隨即遇到幾件有趣的事。一位在台協會工作的老先生當天中午便衝進報社,探問主編是誰?他非常好奇為何有副刊主編竟會介紹這些人物。當天我就這樣認識了古道專家楊南郡。日後承蒙其協助,常在我這兒撰寫台灣山岳探查的文章,並以自己野外多年探查的經驗,譯注諸多精彩的田野調查文獻,進而更豐厚多樣地介紹許多日本在台傑出的調者。

(中央社記者蘇聖斌攝影)

早年跟鹿野忠雄一起攀爬山林的噶瑪蘭人陳抵帶,從花蓮壽豐鄉寫信給我。感謝我將這位消失於婆羅洲雨林的傳奇人物,重新介紹給國人認識。同時,歡迎我改日前往,他樂意將自己當年追隨鹿野縱走中央山脈的經驗,跟大家報告。

台博館長吳密察看到這一專輯也相當振奮,還積極地介紹了台大歷史系同學費德廉(Duglus Fix)和我認識。費德廉專攻台灣史研究,主要重心在228,但回美國幫忙我蒐集相關台灣文獻時,他同樣感受到,早年歐美人士訪查和旅居台灣的報告,無疑是深入認識這塊大島的重要史料。後來便在執教的Reed College學院架設了一個「Formosa」網站。目前有關台灣西方早期歷史文獻、地圖和照片,蒐集最完整的應該就是這裡。

後來,當然還有更多跟台灣史、自然志相關的諸多事物逐一浮現,但太多太繁複了,我已無法備載和詳述。謹以此閘口打開的一些初步印象,分享這種社會秩序重整時,自己曾參與的履歷。那種萬流奔騰的河岸風景,委實難以言盡。我謹能就一個媒體副刊的誕生,以一個30歲主編的見識和興趣,交待自己曾划了一艘小舟,隨著這條大河奔流而下。

(本文主照片由何華仁拍攝與授權使用)

172.30.14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