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氣球事件虛耗經年 美中關係回到原點

一度陷入低潮的美中關係,最近又活絡了起來,雙方高層官員互訪不斷,雖然檯面下也過招不斷,但都在為11月中登場的舊金山「拜習會」鋪路。不過,1年前的峇里島「拜習會」,雙方也鋪了不少路,會後卻硬是壞在幾顆偵察氣球上,搞得美中花了大半年,忙著重新鋪路。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台北特稿

2023/10/31 17:02(11/1 07:22 更新)

示意圖。(中央社製圖)
示意圖。(中央社製圖)

今年初,中國施放的幾顆偵察氣球飄到美國上空被擊落後,把去年11月「拜習會」後一度回穩的美中關係,完全搞砸,重新來過。折衝了大半年,原本高姿態的中國身段放軟,以「一尊」自居的習近平更屈尊接見加州州長。另一方面,美國農業部準備破例率團在上海進博會擺攤。這一切,看得外界目不暇給。

可以說,如果不是幾顆飄到美國天空的中國小白球,美中關係應該不會這般折騰大半年。這幾顆偵察小白球,和50年前促進美中關係的乒乓小白球相比,不但滾動方向完全相反,且讓美中關係的進程,虛耗空轉了將近一整年,又回到了去年底的原點。

儘管美中關係近來重新活絡,看似讓兩國關係回暖在望。然而,從兩國學者到兩國官方,心裡都明白的現實是,在美中相互視對方為戰略競爭對手、乃至潛在敵人,甚至是「擋在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最大一塊絆腳石」的情況下,幾可斷定,美中關係是很難回得去了。

不過,很難回得去昔日的關係,並不代表美中不想改善關係。而雙方想改善關係的動機,都是為本國的利益考量,且都有各自的算計。

對中國來說,這大半年來的美中關係,中國多半是高姿態的一方。然而,在美國主導的地緣政治圍堵,以及衍生的科技圍堵及經濟圍堵下,中國先前已經吃到了苦頭。再加上長達3年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副作用,中國經濟陷入交困,在化解危機的同時,是需要相對和緩的外部環境的。

這大半年來,中國在與美國對抗的過程中,始終不忘在全球挖美國的牆腳,除了傳統親近的非洲外,中東和拉丁美洲成為中國施力的重點;同時也不忘拉攏歐洲及東南亞。然而,中國已經發現,如果不跟圍堵始作俑者的美國緩和及改善關係,挖再多的牆腳,只能累得一身汗,事倍功半。更何況中國也自知,一旦與美國衝突,實力是難以抗衡的。

至於美國,也認識到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治下的中國,終究不會放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這和美國「遏制中國擴張」的戰略總目標,基本上是「零和」,如果放任對抗蔓延,對美國威脅更大。同時,烏克蘭戰爭和以巴衝突這兩場眼前的變數,美國更需要穩住中國不站到自己的對立面,以免陷入三面開弓的複雜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先前已經看到,美國從6月以來,先後派出了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氣候特使凱瑞(John Kerry)、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等部長級官員訪中。而中國儘管擺出高姿態,實際上對這4人的到訪,無不重視,更希望藉此拉住美國不要斷線。

來訪了4個部長,還沒派部長回訪、自認贏了面子的中方,裡子更希望促成「拜習會」,日前於是派出具有中共政治局委員身分的外長王毅訪美,為「拜習會」鋪路;更稍早前,中方也由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代表,與美方視訊舉行中美經濟工作組首次會議,讓「拜習會」的鋪路工作,有了好的開端。

更有甚者,在前述4名高官後,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接連訪中,且都獲得了習近平接見。特別是紐松,儘管被視為美國政治新星,習近平的接見也被視為「押寶」,但畢竟是屈尊接見,便顯得不甚尋常。

當然,這些友好的姿態,並不能掩蓋雙方競爭態勢未變的事實。大的不說,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日前在白宮接見王毅,便是比照習近平6月在北京接見布林肯的模式,端坐在中央主桌。儘管美中誰是這種座位安排的始作俑者眾說紛紜,但從這種小地方,就看得出美中之間你來我往的過招。

同時,雙方擺出了緩和關係的姿態,但也看清了這種關係的本質。在中方,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刁大明直言,美國近來一方面「從自身利益出發」,表示願意與中國溝通並加強合作;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戰略競爭和打壓遏制的態勢,並沒有根本性變化。

在美方,美國政治學者布雷默(Ian Bremmer)認為,「拜習會」儘管不會帶來什麼外交突破,但定期溝通總有助緩和緊張局勢。美中領導人如今都各自面臨國內挑戰,兩國也無法承受對抗,需要「片刻的平靜」,讓這個全球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具有可預測性。然而,兩國對抗的核心本質,並沒有太大變化。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如今,儘管王毅代表中方,向美方作出「通往舊金山不會是一馬平川,不能靠自動駕駛」的喊話,但明眼人都明白,這是中方一貫的喊價策略。

畢竟,浪費了大半年,路總算已經鋪到對方家門口了,只要不再冒出諸如偵察氣球般的意外,舊金山「拜習會」,總算能為虛耗且緊張許久的美中關係喘一口氣,一如去年的峇里島「拜習會」。當然,美中兩國背地裡該幹什麼,還是會照幹不誤的。(編輯:唐佩君)112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