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把自然帶回都市 他們期許建築成為環境解藥

綠建築指標只是數字,建築師江文淵與甘銘源選擇把永續化作理念、把對自然的珍惜化作實踐,把樹種回來,把竹材找回來。
2021/8/1
文:葉冠吟/攝影:裴禛/圖片提供: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半畝塘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永續思潮當道,近年越來越多台灣建築吹起「綠色風潮」,重視建築可能引起的都市熱島效應,及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據聯合國環境計畫研究顯示,當都市綠屋頂面積達到70%時,就能有效降低都市中8成的二氧化碳。

慕尼黑建築博物館「建構建築的自主性」主題召集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專任副教授林聖峰指出,90年代開始,台灣開始回應世界潮流,增訂綠建築相關法規成為建設評量基準,有人視為數字遊戲,有人卻把「永續」內化成理念,尋回古老工藝,選用土地長出來的竹材為建築減重,亦有人選擇把建築化作山,發願在都市種回山林……

人們從自然尋找心靈解憂良藥,如今建築似乎也能提供,而它們都將隨著「台灣行動!與社會對話的建築」展,前往德國慕尼黑建築博物館,為世界提供另一種台灣觀點。

江文淵發願都市造山 為竹北找回2公頃森林

炙熱陽光直射柏油路面,蒸騰熱氣彷彿可見白霧,在竹北高鐵特區水泥叢林中,三棟拔地而起的垂直森林格外顯目,大樓屋頂種植灌木,家戶陽台種植喬木、流蘇,逾20層樓高的半戶外樓梯,掛滿如水墨瀑布般的綠幔帳,從上到下一片綠意。

半畝塘城市造山計畫打造的「若山」讓動植物、水自然融合,社區裡的生態池不僅能孵育溪魚,也兼具降溫功能。(圖片提供:半畝塘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若好奇再走進大樓,應是店面或接待處的一樓,被水池、綠樹、可食植物取代,再仔細觀察,池中悠遊著高敏感的原生溪魚,蝴蝶蜜蜂飛舞擦身,閉眼細聽,除了新竹招牌的風聲,還有清脆的鳥鳴。

它們是住宅,亦像一座座山,如同它的命名「若山」,這是建築師江文淵自2013年到2020年,率領半畝塘團隊打造「若餘山」、「若合山」及「若蒔山」三部曲建築,綠覆蓋率從第一期的150%增加至第三期的265%,是一般台灣建築的10倍,總共為竹北找回2公頃的森林,房屋彷彿會呼吸,陸續奪下日本優良設計大獎、台灣住宅建築獎首獎、國家卓越建設獎及綠建築榮譽獎等。

「建築絕對不只是建築物,它的裡面是生活,外面是自然。建築是兩者間的平台,乘載在大時序裡人與自然如何友善共處的智慧」,一把扇、一杯茶,戴著粗框眼鏡的江文淵語氣緩而穩,解釋「人天共好」的意思。 

半畝塘境整合團隊創辦人、主建築師江文淵,1997年創立團隊,期盼突破台灣建築傳統思維,以「人天共好」信念創作生態建築。(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1997年,江文淵以「人天共好」信念,創辦半畝塘境整合團隊,發願要突破台灣建築傳統思維,重新定義建築,要把人帶回自然,建立回歸本質的自然生活樣貌,因為建築正是破壞環境的元兇。

「自然是標準配備」 遏止建築再成生態殺手

長大於雲林古坑附近農村,江文淵難忘童年時在野溪抓魚的沁涼感,只是經濟開發、自然環境急速崩壞,他形容宛如這是一個「朝錯誤方向狂奔的年代」。

據聯合國統計,全球1/3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其實來自建築,江文淵說:「再來才是農畜牧業約佔30%,最後才是工業交通,但大家普遍不理解」。

伴隨著全球都市化,逾6成人口集居都市,水泥柏油取代森林,熱輻射讓都市形成大壓力鍋,廢熱、廢氣、懸浮粒子、粉塵和人們擠在一起,看似進步的時代,生活品質卻非常低落,世界更面臨第6次生物大滅絕。

江文淵指出,前5次的兇手是冰河,這次卻是人類,「25年內已有500多個物種滅絕,都市中連一聲蛙鳴都聽不見,台灣卻有近8成人口擠在這裡」。眼看人與自然都病了,而這一切唯一解藥就是「把自然找回來」。

