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最近吹起一股炫書短影音#BookTok潮流,讓奇幻小說《第四翼》賣破1200萬冊,掀起如《哈利波特》般狂熱,在社群時代,書籍不再只是靜靜擺在書架上,而是成為讀者願意驕傲展示的「心頭好」。
「不貳偶劇」看似一人劇團,卻在郭建甫的靈活調度下,開創與不同劇團合作及跨界的道路,「堅持下去,專一不二」,為布袋戲演出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AI早已大大改變記者工作型態,桌上放置的錄音設備,可即時轉錄文字或翻譯,手機拍照錄影效果足堪專業畫質,讓現在一名記者可身兼「多工」,這是過去難以想像的……
「聲五洲」團長王英峻有一齣戲「叫我第一名」,很能說明他隨時接受挑戰、求新求變的個性,他多次贏得全國布袋戲比賽冠軍,民間演出邀約接不完,卻少有人知道他有一段砍掉重練的奮鬥歷程……
「下面一位!」電視機傳來熟悉胡瓜的聲音,節目《綜藝大集合》22年種下與台灣各地鄉民連結的種子,製作人張智傑說:「被鄉親緊握的暖和雙手,是節目傳遞幸福的能量」,這就是他製作電視節目的使命。
從楊千鶴到楊双子,台灣女性走過百年歲月,過程曲折坎坷,一如台灣自身的命運,透過兩位女性細膩的視角,走出苦大仇深與宿命悲情,讓世人看到台灣命運的無限可能,也啟發著無數台灣主體意識的種子。
AI帶回思念的人,大港開唱音樂季把「酒國歌王」陳一郎復活了,相隔20年,他的歌聲將重返港都開唱。
史詩電影《粗獷派建築師》為美國男星艾卓安布洛迪奪下生涯第2座小金人,也勾起大眾對於1950至1970年代興盛的粗獷主義建築好奇,而在台灣也保留不少粗獷派建築,包含坐落高雄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和高雄市立文化中心。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改變了陳新發,他用畫筆勾勒會說話的牆,從鏡頭看見身歷其境的真實……
他是兩屆金鐘獎得主,資深影視美術指導,為劇組搭建注入時代靈魂的場景,這回要與老戰友曹瑞原捕捉154年前光景……
控火16年,練就一身好本事,真實人生卻遭遇3次火劫,反而更讓他堅持自己的理想……
看透演員靈魂深處,打造獨一無二造型,用針線縫出歷史布匹,讓演員重返過去。
法國人喜歡透過辯論激發不同想法,不求說服對方,辯論本身即為目的,可稱的上是一門生活藝術(art de vivre)。
手機不斷刺激和占領身體感官,眼睛動一動就能擁有全世界,但腳仍然留在原地,一步也沒跨出。
在川貝母《成為洞穴》中指認無以名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