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尹錫悅戒嚴風波 看韓國人的示威文化
這次事件似乎也促成了世代間的溝通。許多過去被認為「不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走上街頭,還將應援手燈等偶像流行文化介紹給年長一輩,8年前要求朴槿惠下台的燭火集會,在8年後變成百花齊放,示威不只有群情激憤,還有平時缺乏的交流。
1990年代,花蓮溪設立砂石場開採砂礦石,採砂石的車子總是飆得飛快,常常發生撞死人的不幸事件,在地的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考量砂石車飆行影響居民安全,再加上田間道路缺乏邊界,又有高低差,社區老人一不小心就會摔到田下去,墜落事故頻傳,於是社區想了一個辦法,藉著社區綠美化之名尋求補助,透過公私邊界協議,建造了「綠色隧道」。
協會沒有太多預算,找來其他地區淘汰的樹苗,挖一個洞把樹木種下去,雖然少了美感,但安靜平和成全了社區安全。而有了行道樹逐年廣植,綠樹成蔭,砂石車無法像以前一樣,加速呼嘯而過,只能繞道減速而行,於是社區老人重新擁抱行路安全,牛犁社區也因為大面積而且立體的總體環境改善,展現了人類社會與大自然共生的和諧,獲得「國際安全社區」美譽。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芮氏規模 7.3 的強烈地震,貧困的山區農村南投縣埔里鎮6千多棟房屋全倒,是受創最嚴重的鄉鎮。不幸事件發生不到一個月,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快速投入桃米里社區重建,秉持「綠色經濟」理念,以桃米豐富的青蛙為識別,引入生態倫理與工法,保育生物多樣性,讓生態系的服務朝向永續利用。
社區也培訓居民成為生態解說員、輔導民宿與餐廳的經營,建造「紙教堂新故鄉見學園區」發展生態教育,凝結社區認同,成功的將貧困農村轉型為一個結合生態保育和休閒體驗的「桃米生態村」。
新故鄉基金會更是「第三部門」先行於政府政策很成功的案例,基金會重新盤點,去思考傳統農村在未來讓人留得住的產業,這些都需要農村升級,也需要更多跨領域的專業進入,才有可能。
於是基金會開始做生態調查,原來台灣所有的青蛙品種,這裡就佔了三分之二,於是確認了生態保育的發展路線,以故鄉產業 了解故鄉優勢做轉換;再加上紙教堂建築與蝶夢亭、夢蝶亭的竹構建築,可說是在地行動主體自我肯定和地方產業再結構的重要象徵。
又好比1999年「孩子的書屋」創辦人「陳爸」陳俊朗在回台東伴子的過程中,感受到當地遊蕩小孩多數來自偏鄉脫軌家庭,照護網破漏,決定建構以「長久陪伴」為理念的書屋。
本著「一個孩子是家庭的事、學校的事,也是社區的事」,組織逐步由教育擴及家庭復能、社區服務與食農技職產業鏈,試圖實現子自教、弱相扶、食自耕、經自濟、屋自蓋、政自治的理想社會藍圖,2015年落成的「青林書屋」,更是陳爸部分理想的空間投影。
花蓮縣牛犁協會,南投埔里桃米里社區加上台東孩子的書屋這三個社造案例,在慕尼黑建築博物館「台灣行動!與社會對話的建築」主題展中「社造ing」召集人中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蔣雅君看來,都是建築精神的實踐,都有著奔赴困難的勇氣。
蔣雅君表示,人道關懷建築的實踐,社區營造也是建築的一部分,可以說是「人道建築」,社造某種精神追尋著建築與社會真正的平等,這並非商業建築可以完成的部分,靠著社造做到某種程度的實踐。
蔣雅君表示,從台灣社造發展的歷史來看,在台灣解嚴之後的社會變化,包括言論自由、公共領域開放等等,影響了公共空間的開放性,改變了社區活動,台灣社會開始產生非常大的動能,後來有了無殼蝸牛等社運,挑戰也活絡了一向平靜的街道空間,市民對於社會正義的追求,讓公共領域有了活力。
「公共領域不只是空間,還包括族群、性別、弱勢與群體等等,在一個公平社會的要求下進而被關注,讓問題有機會被解決。」蔣雅君說。
因為經濟結構的發展,資本主義趨於全球化,台灣也沒有自外於資本社會的地理板塊,就像新竹科學園區晶片高科技等已經納入全球數位產業鏈的一環,花蓮牛犁社區、南投桃米里社區到台東「孩子的書屋」都可以說是看到了「社會的裂縫」。
蔣雅君觀察,從農業發展到工業甚至商業,如果在商業資本主義發展脈絡的優勢消失,如玉石採礦的優勢消失之後,整個社區發展就相對更為弱勢,產生了與主流社會間差異的裂縫,「這些縫隙的出現,代表了這個地區悲傷的處境,如何去翻轉這個處境,社區力量的意義也正在此。」
蔣雅君說,乍看「社區營造」跟建築似乎沒有太大關聯,但回到建築的本質,「建築是甚麼?建築一開始的本意是人跟大地共生的生活營造,但因為許多傳統建築學只講垂直分工,建築變成了單棟建築體,變成商業行為,變成服務有錢人的手法,卻忽略了建築的本意之一指的是在土地上的真實生活,與大自然產生親密的對話。」
