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黃花風鈴木綻開的溫暖午後,全美戲院打開大門,迎接魚貫而入的影迷,一對全身白衣、拿著相機在戲院對面按著快門的情侶,穿越民權路,走進戲院到處張望,詢問售票人員是否有賣電影手繪看板的明信片。表情有點靦腆的女生說,他們是從香港專程來的。
走過台南市舊市區「大井頭」,不經意地望向民權路兩旁手繪看板,目光很難再被移開,時光好似凝結在半世紀前台灣電影院林立的年代,國際導演李安口中的「全美戲院」就在眼前。
大井頭,這個從荷據時代流傳下來的地理名詞,雖已是過往,區域周遭卻混雜著台灣400年來不同的軌跡。喧囂遊客穿梭在荷據要塞普羅民遮城蛻變後的赤崁樓、鄭成功之子鄭經興建的祀典武廟,以及前身是明寧靖王府的祀典大天后宮之間,品嚐著道地風味小吃。
全美戲院夾雜在這些數百年古蹟之中,在歲月緩慢流逝之中已顯得有點渺小。儘管老台南人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存在,儘管有著南方影展開播的盛況,戲院前4面巨大的手繪看板,已很難激起眾人特別的悸動──直到李安在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大放異彩,描繪學生時期留連全美戲院的記憶為止。
「似乎這個社會好像突然回過神一樣,痴迷全美保留的老戲院風格」,在全美戲院待了30年的吳俊誠說。
吳俊誠是全美戲院創辦者吳義垣的二兒子,原本想當導演,父親希望他看顧家族事業,吳俊誠也不囉嗦,退伍後就回家工作。事實上,吳義垣的3個兒子都是全美戲院的掌舵者,2個女兒出嫁前也在戲院中幫忙。
前幾年,全美戲院受到國內外媒體報導和電影業界的關注,聽到媒體又來訪,吳俊誠似乎習以為常,口氣一開始沒那麼興奮。隨著時間拉長,記憶中的點滴開始匯流,對戲院及電影的熱愛,又把消失的歲月拉回來,成為他口中的故事。
全美戲院最早的名稱是「第一全成」,由吳俊誠的5個舅舅在1950年合資開設,1969年才由吳義垣買下改名,吳俊誠記得很清楚,當天他幼稚園畢業,全家搬到戲院的2樓生活,一樓就是舞台和電影院。
全美戲院這棟老建築,吳家也不知是何時興建的,只知這棟建築兩側構造對稱,樓梯窄又陡,上下樓不容易,三樓還有黑色蝙蝠及海馬的浮雕,蝙蝠代表「福氣」,海馬象徵「多子多孫」。
在電視尚未普及的年代,看電影是時尚的戶外娛樂,單是台南舊市區就有20多家戲院,對很多老台南人來說,全美戲院只是一家二輪戲院,2片同映,卻鮮有人知道,全美戲院曾經也有過短暫首輪戲院的時光。
輝煌歲月沒有持續太久,競爭對手太多,全美戲院面臨虧損,原本想要關閉,剛好遇上有位美商公司主管獻策,首輪行不通就改為二輪,吳義垣接受改變,讓全美戲院從谷底翻身,轉虧為盈,著實風光一陣子。
只是,歲月是把殺豬刀,戲院經營也不例外。人工手繪電影看板逐漸被電腦輸出印刷技術取代,錄影帶、光碟的崛起,更帶來戲院倒閉的風潮,突然間,保留手繪風格的全美戲院,成為台南戲院中罕見的異數。
走過半世紀,全美戲院的手繪電影看板故事說不完。早年全美有駐院畫師,就在戲院前走廊作畫,每週都要有新的手繪看板掛上,直到播放廳數從1廳增為2廳,錯開上檔時間後,上掛手繪看板時間,才得以拉長2週至3週,畫師也不用忙得焦頭爛額。
全美戲院的畫師歷年來也有不少人,如今是顏振發,想看他,很簡單,只要到全美戲院對面的騎樓,無時無刻都能看到他盯著海報在作畫,路人好奇駐足拍照,也影響不了他,身心靈似乎已完全投入眼前的畫布。
在手繪電影看板遭漠視時,顏振發既擔心靠這項技藝無法過活,又煩惱手繪可能失傳,現在他站在路旁指導手繪研習營時,卻又說「這一切已不重要」,似乎對手繪風潮再起深具信心;他已收了徒弟,甚至有一個年輕人每天跟在顏振發身旁學畫。
全美戲院又受到關注,其實是很多元素混合催生的化學作用,李安、老戲院風味、媒體報導,但轉折點是手繪研習營,坐在戲院2樓的吳俊誠,看著正在對街作畫的顏振發說,這是他的點子,也成功地說服顏振發指導研習營的成員。
開辦3年多的手繪研習營,地點就在全美戲院對面停車場空地,課程是每週4堂,每堂3小時,課程內容只是畫一張電影看板。說來好笑,參加研習營的人,超過9成不會畫畫,只是單純地有興趣。一名蹲在路旁的女學員,一手拿著電影海報,一手以畫筆指著全美戲院說,她每天都會經過戲院,看久了,興緻也來了,就報名作畫。
全身是各色水彩的顏振發,擦掉不小心沾在臉上的顏料,在研習營成員作畫的狹窄空間來回走動,有時看不過去,趨前教導學生畫兩筆,話不多,總是恰到好處,學員也不在乎路人指指點點、品頭論足,看起來很開心。
採訪過程中,鑽研老建築的文史工作者蔡顯隆被邀請到場,吳俊誠介紹,蔡顯隆對台南的戲院有研究。蔡顯隆隨即提起,全美戲院和台南林百貨創辦人林方一有淵源,吳俊誠笑著說,不知道是真是假。
原來全美戲院這棟建築物曾是林方一的住宅,當時林方一從日本來到台南,開設吳服店賺大錢,陸續在台南置下房產,全美戲院就是其中之一,但林方一49歲過世,遺孀在二戰後被遣返日本。蔡顯隆力勸吳家把這段故事寫進全美戲院的歷史。
蔡顯隆在2樓辦公室說著說著,又到了電影播放時間,剪票員打起精神迎接新的場次,影迷看著售票口上方時刻表,思量著是否要入場,還是乾脆租電影光碟回家躺在沙發上,瞬間的考量,決定老戲院未來的命運。
看著倉庫堆積著數千張電影海報、膠卷播放機、釘在牆上的「脫帽」、「禁煙」牌子,全美戲院有股滄桑的憂鬱,空氣的流動顯得很沈重,但吳俊誠說,老戲院本身就是種價值,不管如何,全美還是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