江文淵認為「把自然找回來」是解決都市熱島效應問題與環境污染的解方,強調自然應是建築的標準配備。(圖片提供:半畝塘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在38度炎暑下,水泥直射面受到輻射增溫至60度,柏油則可能飆至65度,江文淵表示,但只要種樹、讓樹木陰影覆蓋就可降至30度,水域覆蓋甚至可達25度,熱島效應問題迎刃而解。

使用熱像儀觀看,「若山」樓體溫度比鄰近大樓低上5度,已成都市冷島,江文淵認為,若都市布滿生態建築,不僅可以大幅降溫,還能含氧水、解決空汙,「自然不是建築的選配,應該是標配」。

只是建築業界怕水、怕植栽,難管理又易孳生蚊蟲,設計平面圖攤開業主能砍即刪,更別說立體綠化得克服防水、高樓種樹安危,池塘水源過濾等種種問題,江文淵坦言,這條「把自然找回來」的路得要有一顆堅毅的心。

24年抓出建築解方兩帖藥 盼為不記恨自然母親解憂

為了落實半畝塘生態開發理念,江文淵2003年成立營造團隊,2006年投身建設開發的領域,從取得一塊土地開始,逐步排除生態工法的難題,江文淵不否認難度高,更得仰賴整合跨領域團隊研發的思考。

在設計「若山」系列建築前,半畝塘團隊即對建築基地半徑10公里的動植物、溪流進行生態考察,並建築中規劃生物棲地,並種植防風植物如流蘇。同時也向新加坡、日本已有立體綠化建築經驗國家取經,甚至為此投資兩家樹木科技公司,並找來泥土專家、生態顧問共尋解方。

至於小黑蚊問題,江文淵則運用生態防治,移除小黑蚊產卵及食源的藍綠藻,牠們自然不會駐留。順應自然法則,不逆天、肯花成本花時間,江文淵說:「大自然一點都不記恨,只要你做對了,她的回報遠超過你的期待」。

江文淵眼帶笑意,去年剛落成的「若蒔山」迄今已找回254種生物,包含對環境極為敏感的樹蛙、螢火蟲都來造訪,溪魚魚苗也能復育,「生態專家讚美我們的水質媲美七家灣溪」。

繼在新竹大樓種出森林,把自然帶回都市,重塑第二自然,江文淵也把目光移往郊區,在台中大坑築起「樸山村」,把人帶回自然,重塑第一自然,理山、理水、理綠與大地共好。(圖片提供:半畝塘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帶著生態工法成功經驗,繼在新竹大樓種出森林,把自然帶回都市,重塑第二自然,江文淵也把目光移往郊區,在台中大坑築起「樸山村」,把人帶回自然,重塑第一自然,用紅泥築牆、木構搭屋,理山、理水、理綠與大地共好,同樣具「螢火蟲認證」。

「在都市造山,在里山造村」,這是江文淵24年心血集大成,為建築未來之路尋出的兩帖藥,他期許讓半畝塘每棟建築成為「生態方舟」,儘管尚時代趕不及阻止環境惡化,但他為瀕危物種留下喘息空間,細心呵護,待綠地遍佈土壤。

甘銘源愛惜土地 從珍惜台灣原生竹材開始

視野往南,轉向南投埔里的桃米社區,歷經921震災半毀重生後,化為綠意盎然的保育生態村,亦是蝴蝶復育樂園,成為台灣傳統山村轉型的歷史傳唱。除卻重要地標「紙教堂」,2019年底,荷花田畔又多了兩座大型竹構涼亭「蝶夢亭」和「夢蝶亭」。

大藏為桃米生態村打造竹構涼亭「蝶夢亭」與「夢蝶亭」,並運用曾是桃米村重要的經濟作物的天然竹材為建材,碳排放量趨近零,獲得2020年建築園冶獎。(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當陽光透過涼亭中脊竹編天窗的縫隙時,彷彿能看見光影跳舞般的美麗錯覺。(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空中俯瞰宛若兩個心型葉片,以台灣原生種植物大葉馬兜鈴、歐蔓的葉子為素材,兩者皆為蝴蝶重要的食草植物,呼應桃米豐富的生態環境。當光線穿透竹編天花設計時,彷彿看見光影跳舞的美麗錯覺,與搖曳荷花、蛙鳴、蝶舞相融相映,讓這兩座間建材取自南投孟宗竹的公共景觀建築,獲得2020年建築園冶獎肯定。

