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指揮,除了帶領樂團排練、音樂會演出,還需要什麼能力與功夫?曾任波士頓交響樂團助理指揮的年輕指揮家張宇安,在本文分享他從職業生涯中得到的體悟:從基本功到心理面的精進與建設,透過認識自己建立正確的人脈,細心聆聽才能與團員建立好的溝通……面對計畫趕不上變化的現實,他說:「我們能做的還是只能準備好自己。」
BBC前幾年有篇談論「指揮在做什麼?」的文章(註),其中有句話一針見血:音樂總監或首席指揮承擔的責任遠遠大於一場音樂會的結果。這個單純的描述,首先,點出了指揮所需要「照顧」的範圍,不僅是在觀眾看得見的舞台上(團員與音樂詮釋);其次,它也意味著指揮的成敗將不只影響自己的生涯,也攸關一群人(演奏員、行政、聽眾……)的未來。因此,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指揮要做好的技術,就真的不光是手上的工夫與腦中對音樂的理解,他可能也很需要在其他面向上下足功夫。而以下是我的一些體驗,和大家分享。
無論再怎麼被逼著產出「量」(音樂會邀約再多),也不能忘記「質」才是關鍵。我會期許自己做一個「基本功」控,一定要對樂曲有足夠紮實的了解才能讓音樂路走得下去。
有時如果遇到撞牆期,我會覺得這往往表示「你的方法對了」,因為這讓我認識到自己還有弱點沒被解決,不用太氣餒。
我永遠記得我的恩師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說過:「成功是藝術追尋的最大毒藥。」外在名聲和成就容易讓人看不見或選擇性忽視自己的弱點和不足。尤其在事業快速發展的階段,機會的到來是目不暇給的。
另外,從學校到職場,我們要面對的競爭實在太多了,建立健康的自我評斷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為得到了第一名而忽略自己的缺點,同時也不應該在落敗後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我覺得人脈的關鍵,不在於你認識了多少人,而在於你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因為物以類聚,在乎名利的人自然會吸引更多只在乎名利的人,反之在乎音樂的人自然會有高強的音樂人想來找你。當自己是一個有足夠內容的人時,和他人建立起來的聯繫才可能是真切和有機的(可以健康生長、擴張的)。
在經營人脈時,應該努力的是我們該如何能夠給予別人更多意義和價值,而不是從盡可能從別人身上獲得好處,這和我所看見前輩們的「建立好人脈」背道而馳。而且當你接近他人的目的只在於「建立關係」,而非真心欣賞他,別人也肯定知道你只是在嘗試與他「建立關係」,歌德就曾說過:「當他人留意到你的意圖時,就會帶給他人不愉快╱不幸。」(Man merkt die Absicht, Man ist verstimmt.)我覺得花時間在認識你想要成為的那種人身上是最好的投資。「他們」不一定是(甚至可說很少是)「現在」就擁有名聲的人,但是時間會證明這些人的路總能走得更長遠,因為口碑在專業圈中才是關鍵。事業發展向來比的是續航力,其次才是爆發力。
最後我覺得也要提醒自己:不要嘗試讓每一個人都滿意,那既不可能達到,甚至可說是有害。
還有,避開小人。
指揮再怎麼了解樂曲,也要記得永遠能從好團員的演奏中得到收穫。這種態度也會讓指揮能與團員達到一種彼此尊重的關係,所以可以說:指揮和所有其他領域的溝通一樣,「聆聽」是第一步。不過指揮和樂團的關係是變化多端的,最優秀的指揮和最頂尖的樂團配合也未必能成為最成功的保證,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本來就是十分微妙的,指揮應該要有認知到這點的彈性。
倘若指揮希望能透過一次又一次排練讓演出更好,那就要真的讓「每一次都出現更好的聲音」來支撐這件事,這才可能建立排練的動能,千萬不要千篇一律重複。關於排練方式,指揮的習慣其實差異很大,像尼爾森斯(Andris Nelsos)會給予團員最大的信任——「他相信我們」是他給團員很強烈的印象,他就不會排練到最後一刻,把更好的發揮留到正式演出台上。佩特連科(Kirill Petrenko,柏林愛樂現任總監)則完全不同,他總是一遍一遍地來,希望能有更好的呈現。
音樂總監仍須為音樂的品質做最後把關與負責,儘管布隆斯泰特也非常尊重團員,但他剛剛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總監時,也曾因部分團員未達到他的藝術要求而不准其演出。就像指揮應該給予樂團好的聲音作為排練動能,他也必須給予音樂會好的聲音作為聽眾聆聽的動能。
指揮的生涯實在是不容易規劃的,回想二○一八年三月我接到波士頓交響樂團(BSO)邀請,四月甄選,九月就開始往返德美兩地工作。今年一月初才剛結束和BSO的四場樂季音樂會,疫情一來所有東西就都停擺了。
我們能做的還是只能準備好自己,一方面是盡可能抓住到來的機運,另一方面是持續認識自己,讓每個選擇都不後悔。勇敢評斷、認識自己的喜好是關鍵的,這能夠避免花太多時間在雜物、雜事上,去把生命投注在那些最有價值的事物。
和那些我們願意接近的人一樣,我們選擇自處的環境也會極大程度形塑我們的樣子,而我相信只要是在一個健康的環境裡,願意腳踏實地、真材實作的人,就算一時失意,也不會一輩子被埋沒的。
註:英國記者C. Burton-Hill於BBC.com發表的文章《指揮家到底做些什麼?》(201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