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基因編輯技術 可望拯救人類遺傳性耳聾

2017/12/21 16:30(12/21 16:4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巴黎20日綜合外電報導)科學家今天興奮表示,因基因問題注定耳聾的「貝多芬」實驗室老鼠可以透過一種基因編輯技術重拾聽力,可望造福具有相同遺傳性耳聾的人類。

科學家透過將基因「編輯器」直接注入具有致聾DNA新生老鼠的耳朵聲感細胞中,讓會使老鼠喪失聽覺的變異基因「失去作用」。

美國和中國大陸科學家團隊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中寫道,這些老鼠4週大的時候,沒有接受注射的老鼠無法聽到響度表上80分貝、相當於城市交通的聲音。

接受治療的老鼠則能對低到65分貝、相當人類正常談話聲的聲音做出反應。

部分又稱作「貝多芬」的實驗室老鼠一隻耳朵接受治療,另一隻則否。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在音樂生涯中期逐漸喪失聽力。

研究人員注意到,接受注射的耳朵中有更多較健康的「毛細胞」(hair cells)。人類和老鼠體內的這種細胞負責感應聲音,但會受到TMC1基因的突變版本消滅。

哈佛大學研究共同作者柳儒謙(David Ruchien Liu,音譯)告訴法新社:「我們觀察到接受注射的耳朵能保有聽力,沒有注射的耳朵則否,真的很興奮。」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這些老鼠長到8週大時,沒有接受治療的老鼠對突然的、大聲的聲響毫無反應,接受治療的老鼠則會受到驚嚇。

柳儒謙透過電子郵件表示:「我們觀察到對聽覺功能與毛細胞健康有極大助益。」(譯者:中央社李佩珊)106122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