「台灣是高度混雜性的同時存在,包括殖民歷史、政治、經濟,有著亞熱帶島嶼的多樣化面貌,這跟歐洲大陸的現代性發展正好產生一種對話關係。」蔣雅君說,德國從18世紀就開始現代化的進程,至今接近2百年,「這次他們想要從建築出發去理解台灣,裘振宇的國際人道救援建築工作正好架起了這個橋梁,讓台灣到世界跟世界對話。」
這也是慕尼黑建築博物館策展的初衷之一,將社造放在建築領域去對照,也對建築的本質做重新思考。
蔣雅君說,面對社會與安居,這群社造的驅動者就像是有別於政府跟商業之間的第三部門,不但透過社區動員及建築營造在解決,也在關懷,「這點讓慕尼黑建築博物館館長Prof. Dr. Andres Lepik非常驚訝,他發現台灣的這些案例印證社造活躍的程度更具積極性,也充滿社會關懷。」
蔣雅君舉例,當總策展人裘振宇跟慕尼黑建築博物館館長Prof. Dr. Andres Lepik介紹「孩子的書屋」為了要蓋青林書屋,找來5百名志工與書屋小朋友跟工班自力營造,「當初一看到這個案例,館方根本不想看,也不想了解,他們認為怎麼可以叫童工去做這些事情?這在德國完全違法。」
「因為台灣偏鄉的處境是如此艱難,協會也沒有能力興建每個書屋,多數只能租賃,但是考慮到這些破碎家庭的孩子,要用完整的家把他們接起來,如果沒有固定的房舍,孩童生命經驗裡不斷遷徙的經歷,所造成的不安定感和權益不會被保障。」蔣雅君說,書屋的土地是朋友借給陳爸的,希望讓孩子有定居的感覺,蓋的是現代的土角厝,希望這些孩子們的問題被解決之後,這些房子可以被推掉,土歸土,重新回到原點。
就在聽完裘振宇的介紹之後,慕尼黑建築博物館館長Prof. Dr. Andres Lepik不禁落下男兒淚。
青林書屋由簡志穎、楊紹凱、李仲仁共同設計,是全台第一以「土」為主建材且具建照的房子。陳爸以「在地土」為主要構材,易逝性象徵環境永續和書屋終因社會大同而歸塵土,為了啟動滾動式的「善循環」,刻意招集五百個志工與孩童壓磚拌土、書屋營建工班負責基礎結構外的營造事務。
不僅如此,在興建的過程中,孩子們也是主要的會議對象,「溜滑梯,大階梯這些都是孩子們開會主張希望興建的,溜滑梯可以讓大家一起遊戲,大階梯可以三五成群聊天說心事。」蔣雅君說。
陳爸知道這群孩子,不可能用中產階級的教育方式來教,於是課程包括音樂、體育甚至烹飪,希望提供孩子們可以做對自己最好的選擇。蔣雅君最感動的是,這80名員工很多做的是社工跟書屋老師的全職角色,但是薪水非常低,「送完孩子回家之後,半夜父母吵架或是家暴,孩子會向社工老師求助,他們還得立刻開車把孩子救出來。」
又好比牛犁協會的「綠色隧道」,結構體跨越在公、私領域交界處,這些樹還是種在私有地的院牆上,由兩邊住戶同意協議產生出大家的公共空間,「好像看不到牛犁協會在做甚麼,但是他們默默做了許多,這些鄉村的營造都是建築的一部分。」蔣雅君說。
除此之外,牛犁協會也透過藝術,利用回收布鼓勵老者再現生命經驗,社區還發明了「山海襪」,蔣雅君說,因為當地許多是勞工階級出身,或多或少腳都有一些狀況,這種襪子不但穿了可以讓腳有減壓作用,色彩也用得非常鮮豔,讓腳部如果有組織液流出,也不會被看見。這麼細膩的操作,就是秉持「社區營造即是家的營造,也是生活圈的營造」信念,將在地的人、建築、歷史、經濟、社會等逐漸構成一個新的生命共同體。
蔣雅君說,這種一體感之所以可以形成的關鍵因素正是人與房子、土地,以及人與人的親密關係。
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畢業之後,蔣雅君曾經當過空姐,導覽員,後來念交大建築組,到台大城鄉所念博士,擔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者一年;2004年後蔣雅君還在貴婦百貨BELLAVITA擔任設計總監,現在則在中原大學建築系擔任助理教授,主要教授建築史、建築理論與建築設計等課,「我很幸運參與這個計劃其中,這是老天給我的禮物,我看到了沒有看過的台灣,這是我自己最大的收穫。」
接下策展案子七個半月,蔣雅君與學生也是以志工身分在努力著。每次訪談回來,先整理一部分,再花時間讀完所有相關論文與資料,加上訪談,來撰寫社造專文。並與社區討論紀錄片的選擇,共同去談播放授權,全部做完之後,最後再翻譯成英文並請專人上字幕。不只如此,她很都會女子的生活型態為了這個案子要上山下海,身體幾乎撐不住,資訊量爆炸,每晚訪談完回到簡單的旅館還得吞兩包中藥水藥,隔天起來才有力氣,繼續走訪。
蔣雅君最感動的是社區的信任,及總策展人王俊雄與裘振宇老師努力募款來促成,還有,中原大學建築系的學生林家葳、盧振宇、李和庠、宋佳樺等分別負責拍照、繪圖、家宅測繪與翻譯,拼盡全力支持這個單元。
「的確,這一趟策展就像一趟認識家鄉台灣的旅程,而我收穫豐碩。」蔣雅君和已逝的喻肇青老師一起開課多年,一直覺得自己像是小助教,「老師很早以前就說,社區營造就是家的營造,生活圈的營造,但那時候我不是太理解。」蔣雅君說,做為社會的一分子,「但我過去卻非常不敏感。」蔣雅君說,老師說的生活圈就是家,接地氣的內外行動,這也正是慕尼黑建築博物館的「台灣行動!與社會對話的建築」最珍貴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