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校園烽火一週年 示威者警員各有感觸
(中央社台北9日電)去年11月的香港中大、理大衝突,堪稱「反送中」抗爭最激烈階段。時隔一年,前線示威者承擔著精神疾病和家庭失和的壓力;處理事件的警員則指警方無意攻入校園,示威者根本無須「保衛」。
2019年11月中旬,「反送中」示威者在一週內於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相繼和警方發生激烈衝突,警方在兩校發射數千枚催淚彈,示威者也以大量汽油彈反攻。最終共有約1400名示威者被捕。
一年過後,香港明報訪問了當時身處中大衝突前線的示威者Tyler(化名)。一張拍到Tyler手持床墊抵擋警方槍彈的照片,後來成為得獎的新聞照片。但Tyler卻因這場抗爭承受許多壓力。
參與抗爭的Tyler和政治立場不同的父親形同陌路,一度被趕出家門,即便現在重回家中,也絕口不談政治。他說,自己無意再說服父親改變立場。
許多示威者在抗爭後出現情緒問題,Tyler也不例外,一度需要服用鎮靜劑才可入睡。他說,許多示威者和他一樣承受家庭紛爭和精神疾病的後果,他希望長輩能對這群年輕人「有些同情心」。
中大學生會日前曾計劃在校內舉辦「反送中」週年活動,但遭校方反對。Tyler說,即便校方沒有刻意抹去痕跡,很多事已經回不去了。
另一名示威者John(化名)則指在中大衝突中,看到「社運中較黑暗的地方」。他指在警方撤退後,有人因貪玩放火、有人不滿路人的意見而用弓箭攻擊;還有示威者在車輛放置爆炸品和汽油彈,但並非人人都知道危險性。
他也對「後抗爭時期」流露出無力感,表示沒有心力照顧到無法控制的事,只能多照顧自己的生活,「不覺得自己能拯救(香港)」。
當時參與處理中大衝突的警員X(化名)則直指,「『中大保衛戰』是個偽命題」。他說,警方考量中大地形,和校內可能有多名激進示威者警,「無意攻入中大」,而示威者也「根本沒『保衛』(校園)必要」。
X說,警方當時獲得的命令,是守住中大聯外的二號橋,爭取時間清理路障、重開道路。他指,示威者多次「向警員投擲雜物、汽油彈」,警方才不斷駁火,以逼退他們。
X說,抗爭當日入夜後,有指揮官擔心示威者突襲,力勸撤退,上級才在晚間9時許下令撤退。
但這一決定,也引來警隊內部反彈。X說,警員內部通訊群組的多數同事批評這一命令,甚至形容是「警察向暴徒投降」。
X說,自己時隔一年願意受訪,是希望學生冷靜下來,嘗試站在警方角度看,在兩場大型衝突內無一人死亡,是因為警方「非常克制」,才沒有讓示威者「求仁得仁」。(編輯:沈朋達/繆宗翰)1091109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