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讓作品代替自己去旅行 陳松志「無題」創造魔幻時刻

從小和家中汽車材料為伍,到從事藝術創作、作品受到藝術銀行典藏,到成為策展人,陳松志不斷思考某種暫時性的狀態,他認為作品不管被收藏還是展出,都像代替藝術家本人去完成一趟旅程。
2023/12/18
文:王寶兒/攝影:吳家昇/照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常常能看見生命被人比作河流,畢竟即便偶有湍急,潺湲有時,或靜止到看似停滯的狀態,每一點滴都是在前進的路上。甚至,靜止反而是更能讓人看見自己的時刻。

藝術家陳松志的作品《無題2010系列》系列所說的莫過如此。創作《無題2010系列》那年,他32歲,在鏡面黏上白紙,撕除,再貼上白紙,又撕除,反反覆覆,帶毛邊的白紙如騰騰熱氣,像洗浴後的浴室鏡面,恍惚中能看見變成碎片的自己。

13年過去,對陳松志來說,回首創作那刻,無疑也是某片生命碎片。藝術家在作品完成後不會想到作品歸處,後來在藝術銀行成立後,《無題2010系列》成為首批被典藏的作品之一,看似無題的個人生命一瞬,剎那間成為全民共有的永恆。

一張海報造就《無題2010系列》

陳松志目前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也許習於面對學生各種疑難雜症,不論談論時空是遠是近,對答總是從容,難想像他開啟藝術之路的方式,是從一趟又一趟的漂泊旅行開始。

「我一直到研究所畢業後才開啟藝術職涯的探險,很幸運碰上台灣大力扶植年輕藝術家的時刻。」陳松志說,包含因台北國際藝術村計畫出訪埃及開羅、因文化部甄選視覺藝術人才交流計劃出訪法國巴黎,還有到美國紐約、韓國首爾等地交流,這些異地駐地經驗都開啟他對生活的觀察與發現,再發酵為創作。

以《無題2010系列》為例,陳松志記得,創作的起點也是出自旅行過程的一瞬間。

藝術銀行購藏陳松志作品《無題2010系列》,近看能從鏡面反映觀者面容,從而與物件合而為一。(攝影:吳家昇)

「2008年的時候,我在巴黎。我記得我當時在等地鐵,然後我看到對面月台上貼一張很大張的、被撕開的海報,因為上頭的語言是法文,加上海報被撕開的模樣,對我這個異地人來說就變成一種圖像,產生時間與空間的對話,突然就覺得『哇!實在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視覺經驗。』」陳松志說。

但陳松志也想到「為甚麼我以前在生活中,從沒有發現過類似的感覺?」例如學校佈告欄、年節春聯等,其實類似景象多的很,但從來沒有給過他如此驚奇的感受。

「關鍵是心態。」陳松志歸納出結論。他比喻,在異地遊歷時,人的狀態是「真空」的,可以以最純粹的眼睛去觀賞世界,再平凡的東西也會變得不同,就像旅行一樣,不見得一定要做些什麼,但在不同環境中就會產生不一樣的角度,看見啟發自我的人事物。

作品代替自己去旅行

2008年的旅行一瞬間,讓陳松志在2010年創作出《無題2010系列》,並在藝術銀行2013年成立時被購藏。他也沒想過,這件作品能像呼應起點一樣,代替他前往不同地方繼續自己的旅程。

而回顧2013年時的自己,陳松志說,當時正慢慢意識到要走向市場,「其實我是很晚才進到所謂藝術市場,因為我做的作品類型,也就是裝置藝術創作,可能會需要前期的發展,例如我擁有一些實驗性空間的經歷,才進一步到美術館去,加深受眾連結空間的經驗。」

因此當得知作品被購藏的時候,自然是難忘的,「對於年輕創作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榮譽感,相對實質的成為收入,更不一樣的感受是有時候看到這件作品去到不同空間跟不同對象跟場域的時刻,我想其實非常有意義的。」

