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4月首次有劇院舉辦聚焦台灣的藝術節,就在鄰近高人氣波特貝羅市集(Portobello Market)文藝商圈的王冠劇院(The Coronet Theatre)。這件事本身就夠令人振奮,而當花蓮遭逢強震,劇院主動在樓頂升起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向台灣表達關心,不少人更是既驚喜、又感動。
劇院藝術總監暨創辦人溫特斯(Anda Winters)出身克羅埃西亞,已定居英國多年。她行事低調,但在英國藝文界頗具份量。她欣賞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樣貌和生命力,這自是不在話下,但她也向記者透露,對她而言,支持台灣別具意義。
克羅埃西亞1991年宣布脫離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獨立,但昔日「老大哥」塞爾維亞不願放手,克國境內不少塞爾維亞裔則想與「老大哥」共組新國家,並認為克國部分土地是塞爾維亞人的「歷史疆域」。
為保有得來不易的獨立,克羅埃西亞不得不與塞爾維亞、以及受貝爾格勒(Belgrade)當局支持的克國塞裔一戰。「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1991年爆發,1995年底落幕,但這不意味貝爾格勒當局從此與克羅埃西亞徹底相安無事。
走過這段歷史的溫特斯說,她了解「自由」、「自主」能有多可貴。
近年來,英國媒體及政壇對台灣的關注提升,但往往是從政治、安全事務角度著眼。「王冠劇院」不願「泛政治化」,但同時深知,各界基於地緣政治對台灣的興趣或好奇,有助吸引更多人來劇場體驗「不政治」的台灣。
「台灣藝術節」(Taiwan Festival)呈現6個台灣藝術團隊及藝術家的作品,包括河床劇團、安娜琪舞蹈劇場、「翃舞製作」舞團、舞者暨編舞家周寬柔、獨立音樂人王榆鈞、工藝家暨裝置藝術家范承宗。
其中,范承宗為劇院量身打造兩件作品,是他「魚筌」系列的進一步發展。「魚筌」是一種傳統漁撈編織器具,范承宗運用數千台灣孟宗竹片,在劇院前廳和建築外牆,打造引人注目的大型裝置,彷彿視川流不息的人潮,以及他們的情感、思緒和層疊生命記憶,為作品要捕捉、留存的「獵物」一般,一如魚筌捕撈魚蝦。
范承宗另以數千竹片,在劇院內展場打造「懸吊式竹林」。竹片隨著觀眾走動碰觸、呼吸及空氣流動,自然地搖曳生姿、呈現細膩光影變化,而觀眾就在這清幽空靈的「竹林」中,欣賞范承宗作品回顧展。
「翃舞製作」則帶來融入傳統戲曲視覺及肢體表現元素的當代舞蹈作品「羽人」(Birdy),雙人編制的版本呈現「自由與控制」、「開放與威權」、「自我與他者」之間充滿張力的相互影響和拉扯,以及弔詭的相互需求關係。
藝術總監、編舞家賴翃中將傳統戲曲象徵權力與權威的翎子(戴在頭上、長度約6尺的雉雞羽毛),轉化為象徵追求自由的鳥;舞者舞動翎子的方式也別具新意,同時結合當代舞蹈美學與拋水袖等傳統戲曲身體運用方式。加上電子音樂、迷離的燈光表現,引發觀眾在演後座談熱烈提問和討論。
若以較簡化的方式形容,這兩件作品是巧妙融合傳統與現代的例子。有台灣觀眾提到,整體而言,「台灣藝術節」的內容不太「台灣」。即便這只是少數人看法,卻讓人不禁思考,若當形容詞使用,「台灣」到底指涉什麼(近來常見的「台味」,又是什麼意思);而在海外,我們到底「應該」呈現什麼樣的台灣,如果我們總免不了對外界如何看待台灣感到焦慮的話。
在台灣各式對外宣傳材料中,「融合傳統與現代」是常見的字詞組合,但這組合適用許多國家和文化,若未進一步「校準」,相當於是說了等於沒說。
至於因為受國際政治環境影響,台灣在海外的文藝展演容易被期待承擔某種外交或「國家形象工程」、「說好台灣故事」責任,這是否反而限制我們對自己和台灣以外世界的想像?
不過,藝術家或許沒想這麼多。范承宗告訴記者,儘管持續探索傳統工藝技術及其文化內涵的時代新語言,他從來不特別試圖呈現所謂台灣特色。
他說,台灣文化就像「辦桌」,很混雜,也常自然而然將外來元素在地化,不管是什麼「都能變成我們自己的口味」。這是台灣有包容性的一面,而在這樣混雜、熱鬧的文化環境成長的台灣藝術家,創作往往會自然流露相對應的特色,至於他人欣賞與否,「就看緣分」。
賴翃中則說,他的學習過程混雜,有不同文化元素碰撞,「傳統」和個人成長背景可帶給他創作養分,但他並未特別追求「台灣味」。他透露,下一部作品預計將發想自他的客家背景。從他所言判斷,這同樣是「從創作者自身找答案」,而不是為了滿足任何人的「台灣想像」。
積極推動讓台灣藝文進入英國主流的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組長陳斌全不是標準公務員出身,對政府的「文化工作」角色和定位,常有不同於「傳統」官僚體系的看法。
他說,與國外藝文專業機構合作,他的主要考量點一向是各機構在文化藝術光譜的位置,並尊重合作單位的策展思考,以及他們對台灣當代藝術各面向的呈現與詮釋。
既然是專業機構,自然會有自己的策展策略。陳斌全說,台灣文化底蘊深厚、豐富多元,當代藝術蓬勃發展,合作單位發揮專業判斷,就欲呈現的台灣藝文內容作選擇,無論選擇為何,都是讓國外受眾認識、了解台灣的機會。
另一方面,既然台灣有豐富多元、底子夠厚的文化藝術內容,就不需拘泥、執著於單一論述方向,或非得契合台灣內部既定的自我認知不可。
陳斌全強調,不需有「如何呈現台灣」的焦慮。來自外部的詮釋角度,有時或許與台灣熟悉的自我論述不盡吻合,卻可以是拓展、豐富對彼此認知的機會。
他說,從歷史脈絡來看,多元、混雜(hybrid)是台灣文化的特色;開放的態度將使這個特色更成熟,讓「台灣」在內、外部觀者眼中,愈加有自成一格的樣貌。(陳韻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