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發會小內閣定位 前後任主委都有話說
(中央社記者陳政偉22日電)行政院長林全日前表示,國發會已經公務員化,失去智庫的角色,遭前任主委管中閔批評是「袂曉駛船嫌溪狹」。現任主委陳添枝則表示,院長沒有批評的意思,只是釐清國發會目前的角色。
行政院長林全19日接受出版人郝明義專訪,談及前瞻條例與計畫,及國家發展委員會角色的模糊等議題。
據郝明義在臉書轉述,林全在訪談中指出,今天國發會不像過去經建會、經合會時代具有那種智庫的角色。當時待遇好,任用資格也有彈性,不必一定要高考資格,而現在都公務員化。
他說,現在的國發會很難做長遠計劃、前瞻性的政策,一看二、三十年。主要做審議的工作,部會提計畫來,可以把關,技術性地指出問題。過去經建會是小內閣,代行政院做事,這次是行政院覺得這些事太重要了,拿回來做。因此這次由行政院發動。看前瞻,看未來需要。
不過,國發會首任主委,與國發會同仁有共事情感的管中閔表示,心底五味雜陳,如鯁在喉,指出林全重言批評國發會,是否有當?
他說,「目睭花花,瓠仔看做菜瓜」。林全或許可以想想,是不是高人不在其位卻謀其政,權責不分、混淆逆施在先,以致國發會同仁「勇勇馬縛佇將軍柱」(健壯的馬被綁在將軍寨的石柱上,任憑多麼善跑或有力也使不出來)?
管中閔更以 「袂曉駛船嫌溪狹」俚語指出,林全院長所言如非記述有誤、似為一時心焦失言而「牽托厝邊」。國家領導者應否為戒?
陳添枝今天受訪表示,不認為林全有批評的意思,主要是釐清國發會目前的角色與分工,期望「各司其職」。
他指出,近年從經建會到國發會,主要在總體經濟的政策方面,落實審議與把關的工作,重大公共工程的能量都已經移轉到各部會。
陳添枝說,這次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因為複雜度很高,提高到行政院的層級來做,之後計畫出來,要執行時,還是會回到國發會來審議與把關。106052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