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2018年初,頭份市東聲戲院貼出公告,宣布3月起結束營業,台灣逐漸凋零的傳統老戲院又一家吹起熄燈號。曾經堅持「即使只有一個客人,電影也照樣播放」的老闆徐琳彬、湯松妹夫婦紅著眼眶感嘆「我們也很不捨,但是沒辦法,時代變了,我倆也真的老了,體力、精神負荷太大,對不起…」。
東聲戲院由現年高齡88歲的徐琳彬和79歲妻子湯松妹攜手經營,陪伴苗栗人走過一甲子,數十年來,從播放首輪熱映片到後來放映二輪片,也曾經歷戲院外大排長龍、影廳內座無虛席的風光年代。最興盛時期,兩廳同時放映都有戲迷排隊搶著買票,得請近10名員工才忙得過來;然而,近10年來,影音科技多元、網路盜版猖獗,加上現代化影城興起,老戲院難敵時代洪流與無情歲月,老夫婦毅然選擇退場。
老戲院承載著濃厚在地情感與回憶,許多人「從小看到大」,歷經談戀愛、結婚、生子,到現在是帶著第二代全家一起來看電影,老夫婦決定「收攤」的消息透過媒體報導、臉書社團傳開,不少老影迷再回到這裡重溫舊夢,也有年輕學生、新訪客抱著體驗懷舊心情慕名而來。
東聲電影院位在苗栗縣頭份市金天地商業大樓3樓,設置在一樓的售票處是早期迎賓據點,清楚記載每場次的放映時間、片名,以及「票價:全票120元 學生票110元」。因為生意大幅下滑,戲院不再請員工,售票、清潔、放映,所有大小事都由老夫婦一手包辦,售票窗口擺上牌子「請上3樓購票進場」。
循著階梯而上,斗大的白底藍字招牌映入眼簾,轉進通往影廳的長廊入口處,一張簡單的工作桌,湯松妹用親切微笑迎接,表明採訪來意後,她趕緊把工作室裡的老伴喚出。
此時,徐琳彬正忙著製作戲院最後一檔影片的宣傳廣告,黃色長條形壁報紙上,兩行分別以紅色、綠色顏料書寫的片名「正義聯盟」、「血觀音」,和牆上片商提供的印刷海報相比,絲毫不拐彎抹角,還多了分手寫溫度。
訪談就在影廳外的桌椅區進行,隔著一扇門和布幕,隱約能聽見電影音效聲;這是個週末午後,電影散場時,從裡頭走出的觀眾,大約10根手指就能數完。
年少時到戲院看電影的偶然經驗,意外開啟徐琳彬的「放映人生」。他說,當時影片內容早就記不清,倒是戲院的滿滿人潮令他大開眼界,直覺這行「有前景」,17歲便離家,隻身北上西門町學習電影放映、機器維修專業技術,隔年學成回鄉。
徐琳彬說,民國30多年,全苗栗有30家戲院,卻只有一家播放電影,其他29家都用來「做大戲」,供戲班表演。他買了一組放映機器,巡迴苗栗、公館、大湖、三義、銅鑼、後龍、卓蘭等各鄉鎮「放電影」,久而久之,大家見他帶著設備到場,就會奔相走告「小彬來了,看電影喔!」
他自嘲,現在還是在放電影,只不過「是『老彬』了」。電影放映室裡頭,放著一台古董級的膠卷式放映機,與數位放映設備並列著,見證台灣近代電影發展史。
早期農業社會休閒娛樂不多,特別在鄉下地方,看電影是最大享受,經過徐琳彬5、6年的巡迴放映「打戲路」,苗栗的電影風氣逐漸被打開,於1960年代進入高峰期。戲院老闆紛紛自行採購設備播放電影,徐琳彬於是回到頭份,起初受僱擔任戲院技師,後來接下東聲電影院的前身「新生戲院」,自己當老闆。
徐琳彬的人生少不了電影,也能捉住在地人的喜好選片,他說,早期頭份人愛看武俠片、黃梅調,文藝片反而沒人要看,現在則是各種風格都有人喜歡。這麼多年下來,自己看過幾部片?他笑說「沒算過」,再問他最喜歡哪部片,徐琳彬稍加思索,回答「應該是『鐵達尼號』吧!那部片場面啦、劇情啦,都好,連播39天的創紀錄票房,更是空前絕後。」
他與妻子湯松妹也因電影結緣,婚後湯松妹為他放棄中油穩定工作,合力經營戲院。
湯松妹說,丈夫擁有電影放映專業技術,從無聲由專人講述劇情到有聲電影、從黑白到彩色,碳棒膠卷時代到數位化,堪稱苗栗行動電影院先驅,更是帶動苗栗電影觀賞風氣的幕後推手,「他最大的成就感來自於,看到觀眾願意走進戲院看電影」。談到這一段輝煌成就,湯松妹的眼神散發一股榮耀光芒。
民國70年左右,電視普及、錄影帶、盜版興盛,許多鄉下地方戲院開始一間間收攤,到了民國90年,在徐琳彬的記憶裡,苗栗30間戲院,已有8成關門歇業,近幾年網路科技發達、現代化連鎖影城進駐,經營環境愈加險峻,夫婦倆仍咬牙苦撐,堅持即使「1人包場」電影也會繼續放映。
雖是間老戲院,老夫婦倆打理起來絲毫不馬虎,與時俱進汰換新座椅、放映設備升級數位化,影廳內外也總是維持乾淨整潔。還有早期木製裝潢的「販賣部」,玻璃櫃裡賣的不是爆米花,而是各式你我熟悉的零食、飲料和汽水,種類絲毫不陽春,隨時為客人的需求準備著,老闆娘不時親切問候,傳遞一股現代化影城所欠缺的人情溫暖。
絕大多數客庄長輩生活作息早睡早起,但要維持電影院營運可不行。多年來,徐琳彬和湯松妹無論颳風下雨,每天中午以前到戲院開門,忙到終場放映結束、清理打掃完畢,收拾物品回家已是深夜11、12點,甚至凌晨。
湯松妹和丈夫全年無休「365天守著這個戲院」,我竟天真問「過年呢?也沒放假嗎?」兩老異口同聲「過年生意反而好,就像有時颱風天也是,我們還是來」。
無奈年紀越大,體力、精神都大不如前,在兒子再三勸說下,夫婦倆煎熬許久,只能忍痛放手,趁著健康狀況還可以,想到處去旅行,看看螢幕外的世界。
電影終將散場,2月28日最後一天營業日,湯松妹面對各地來歡送、祝福東聲戲院及他們兩老的老影迷,幾度擦拭淚水,好不容易哽咽擠出幾個字:「心情五味雜陳,謝謝大家長期支持…」。
而徐琳彬這位年近9旬的電影放映師,從一個北上學藝的小學徒,到成為戲院老闆,昔日的少年郎,如今已是白髮翁,這條與電影相伴的路,一走就是71個年頭。
這一天他走在漆黑影廳,無需任何燈光輔助,熟練的穿越走道、階梯,步入放映室,關上機器,告別了電影。徐琳彬的全新人生,這才正要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