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或許都曾讀過這樣的故事。
一個邋遢的人受朋友贈送一束鮮花,他帶著這束花回家,翻出塵封已久的花瓶,但發現花瓶髒兮兮,配不上鮮花,於是洗了花瓶;想將花瓶放在桌上,又發現桌面堆滿雜物,與鮮花很不相襯,因此挽袖將桌面打理得整整齊齊。
以此類推,最後他連房間、庭院甚至自己都整理乾淨了,而造就這一切的起點,就是那一束鮮花。
換個角度,取代「鮮花」的東西可以有很多種,一株植栽、一幅畫或一件雕塑,都能成為改變環境與心情的起點。
有座銀行坐落台中,深諳這種生活中的小魔法,當各大跨國、本土銀行緊鄰在旁,它是整條街上唯一不借錢的銀行,而是專門向機構、單位出租藝術品,10年來,成為科技業、建築業、設計業心頭好,還會有機構一借藝術品就不想還,這座銀行叫——藝術銀行。
時光倒轉至2013年3月,時任文化部長龍應台在媒體茶敘中宣布將啟動「藝術銀行」計畫,並交由國立台灣美術館執行,借鑒加拿大、澳洲、南韓推動藝術銀行的經驗,要讓「藝術進入公共空間、促進藝術市場流通、提升國民美學」。
當時文化部成立不到1年,這項計畫格外受矚,而回顧2013年至今,不論是藝術銀行的租金、成立定位,都不乏業界討論。
例如台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今年出席「社宅藝享計畫合作」啟動記者會時,就直言最初台灣要成立藝術銀行,他是完全不看好,認為是「畫廊就能做的事情」,但10年發展以來已顛覆他的看法。
運營成效發展是否能符合設立初衷,數據會說話,最現實且最首要的問題當然是誰會買單,才能接續討論其他議題。而在2015年時,台灣藝術銀行最大「客戶」不再是公部門,而是由民間機構取代原先的主要客群,至今年2023年,民間機構租賃比例更高達75%。
台灣美術基金會執行長林平開心地說,數據變化「令人非常興奮」,身為藝術學者、創作者,她看到一般民眾對生活美好品質的需求,「這代表我們的精神生活與文化素質都提高了,而不是要透過公權力推動。」
台灣美術基金會在2021年起接手國美館,執行藝術銀行營運任務,林平在2022年受邀擔任基金會執行長,跟著藝術銀行迎接10週年之際,她也從過去與現在看見未來。
林平出身藝術學術專業背景,她重視歷史,邁向10年正好是可以往回看的時機,從各種外界評論中,她漸漸摸清藝術銀行必須緊抓的方向,也就是她口中所比喻的「左手與右手」,左手要將美學推向社會,右手則要支持潛力藝術家。
左手、右手力道拿捏,像做引體向上,要懂得平均施力,不過偶爾外界看來,以為是玩剪刀石頭布,只有一隻手在變花樣,忽略另一隻手也在暗暗發功。像林平說,放眼國際藝術銀行案例,台灣較為特別的是年年都在購藏藝術品,若拿出租速度與典藏速度相比,庫房內的藏品總被認為太多,出租的太少。
「但我們買作品不完全是為了租出去,藝術銀行功能之一在於我們買進作品,然後保存。」林平說,定位很重要,上任後她很快檢視受藝術銀行典藏作品的藝術家們現況,「大部分藝術家其實都在一個很好的位置上,那制度就會是有意義的。」
2023年文博會上,藝術銀行邀請資深策展人胡永芬操刀,透過何孟娟、黃海欣、郭奕臣、陳松志等40組台灣藝術家典藏作與新作對比,呈現受典藏藝術家們創作主題與形式的流變,直接展示也令人一目了然,每典藏一件作品,原來就是一種投資。
林平點點頭,「對,這就是投資。」她說,可以看見原先只是浮出藝壇的潛力藝術家們,現在已經有許多人進入所謂中、青世代的藝術家一代,當時他們的作品若被藝術銀行購藏,很有可能就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如何判別潛力藝術家?有些藝術家有名氣了,但仍覺得自己有潛力發展,這樣算嗎?林平清晰羅列幾項指標,有無展覽經歷、有沒有藝評人會去評論藝術家的作品、藝術家與商業畫廊關係如何、藝術家有無得過藝術獎項,「我們用這4個標準提供參考判斷,審議會委員也會很明確知道藝術銀行的定位。」
