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外銷訂單減幅收斂 經濟部:第2季有望回暖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台北22日電)經濟部統計處今天公布1月外銷訂單404.9億美元,年減6%,減幅低於預期,也較去年12月收斂,統計處預期2月減幅將再縮小,接單狀況有望在第2季逐漸轉好。
1月外銷訂單404.9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次高。統計處原先預期1月外銷訂單金額可能年減逾1成,但國際手機大廠進行促銷、筆電接單表現不錯,伺服器、網通產品需求增加,加上國際油價及鋼價有止跌回升跡象,使1月減幅僅6%,優於預期。
外銷訂單中占比約55%的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1月接單金額分別年減5.8%及2%,主因國際品牌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不佳,加上整體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導致組裝代工等相關供應鏈接單減少。
傳統貨品因國際油價較去年同期下跌,國際鋼價也走跌,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化學品分別年減10.1%、10.4%及8.2%。機械產品則受美中貿易摩擦影響,中國大陸投資意願保守,年減11.7%。
不過,統計處長林麗貞指出,觀察去年11月以來減幅,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年減幅度都有縮小;傳統貨品1月接單金額也都較去年12月增加。
觀察主要訂單來源,林麗貞表示,1月訂單衰減力道多來自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1月接單98億美元,年減14.1%,主因中國經濟成長趨緩,資訊通信、光學器材、機械、塑橡膠製品、電子產品、基本金屬接單全面減少,其中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減少2.8億美元,減少23.1%最多。
統計處調查廠商對2月接單看法,以訂單金額計算動向指數為28.1,預期將較1月減少,統計處預估2月接單金額為310億至320億美元,年減1.4%至4.5%。林麗貞指出,2月工作日只有15天,訂單預期減少是正常狀況,但減幅有逐月縮減跡象,目前看來,整體接單狀況並沒有惡化。
林麗貞表示,外銷訂單通常在3月後逐漸有起色,可以寄望第2季回暖,但因變數多,還無法預測何時可能較去年轉為正成長,後續可觀察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表現、美中貿易紛爭談判狀況等。(編輯:楊玫寧)10802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