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陳亞蘭淚喊歌仔戲沒被遺忘 賣房產拍嘉慶君金鐘獎爭帝創先例

2022/10/18 12:40(11/8 15: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18日電)56歲的資深歌仔戲演員陳亞蘭今年以「嘉慶君遊台灣」角逐金鐘視帝,寫下金鐘史上首位女性演員入圍此獎的里程碑,讓她感動沒有愧對恩師,也盼讓牽起家庭連結的歌仔戲繼續傳承。

由於金鐘獎報名是按照角色性別,而非演員本身,陳亞蘭接受中央社訪問表示,本來自己就決定報男主角,原以為歌仔戲女扮男裝角色應該沒機會,沒想到卻史無前例入圍,讓她特別感謝評審突破思維,也有感身處於進步的年代,趕緊向恩師、國寶歌仔戲演員楊麗花報喜。

陳亞蘭表示,女扮男裝得下功夫,絕不比男生輕鬆,早上4、5時就得起床練身段、唱腔,讓自己的舉手投足比男人更男人,「楊阿姨說一個小生的養成,沒有40歲不會成氣候」。陳亞蘭花數十年沉澱一個角色終成氣候,也讓楊麗花驕傲對她說:「妳的成就就是我的成就。」

能詮釋英氣小生、亦能扮演俏麗小旦的陳亞蘭,成長於歌仔戲世家,從媽媽肚裡就聽歌仔戲長大,3歲登台演戲,18歲當起劇團小生,21歲就被楊麗花相中、手把手教授,成為她的得意門生。

小時候的陳亞蘭卻相當排斥這個舞台,她說有句俚語叫「父母無聲勢,送囝去學戲」,意即家境不好,才會送小孩去學一技之長,讓她從來不敢帶同學回家,就怕被看不起。長大後回想當時,陳亞蘭覺得自己像井底之蛙,「不知道楊麗花在北部這麼紅,如果知道的話,我就會大肆宣揚,讓大家知道演歌仔戲也可以當天王。」

除了歌仔戲外,多才多藝的陳亞蘭其實也跨足戲劇、唱歌、主持,還曾入圍金鐘視后、綜藝節目主持人,跨界邀約不斷。但她說,最愛的還是歌仔戲,而傳承是自己最重要的使命,讓她願意賣掉3棟房產,成無殼蝸牛,就為盡善盡美製作「嘉慶君遊台灣」。

「這是台灣唯一土生土長的戲曲劇種,很接地氣、闡述正能量,告訴你惡有惡報、不教人作奸犯科,看歌仔戲的小孩不會變壞,不希望歌仔戲隨著時代變遷而沒落。」陳亞蘭說,只可惜,在政策、多元娛樂潮流等影響下,電視歌仔戲一度消失螢光幕前。

直到2019年,楊麗花與陳亞蘭帶著「忠孝節義」回歸,這是電視歌仔戲睽違16年重返八點檔的重要一刻,獲得廣大迴響。3年後,陳亞蘭也抓緊時機再推「嘉慶君遊台灣」,她透露全劇30集累計收看人次超過1500萬,「電視歌仔戲依舊有粉絲,很多人被喚醒,覺得有戲看真好,先前是因為隔太久沒做,大家沒地方看才被漸漸遺忘。」

陳亞蘭眼底閃著光分享,想當年,楊麗花電視歌仔戲在1970、1980年代風靡大街小巷,光一齣「薛平貴和王寶釧」收視率就曾飆破50,婆婆媽媽準時坐在電視機前收看,孫子也耳濡目染,「上一輩就算沒讀書,也能從中知道歷史文化,建立起珍貴的家庭連結。」

幾年前,陳亞蘭為粉絲舉辦了一個「人人都是楊麗花」活動,超過上百人參與,最大68歲、最小只有5歲,大家能穿上楊麗花的戲服同樂。有年輕孩子套上衣服後,就紅著眼眶對天上說話:「阿公阿嬤你敢有看著我穿楊麗花的衫仔?你上愛的楊麗花。」在轉述過程陳亞蘭也不禁哽咽。

「國外的孩子大了就會離家,只有我們才有這樣的感覺,藉由歌仔戲,會想起阿公阿嬤怎麼把自己帶大。」陳亞蘭說,這也是她再怎麼困難、依舊想撐下去的理由,將這份人與人之間細小卻深遠的情感回憶保存。

陳亞蘭吐露,去年剛拍完「嘉慶君遊台灣」時一度心灰意冷,她發覺電視歌仔戲空窗的16年間,台灣的觀眾不見了、專業人才流失了,古裝的服裝、置景師也消失了。自己除了扛起主角「嘉慶君」重擔外,還得身兼製作人、戲曲導演、監督配樂剪片等,動腦想著如何把創新加入,24小時都不夠用,懷疑起自己擔起傳承重責的能力。

「嘉慶君遊台灣」播畢後,雖然許多粉絲依依不捨、期待下一部,陳亞蘭卻有些卻步,坦承「錢都花光了」,自嘲現在得「寄生上流」暫居恩師楊麗花家,但楊麗花也只是拍拍她說「順其自然」、鼓勵她。

所幸今年金鐘獎史無前例地讓陳亞蘭以「女身男相」角逐視帝,彷彿打了劑強心針在她身上,她也說:「成績這麼不錯,再放手真的有點可惜。」

陳亞蘭拍拍臉頰打起精神,她說:「歌仔戲真的沒有被遺忘,只是沒出現在江湖上,藉由電視的傳播力,我相信只要它能夠常態性演出,這個文化一定能被保留、傳承下去,我們願意負擔這個責任,但也希望全民共同參與。」(編輯:張雅淨)11110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時代劇成金鐘搶獎熱門 曹瑞原:珍惜手邊每部作品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