藝術銀行目前租賃對象是機構與單位,藝術品出租最大用途多是妝點辦公空間,「我們買進來的作品必須要讓大眾去願意接近藝術,這種情況下,除了要支持潛力藝術家,還要考慮到適租性的問題,也就是我們的『左手任務』。」林平說。
不過,林平也直言:「我們買進來很多優秀藝術家作品是租不出去的,因為它可能是比較冷硬的議題,有關生命的哀傷、暗黑主題或是抽象的表現形式。」
什麼是好租的作品?不妨可以從自身辦公桌或辦公空間的點綴觀察,舉凡能開運的招財物、流行的紓壓小物到賞心悅目的精緻擺飾,都能令人精神振奮、療癒身心。
在藝術銀行租賃對象還沒進入私宅領域前,主題不夠宜人、缺乏適租性的藝術作品恐怕不會是「業主」們每天上班會想看見的景象。但深知左、右手的平衡之道,林平明白,若是「挑食」,多多購藏好租出去的作品,容易讓國家藝術發展停留在皮毛階段,反而錯失保存藝術資產的時機。
「保留了藝術家20多歲到30多歲的作品,若他持續發展甚至進到國際成名,那美術館是不是就會想買他們的作品,這時候價格有多高?」林平說,她很高興,雖然有些作品不見得好租,「但我們為國家保留了最好的資產。」
在只租不賣的機制下,林平也因此發覺藝術銀行的市場敏感度要更強,她請經營良善的商業畫廊、藝評家、學者、創作者等人評估,逐批逐批重新評估典藏作品的保險金,隨市場行情調整價格。
林平說:「我們買進作品時,相對價格是低的,隨著時間過去,庫房作品在漲價哦!但假設我們租給別人時,價格也是停留在原本購藏的水準,沒有針對市場敏感度調整,那這種情況下,會讓藝術家覺得國家是低價在對待他們的作品。」
回望過往,林平從所學專業到事業歷練,從沒離開過藝術這條道路,她曾擔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近6年,拿藝術銀行業務與美術館比一比,其實目的本就都是為了能讓藝術更走進民眾生活,也因此,在她看見越來越多民間機構願意花錢租賃藝術品時,心中欣喜可想而知。
林平堅定地說:「它(民間機構)會花一筆錢來租藝術原作讓它的員工看,我覺得這對企業文化來講也具有高度價值,它重視它的員工,不單純只是要美化辦公室,這是台灣文化與精神生活提升的指標,一旦過了這個黃金交叉點,是回不去的。」
有趣的是,藝術銀行也分析了民間機構承租藝術品的企業類別,最大「客戶」族群為科技業、建築業、設計業與旅宿業,其中,科技業對文化的投入,讓林平感到格外振奮。
「科技業還是我們最大宗的客戶,包含台積電、台電都有,台積電現在已經算是我們的工作夥伴,現在對我們的信心是他們只要擴一個新廠,我們就會增加一個租賃案,這成了他們的基本配備。」林平認為,當機構的管理者或是人民生活中會視藝術為基本配備時,台灣文化發展指日可待。
10年,其實說長不長,說短不短,長到我們足以看見藝術銀行的存在與必要,短到未來還有好多空白等待揮灑,至少在林平心中,還有許多方向與藍圖,還正在謹慎評估,等待大膽實踐。
像在今年,文化部與內政部共同宣布將啟動10年為規模的「社宅藝享計畫」,未來由藝術銀行為社會住宅規劃藝術展示,藝術銀行典藏品因而能跳脫辦公空間,走向「宅」的領域。
「有些特殊的藝術計畫,我想我們可以去推動。」林平想了想,接著說:「相較於辦公空間會喜歡看起來令人愉悅或開心的藝術品,進入到民眾的生活空間,他們會擁有更多時間與空間去與作品對話,相對民眾參與的因素可能可以高一些。」
例如透過遊戲、工作坊等方式,讓居民認識作品或自行選件,都是林平想到能讓民眾更願意接近藝術的方式之一,也是回歸藝術銀行、甚至她自己一生所堅持的理念。
「我很希望藝術最終可以成為我們每人日常生活中的某種風格,或是形塑看待生命的價值觀。」林平堅信,只有將願意認真欣賞藝術的觀眾底層拉大,藝術消費力才可能提升,進一步促成產業生態更健全。
而這看似宏廣的未來描繪,也絕非不可能的任務,就像那改變一個人的一束鮮花一樣,在有志之士與有心之人的耕耘中,必然能迎來滿室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