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之死 反映國際對中國大陸壓力變小
(中央社台北15日電)綜合國際媒體分析報導指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被監禁至死,充分反映西方政府為與中國大陸做生意,在人權問題上向中國施加的壓力變小了。
紐約時報中文版14日發布「劉曉波之死和無力對抗中國威權的西方世界」為題的評論指出,劉曉波的病篤與無聲再次突顯一個問題:西方政府缺乏對抗捲土重來的中國威權主義者的能力或意願。評論指出,這些日子以來,在西藏和新疆的囚犯生活條件上,西方大國政府很難得到中國的回應。人權倡導者和專家說,很多西方政界人士和中國官員的會面都被其他問題佔滿,比如朝鮮、貿易與投資、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路安全等問題,他們不像以前那麼願意集中在人權問題上了。
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政府,也「禮貌敦促」釋放劉曉波。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說,「她希望看到向劉曉波及其家人發出的一個人道主義訊號」。而川普本人沒有公開表態,交由下級官員置評。
梅克爾的聲明反映了世界秩序的轉變,而在川普的治下,美國也脫離了最直言不諱的人權倡導者這個傳統角色。
每當要遊說中國大陸改變對異議者的嚴判,減少對公民權利的各種束縛,對話從來都不會友好,進展一直微乎其微。中國大陸領導人很擅長利用經濟和外交的誘惑及威脅來挫敗這種壓力。
此外,中國大陸竭力透過增加財務支持和提供維和部隊來提高自己在聯合國的地位。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僅透過發言人「深感悲痛」,但「在目前這個階段,我沒有更多可以講的」。
法新社14日報導也說,中國大陸政府是賭定了與保衛異議人士的權利相比,全球各國政府更關心如何改善與中國的貿易關係。正當中國加緊打壓公民社會之際,中國的貿易夥伴們變得低調。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經濟仍在增長之中,與中國做生意的前景令很多國家減少了對中國侵犯人權問題的公開批評。例如,2010年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向監禁中的劉曉波頒發諾貝爾和平獎後,中國大陸停止從挪威進口三文魚(鮭魚),直到去年12月,兩國關係才恢復正常。
報導指出,這次劉曉波醫院治病期間,挪威總理迴避有關劉曉波的問題,只是在劉過世後才表示非常難過。有挪威記者對此評論說「挪威政府選擇了三文魚,而不是劉曉波」。
報導還提到,劉曉波逝世當天,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共同記者會上先是稱讚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然後才對劉曉波逝世表示哀悼。1060715
- 2017/07/17 12:48
- 2017/07/15 19:11
- 劉曉波之死 反映國際對中國大陸壓力變小2017/07/15 16:38
- 2017/07/15 09:20
- 2017/07/14 23:0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