而背後操刀者,就是台灣竹構建築先行者、建築師甘銘源。

談起與竹材緣分,甘銘源早期專注於木構作品,由於畢業後即在宜蘭投入建築與景觀設計,羅東以木產業聞名,匯聚材料、加工、製作等人才。2000年他與同為建築師的妻子李綠枝共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繼續落腳宜蘭,自然而然繼續以木材作為主要表現的材料。

建築師甘銘源與妻子李綠枝所共組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致力於打造、推廣取材在地的竹構建築。(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不過隨著對木材深入了解,甘銘源發覺國內自給率不到1%,大量木材都得仰賴東南亞、美洲進口,不僅碳排放量高,甚至有非法砍伐疑慮。讓長年致力友善環境建築實踐的甘銘源與李綠枝開始思考,使用在地原料的可能性。

2008年夫妻倆因孩子教育緣故,搬遷到雲林,意外發掘在地竹林資源豐饒,甘銘源笑言:「怎麼砍都砍不完,俯拾皆是」。相比於過去栽種林木花費數十年,才具運用價值,反觀竹子生長3到5年就能成材,挑選成熟竹子砍伐,反而更有利竹林生長。既然木竹材同為固碳、低耗能建材,何不善加利用?

花10年掌握竹材生命力 竹構建築華麗轉身

甘銘源指出,全台最大竹林集散地與竹產業聚落位於南投竹山,回望日治時期,早有日本與中國師傅來台傳授竹編、竹藝與竹家具的製作技術,只是竹材本身含水、含糖量高,過去亦有龜裂或蟲蛀隱憂,令人產生竹製產品不耐久、易折損,甚至廉價的印象。

為了讓民眾有信心選用竹材料,甘銘源與夥伴花費逾十年探索,並與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合作,終於找出技術突破,藉由洗選、煙燻及金屬接頭等技術,不但能解決竹材易脆、生蟲等問題,更具備鋼材70%韌性,抗震、耐晃,且二氧化碳排放量僅有鋼材的2%,可說是碳足跡最小的建材。

2013年,甘銘源與李綠枝替雲林農博生態園區規劃設計,即多採用雲林在地孟宗竹作為主要結構材料,搭建出跨距14公尺的入口棚架,是當時台灣最大竹構跨距的紀錄,也是他們第一項竹構建築作品。

雲林農博生態園區是大藏竹構築的第一個大型實驗場所,大門入口棚架運用孟宗竹作為主要結構材料,結合鋼材形成大型的桁架結構系統,跨距達14公尺。(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後續大藏團隊亦接連繳出漂亮成績單,從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學校的半戶外竹構多功能教室,讓孩子在快樂的在竹棚架下集會、唱歌、上課,到去年落成故宮南院的水上茶屋「忘筌.捨筏」,誘引訪客將視線穿越、延展、遁入遠方的時空,彷彿童年的秘密基地。

甘銘源盼藉由公共建築讓竹製建材重回民眾視野,也透過設計加值賦予其新意義,加強竹構意識;更重要的是,甘銘源創作的竹構建築們,經過歷年數次颱風洗禮,依舊屹立堅固,在在證明竹材的耐久、可用性。

大藏2017年為華德福大地實驗教育機構設計的半戶外竹構多功能教室,位於校園核心,相當受到師生歡迎。(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2020年大藏應故宮南院邀請打造戶外景觀藝術,水上茶屋「忘筌.捨筏」,浮筏造形採用了「得魚忘筌」與「過河捨筏」作為意象。(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不過甘銘源也坦承笑言,竹子有些「不受控」,自然竹材韌度高、彎曲張力大,不像鋼鐵、木材可裁切出制式形狀,總得在設計過程中給點餘裕,預期它會有些變化。但這有如竹子從土底冒出來的自然生命力,總有無法預測的驚喜,也彷彿讓觀者觸碰到遠方的竹林,感受大自然原始韻味,間接被「療癒」。

