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追蹤文化+

越南摩托車30走過 30出頭的我恰好路過

摩托車在越南普及是這30多年的事,多數人只看它的亂,30多的我因「年齡相仿」,看到的是生命肌理。
2021/2/26
文、圖:陳家倫

滿街跑的摩托車是越南的城市形象,縱然台灣也有類似風景,但他鄉異國的濾鏡之下,難免多了幾分忐忑。決定外派越南時,收到的關心加上耳提面命,相較派往其它駐地的「同梯」,還多了句「越南人騎車很猛,過馬路要小心!」

駐外的首要任務是「活下來」,接著才是跑新聞。想在越南生存,學習如何過馬路是生活必須。河內騎士的車速其實不快,但頻密的車陣委實難以穿越,就算紅燈亮起,還是會有數十輛繼續搶過,如同活蹦亂跳的魚群。

越南2018年擁有9500多萬人口、5800萬輛摩托車。2019年上半季,摩托車數量居全球第四,僅次於印度、中國、印尼。因為摩托車使用者多,成交量自是驚人,每天達8300輛,位居世界第一,畢竟大眾運輸系統缺乏,87%的人只好每天以摩托車代步。

身處這樣一個「摩托車王國」,外國人一開始不免常常卡在路中間,眾目睽睽下的緊張與不知所措,眼前畫面猶如定格,細看一輛輛摩托車,宛如刻劃著人類皮膚紋路和肌理,極富生命力。

那畫面曾是一對情侶與摩托車計程車司機三貼呼嘯而過;也曾是一名騎士載著3公尺高的保麗龍盒,似一座行動冰山在熱帶國度奔流。日復一日看著摩托車功能毫無極限地延展,這是駐越生活的樂趣。

越南是「摩托車王國」,各種「花式乘載」考驗越南人的智慧。一名騎士載著堆疊至3公尺高的50多個保麗龍盒,宛如一座行動冰山。
摩托車在越南常被當成貨車,功能沒有侷限。圖為一家超市的員工正在理貨。

「摩托車花式乘載」的背後,藏著智慧與易感,想想看,在摩托車上堆疊50多個保麗龍盒還得綑牢,不就是一道物理題;選擇三貼出行的情侶,女生沒有坐在中間確保安全,反而是坐在最後面緊抱男友,戀人之間的小心思表露無遺。

不僅於此,摩托車也是行動報時的LED。到了2月,越南人騎摩托車載著桃花、金桔,甚至2公尺高的柚子樹,再再提醒「農曆年將近」;近了3月,摩托車載著大包小包,原來工人又回到都市準備上工。

越南人過年喜歡買盆栽,2公尺的柚子樹也能用摩托車載回家,摩托車在街上宛如行動報時的LED,映襯著節氣與時令。

對大多越南家庭而言,購置全新摩托車是筆為數不小的支出。越南2020年人均月收入約281美元(新台幣約5200元),普通檔車一輛大約新台幣2萬5000元,自排摩托車價格則為2倍,要價5萬元出頭。

也正因此,特別容易從對方騎乘的摩托車猜到他們的家鄉、背景、職業、年收等社經條件。以大學生族群來說,騎自排摩托車的人通常來自大城市;老家在中部一帶的學生,不分男女,騎的就是檔車。

摩托車也與越南的發展緊緊相依,在經濟增幅年年上看5%的這30年來,摩托車的地位,從堪比鄉下的一棟房子,轉為居家必備,數量擴張48倍,從1990年的120萬輛到2018年的5800萬輛。

這段流變,可渺小存於個人記憶中的三言兩語,也能大到國際市場上的萬千風雲。39歲的范武揚在河內修理摩托車17年,他說90年代摩托車屬於有錢人的玩意兒,直到2000年中國製摩托車,以半價橫掃越南市場…。

產品邁向大眾化的其中一招是價格親民,第2訴求才是品質,摩托車在越南的普及走著相同軌跡。范武揚表示,中國製摩托車讓「人人有車騎」,只是故障率也高,而他意外靠著修車,修出一段堪稱風光的日子。

在河內修車17年的范武揚,回憶起摩托車在越南的這30年,自述曾靠修車,修出一段風光的日子。

然而在本田(Honda)「回防」推出平價摩托車一較高下後,中國製摩托車被擠出市場,市場板塊運動造就「摩托車王國」,本田迄今獨霸越南8成市占,這樣的情況,也讓南越人將「騎摩托車」表述為─騎Honda。

邁入2020年代,摩托車在越南已走過30多年,其民間生活圖像之飽滿、充沛,更勝以往。它示範著一股勇於向30宣示的嗆辣,恰巧遇上30出頭的我在新聞的旅途中路過,「同齡間」的對望常讓人出神,交換著彼此的邏輯與秩序。

172.30.14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