相較於其他作品為藝術銀行購藏的藝術家,較為特別的是,陳松志在2022年以策展人身分操刀藝術銀行的「另見:藝術家的視窗」展覽,也藉由策展過程,能以另一種視角觀看典藏作品,甚至在資料庫中看見作品被租借的旅程。

「我發現會租借作品的單位往往也會與作品特性有些關聯,像是材料啊、空間等,例如《無題2010系列》因為是使用再生紙,與纖維、紙張有關的產業就會有興趣,例如恆成紙業就租過,這感覺很奇妙。」陳松志興奮的說。

關於拆解這件事

陳松志擅長使用日常習以為見的媒材,再利用巧思拼湊起來,傳達他想敘說的事物。再生紙是一種,棉線也是一種,像是現今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兒童藝術教育中心的「加加減減—和身體玩遊戲」教育計畫,他將棉線散落在地,邀請觀眾踢動、撥弄那些棉線,在棉線不斷變化樣貌同時,傳達「雕塑」的概念。

陳松志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2016年的作品《無題-房間三》,強調與觀眾的互動。(照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陳松志說,他的家庭從事汽車材料與修理工作,「小時候到現在,對我來說,就算是壞掉的機械,只要藉由修理或組裝,那它就重新有了第二次的生命,那些材料的組合會成為新的動能,變成新的狀態,每個機械都可能會帶領我們到不同的空間去,這種概念成為非常、非常貼近我的生活經驗。」

也正因如此,那些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甚至是曾經被消耗過的素材,反而令陳松志難以忘卻,當無用以後,能否有一個角度讓它有新的生命?甚至是在有限的觀看時間內,進一步走入觀眾心中,長出不一樣的生命,就如他在法國地鐵看到的那張海報般。

「因為汽車,其實也讓我思考到那種暫時性的狀態,因為你坐車到一個地方,你還是要下車,你不可能永久停留在一個空間,這種短暫的空間經驗,也令我思考到我在做現地裝置藝術這件事情,我們最後能留下的只有記憶與圖像。」陳松志說。

當有限成為永恆

以創作賦予「無用」二次生命,但因展覽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一切歸於終點,應對到藝術銀行的典藏,陳松志的作品則持續在出租、回到庫房的循環中,並在觀者的有限觀看時間內,為他們留下不同記憶,這也是陳松志認為,作品被藝術銀行與美術館收藏的最大差異。

跟著陳松志走到藝術銀行平面類庫房,各色作品鑲在裱框、懸掛在滑軌網架中,風格迥異而或濃或淺的色彩,排排列看來竟有在看跑馬燈的錯覺,每幅裱框都標誌著創作者們的某個時刻與思想。

藝術銀行現有3000餘件典藏作品,圖為平面類庫房。(攝影:吳家昇)

當拉出陳松志的《無題2010系列》作品時,不禁愣了一下,因為只有觀者面對面,才能看見官網作品平面圖上看不到的、鏡面裡的自己,而這樣的魔幻時刻,陳松志利用的是再平凡不過的紙張與鏡面創造出來的。

陳松志說,當時作品被收藏時,也成為他後續在藝術職涯收藏系統中非常具有幫助的立基點,「可能私人藏家會對我使用一些特定素材時,會想說『這個東西有價值嗎?』而我想這個價值的定義是要被慢慢形塑出來的。」

對陳松志而言,當藝術銀行或是美術館收藏了他的作品,或是同類型藝術作品,都是更能開拓藝術多元面向的路,讓他們能步入市場運作,像是現在,他會聽到學生們非常渴望作品被藝術銀行收藏。

「這種鼓勵,對藝術家而言是最珍貴的。」陳松志說。

主題照:藝術家陳松志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藝術碩士,研究所畢業後藉由一次次駐地創作經驗,累積豐厚創作視野。(攝影:吳家昇)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