而「療癒」二字,也是甘銘源與大藏團隊近年熱衷公共建築的初衷。

大藏團隊共情共感 盼優質公共建築撫慰人心

甘銘源與團隊在2011年起接手設計花東線鐵路車站,他笑言功能性建築設施如車站、醫院等,過往在建築界不被重視,但自己和妻子卻相當熱衷,陸續創作關山、鹿野、山里、池上、台東等車站。

對他們而言,車站能代表一個地方的特色,凸顯居民生活記憶,尤其在交通較為不便的花東地區,更是能緊密連結情感、公共性極強的場域。甘銘源分享,曾聽聞友人分享,東部人高中後都要離鄉背井去讀書工作,車站不僅是大眾運輸,更是離別的場域,「如何在這裡起到撫慰作用,聽見居民潛在需求,成為我們目標」。

大藏為台東池上車站打造寬敞開放的車站大廳,玻璃與木飾板牆虛實交互反映在外觀立面上,陽光打入帶來暖意,一個個長椅也讓離鄉遊子能與家人好好道別。(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舉例來說,池上是台灣的穀倉,池上米遠近馳名,甘銘源與團隊將池上車站轉化成木材構築的大穀倉,凝聚地方認同,更設計開放的車站大廳,安置多張長椅,讓遊子得以與家人坐下來溫馨道別,更採用大面玻璃,讓陽光投射入內添加明亮暖意。

甘銘源笑道,有些年紀後開始覺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很重要,也冀望自己作品能帶給在匆忙都會生活的民眾,能有個美好的生活嚮往,而優質的公共建築就有這種功能。

建築技術不藏私 物種共好才能生生不息

在2013年,甘銘源與台灣大學森林系教授吳順昭等多名志同道合夥伴組成「台灣竹會」,協力推廣竹文化,並規劃、整合、執行台灣竹產業各項創新活動。

「台灣竹會」亦在2020年底出版「竹子到竹房子:給所有人的竹構築指南」一書與同名網站,公開他們數十年來的竹建築技術與經驗,深入淺出從竹子的特性談到竹材處理、竹構的基礎施作,「希望有更多專業者加入我們的行列」,甘銘源靦腆的說。 

台灣原生竹林取之不盡,是碳排放極低的建築材料,甘銘源期盼有機會讓重回民眾視野,一起讓台灣建築減重。(圖片:大藏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甘銘源今年也在林務局支持下,以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車站作為基地,邀請6組建築師團隊與6組學校團體,預計創作12件竹構作品,10月時將開放民眾到場參觀,希望讓快被遺忘的竹藝、竹構重回民眾身旁。

今年恰好是半畝塘創立第24年,江文淵竭盡心力研發的建築生態工法也已集大成,彷彿順應24節氣,冬去春來將迎來嶄新的綻放,與下一個24年。(中央社記者裴禛攝)

江文淵多年來亦籌備成立建築學院,大方公開施工設計圖,「這個經驗,不是我個人或半畝塘擁有,一個時代的解藥,應快速被推廣」,規劃2年後創辦。主要針對具5年經驗以上的建築師,江文淵笑言,立體綠化及生態工法著實繁複,得具有扎實基礎技術養成才能接得住,「畢竟生態還是搭載在建築本體上」。

他也高興分享,近年來除了同業有感永續必要性,開始種樹,高雄市和台中市政府也著手立法,規劃立體綠化獎勵容積,「這是因為技術成熟才能推動立法,若不成熟只是在懲罰開發商」。

江文淵指出,半畝塘1997年成立迄今恰好是24年,對應團隊遵從的24節氣,彷彿與大自然有「共時性」。東方老智慧的《易經》第24卦,也正是「一元復始」這個詞彙原出處,意指天地之氣在新的一年又回到起點重新運轉,半畝塘花24年找到兩帖藥解方,江文淵期待下一個24年,「都市造山從台灣出發,生態方舟,台灣可以成為世界典範」。

不藏私,是兩位建築師同樣特徵,如同共生的生態,每個物種共好共存,才能生生不息,或許建築不再是破壞自然的兇手,能反向拯救自然。

主題照:半畝塘2020年落成的生態工法大樓「若蒔山」,綠覆率已達265%,讓超過一萬株的植栽與建築共生,為都市找回綠意。(圖片提供:半畝塘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172.30.1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