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成立,表彰具啟發性且擁有社會影響力設計的Good Design Award,是與德國紅點、iF設計獎齊名的國際性設計獎。每年有來自世界各地數千件作品報名參賽,百名由日本及國際設計專業人士組成的評審團隊,有系統地評選出該年度的優良設計,並且進一步挑選出足以代表該年度的BEST100、金獎和大獎。一向神秘的評審會場,特別為臺灣揭開面紗,讓我們有機會窺見好設計誕生的現場。
走進位在千葉幕張的展覽館,一張張白色長桌上,擺放的全是這次報名作品。根據主辦單位提供的資料,通過書面審查後,去年共有4,772件進入二階段「二次審查會」。按照慣例評審團隊要在三日內完成評選。依照產品、建築、軟體、系統和服務等項目分成18個小組,由組長帶領同組評審委員,根據作品和提供的相關資料進行逐一討論,委員們第一天的任務就是在肯定的設計貼上標籤貼紙。
貼紙的多寡並不代表勝選機率,而是篩選出沒有符合Good Design Award理念的作品;第二天再邀請參賽者出席,現場說明作品的設計,評審委員根據簡報修正或調整,最後再進行組長間的討論報告。每個階段如同上下課,在日程表規劃的準確時間中完成審查,並獲得眾評審的肯定說道:「今年也很準時呢!」作為評選設計的獎項,Good Design Award也對評選流程設計了獨特的主張。
有別於其他設計獎,Good Design Award要求參賽者提供實際作品,讓評審委員可以直接對作品進行討論。主辦單位日本設計振興會理事長大井篤認為,「設計需要時間去理解。」透過評審委員的專業視角看見作品背後的價值,也因此會場總能看到委員們支持或反對聲音。最難能可貴的是兩方不會堅持己見,而是透過溝通、說服匯集對作品的共識,共同釐清設計的本質、為好設計發聲。
因爲報名的時候需要繳交作品與相關資料,評審委員可以藉著作品介紹、創作理念、價格等資訊進行討論和思辨。讓人意外的是,除了作品本身,「價格對市場的幫助」與「是否幫助該產業發展」亦是評審委員評價作品的重要考量。看來實際又現實的面向,卻是跟設計理念一樣重要的評判標準。Good Design Award認為,如果能吸引更多人使用,設計才能更走入人群。
要從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第三天是關鍵。這天18組的組長會在會議室進行閉門討論。初步評選入圍「準Best 100」的設計,組長們會再逐一簡報,說明選入作品的原因。上臺報告的組長與其說在簡報,更像是在幫參賽作品拉票。全力替心目中的好設計遊說支持,與在場的每個人再一次思辨何謂好設計。廣納不同領域專家對設計的思維、互相交換情報,就是Good Design Award評選制度中最可貴之處。即便是評審委員,坦言自己也在評選過程中也深受啟發。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同評審委員長的帶領之下,評審團風格也略有不同。比起「做出裁示」,Good Design Award更像是一位協調者,提供良性的交流氛圍、適度地打破設計圈的輩份倫理,尤其近兩年委員長柴田文江特別強調「平」的議論,讓每個設計師都能自在發表言論,並且在爭論不休的時刻提出緩頰,帶領整個評審團隊共同邁進的精神領袖。
隨著近幾年亞洲參賽件數日漸增加,Good Design Award除了在香港、南韓和臺灣設置海外審查點,在面對海外作品時,會將該地的社會形態、人民習慣考慮進來,即便不是最優秀的設計,如果能有效改善當地人民生活的水平,無論最後獲獎與否,這類設計無疑彰顯了設計的影響力。就像評審委員之一,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的助理總監川上典李子所說,「或許不夠完美,卻也是最好的開端。」抱持著鼓勵持續發展的心意,Good Design Award也樂於將獎項頒給這類作品。
比起曇花一現的亮眼作品,Good Design Award更重視作品如何幫助產業走得更遠。或許是獎項本身即與戰後的產業復興有著緊密關聯,也包含設計界對這個議題的重視,評選過程常見「這是否能幫助產業」的言論。事實上,相對成熟的日本設計,能受評審青睞的作品未必擁有60分到80分的進步差距,更多的是90與90.1的細緻內裡。這些作品用它們的一小步,帶世界看見好設計的未來模樣。
(本文主照:Good Design Award二次審查評審會場,往年都在幕張展覽館進行,今年會場將移師到名古屋。)